汉语辞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著名辞书专家王铁琨同志
作题为《努力编纂适合学生使用的学生工具书》的专题报告
尊敬的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尊敬的李卫红副部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今天很高兴能以一位从事语言文字研究、管理和辞书编纂工作多年的老同志的身份在这里跟大家一起探讨学生辞书及编纂出版的有关问题。
从辞书使用的性质来看,辞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通用型辞书和学习型辞书,通用型辞书的读者对象是普通大众,无论年龄大小、职业、身份,都可以用。主要为普通大众提供字词的写法、读音和简明的释义,学习型辞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学生,不光提供字词的写法、读音和浅显易懂的解释,还为学生提供学习中易错易混内容的提示和辨析,以及字词背后的语音、语言知识,百科知识等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辞书。
偶尔面世的几本以学生字典来命名的工具书,也只是在规模较大的通用型辞书的基础上,删削改编而成的,影响不大。
1983年,人教社推出的《新编小学生字典》,开创了学生辞书的新的纪元。这本字典凝聚了叶圣陶、张志公等老一辈语言学家的心血,在内容设计和编纂实践中都有很多的创新,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喜爱。也得到社会和学界的高度的肯定,曾经荣获首届国家辞书奖、其第四本在去年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堪称学生工具书的典范之作。《新编小学生字典》和在该字典的基础风格基础上编纂的《新编学生字典》,人教版的学生工具书的系列,充分体现了学生辞书、生本位的编纂理念,体现了大学教纲、教材和辞书的有机的结合,我认为是指学生工具书的编纂要服务于学生,适合中小学生的需要。那么什么样的工具书能够适合学生的需要呢,我以为至少有三个条件应该满足。
一是学生工具书要适合中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义项的收列,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实例尽量避免半文不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二是学生工具书的编纂要紧扣教学大纲。全面贯彻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比如收字例目,不必求多。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中的字务求尽列,通过字典帮助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基本的字义,并养成能够借助工具书,查检字词和主动识字、扩大识字的能力。
三是学生工具书一定要规范。语言文字规范化,要从基础教育抓起。
通过工具书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能力,帮助学生从小养成正确规范的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良好的习惯。
实践以上这三条,我认为人教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长期以来他们也是努力探索的。
特别是本世纪初以来,学生辞书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外研社、语文社,中国大百科出版社和商务印书馆等等,都编写了不少丰富多彩的学生辞书。
当前,为解决广大农村学生,缺乏学生辞书的现状,政府下决心免费向学生赠送辞书,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以《新编小学生字典》为研讨对象,我们坐下来共同总结学生辞书的特点和编纂经验,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地提高学生辞书的质量,为有关部门政府采购辞书,提供重要的参考。
最后,祝愿人教社编纂出更多更好、更适用的学生辞书。
祝愿,我国学生工具书事业繁荣昌盛、春色满园。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