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纸制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科学概念:

  观察不同的纸,发现它们的性能及用途。

  科学探究:

  1.通过观察,描述不同纸的轻重、薄厚、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2.利用简单的对比实验发现不同纸的性能及用途。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学习放大镜的使用,了解人们制造工具帮助生产生活。

  2.描述肉眼观察和简单一起观察的不同,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描述不同纸的轻重、薄厚、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利用简单的对比实验发现不同纸的性能及用途。

  教学难点:描述肉眼观察和简单一起观察的不同,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板书设计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1.通过学生发言、记录单了解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和思维发展的轨迹。

  2.通过“小蜗牛赛跑”评价,反馈学生规范操作、收拾用具等习惯的养成。

  3.通过“环节三:交流总结”,发现学生对纸制品的特点和功能是否了解。

  4.诊断性评价,通过“第四单元 制作小物品”的学习,了解学生概念建立情况。


微信“扫一扫”, 关注我们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