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上半年的学生字典政府采购新闻事件,社会各界有不同的关注点,也纷纷表达各自的见解。其中一个声音就是:中小学生到底应该使用大众通用字典,还是应该使用学习型字典?对于“学习型字典”这个国人听起来比较陌生的概念,我们不妨也尝试从全球视野下来考察一下。
围绕上半年的学生字典政府采购新闻事件,社会各界有不同的关注点,也纷纷表达各自的见解。其中一个声音就是:中小学生到底应该使用大众通用字典,还是应该使用学习型字典?对于学习型字典这个国人听起来比较陌生的概念,我们不妨也尝试从全球视野下来考察一下。事实上,学习型工具书作为工具书的一个类别,在西方语言教育中很早就受到了重视。很多知名品牌的学习辞典享誉全球,为母语和非母语学习者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在我国,以外研社为代表的外语学习出版机构长期致力于引进国外的学习型工具书,并取得巨大的成就。为此,我们专访了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著名出版家李朋义先生。
李朋义曾领导外研社在中国外语出版领域创造过很多辉煌,对于外语学习类工具书,他如数家珍、侃侃而谈。李朋义介绍说,西方语言教育一直非常重视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因此学习类工具书有着很长的发展史,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英国著名学者A.S.Hornby经过长期探索和研究,编著了《牛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这一工具书总结了英语教育界的许多学术成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一经出版就风靡全球,不断再版,不断升级,极大地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英语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以至于英语中出现了OALD(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即,牛津高阶学习词典)这样一个固定简称。在OALD的基础上,牛津大学出版社又相继出版了《牛津初阶英语学习辞典》、《牛津中阶英语学习辞典》,60多年来已经在全球100多个国家销售,拥有30多种语言的版本。
重视学习型工具书,在英语教育界是一个普遍的共识,因此各出版机构以及各主要英语国家都相继出版了自己的品牌。其中与牛津系列学习辞典齐名的主要有《朗文高级英语学习辞典》、《朗文中级英语学习辞典》、《朗文初级英语学习辞典》,而英国另一所知名大学──剑桥大学的出版机构也出版了“剑桥高、中、初阶学习辞典”。而美国的《韦氏美语学习辞典》等工具书也在英语教育界很有影响。这些学习型工具书互相竞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使英语学习型工具书日臻完美。以《牛津高阶英语学习辞典》为例,该书最大的特点就是针对英语学习者的需要而编写,处处体现了对学习者的关怀。首先是发音的标注,每个词都用国际音标表明发音,这在通用型的英语词典里是没有的。其次就是这部词典对英语的句型、句式、习惯搭配等语法现象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分析和比较,提供了有关词频、语法、搭配、同义词和反义词,语域和语用等多方面的信息,这样大大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第三个特点就是词汇的运用。这本辞典仅仅用了3000个英语词汇就解释了辞典收录的几万个词汇,这样使一个掌握基础英语词汇的学习者就可以学习到几乎所有的英语词汇,能做到这点,足见编写者研究的功夫之深。而“朗文系列学习辞典”在牛津学习词典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图表、图片、图画的应用,比如,水果、哺乳动物、工具等等就放在一张图画里归纳记忆。而针对一栋房子、一辆汽车、一个人体等则标示出各个部分的名称,有利于学习者集中学习与记忆。
在点评了这些知名品牌之后,李朋义对记者说,以学习为本、以学生为本是这些学习型工具书成功的共同原因。认真研究这些辞典以后就会发现其中体现着很强的人文关怀,因此也就赢得了世界各国学习者的认可。之所以能编出这些成功的工具书,李朋义认为这得益于编者深入研究了学生学习语言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辞书学本身的精到把握。他们编写这些工具书也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把语言所涉及的社会现象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这样可以让学习者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促进英语学习。总体看来,这些辞书的成功是研究学生──教育学,研究词典──辞书学,研究语言规律──语言学,以及语言与社会关系──社会学等多学科共同协作而获得的。
李朋义说,相对而言,国内提供给学生的工具书显得很笼统,细分程度远远不够,甚至出现与成人使用一样的工具书。这种现象不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家长甚至还认为孩子能用跟成人一样的工具书是早慧的表现,而加以赞美和鼓励。殊不知学习语言有其自身的规律,认识字多不一定就有更好的语言文字基础,有时让孩子过早认识太多汉字反而会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不利于语文学习。
虽然国内学习型工具书总体比较落后,但如何编写出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使用的工具书和读物,也是中国教育和出版工作者一直在探索的课题。比如,中国教育出版传媒出版集团旗下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早在二十世纪80年代初出版的《新编小学生字典》就是一个成功的探索。这本工具书坚持了“以生为本”的理念,经过对学生学习规律、汉语的语言规律和辞书学本身规律的研究,在词汇量、收字量、例句、开本、插图甚至装帧用纸等很多方面都很符合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要求,迄今该书修订三次,已经发行超过5000万册。可见还是有很多教师和家长意识到分类、分级地给孩子提供适用性强的工具书的重要性。然而,像这样的探索还远远不够,这其中有教育和出版工作者的责任,也跟整个社会对学习型工具书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关,全国上下通用一两种工具书的现象长期存在,笼而统之、大而化之地给学生提供工具书和读物对提高孩子们的语言文字水平十分不利。
李朋义认为,学习型工具书在我国可谓方兴未艾,前景广阔。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及其旗下的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都将继续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和出版。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深入发展,中国教育出版集团还将启动数字化学习平台,促进数字出版的转型升级,在这个平台上将既有教学活动,也要将课程、辅导、以及学习型工具书纳入其中。学习型工具书将与数字网络教学密切结合起来,大大推进学习型工具书的出版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