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数学建模活动:数建模论文示例

  教学课时: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问题到建立数学模型过程,掌握建模方法,培养数学建模、数学抽象等核心素养;

  2.理解数学建模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

  教学重点:

  理解数学建模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

  教学难点:

  如何规范进行数学建模论文写作。

  教学过程:

  一、 提出问题.

  在实际的数学建模过程中,为了向别人介绍数学建模的成果和展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我们还需要将建模结果整理成论文的形式。

  一般情况下,数学建模的论文的结构可以按照建模的过程来确定,一般结构为:

   

  二、分工合作,完成论文。

  以“决定苹果的最佳出售时间点”或者“停车距离的数学模型” 为例或者自行选择题目,完成数学建模论文写作。

  分工合作: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问题而言,数学建模的过程中需要做的事情比较多,比如数据收集与整理、模型试算、对比不同的模型将结果以可视化方式展示、资料整理与论文撰写等,因此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一般来说,一个数学建模小组由3-4人组成。

  理想的小组中,既要有数学基础扎实的同学,也要有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同学,还要有写作表达能力强的同学。


微信“扫一扫”, 关注我们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