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巧”到心“灵”

俗话说“心灵手巧”,但对于幼儿来说,手“巧”可以使心“灵”,这是因为对幼儿手部肌肉群的训练有利于大脑的开发。因此,家长就要不失时机地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适宜的活动,对孩子的双手进行训练。

一、在游戏中训练孩子的双手。

三至四岁幼儿的双手活动,并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运动,他们只是喜欢摇弄物体,模仿成人做过的动作。如:看到护士打针,他们觉得打针有趣,就学成人的样子,给布娃娃或别的小动物玩具打针,有时没有针,就用一根小棒子也能玩得津津有味。这时,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材料,和孩子一起做娃娃家的游戏。四至五岁的幼儿双手运动已有一定的发展,如在玩球时,可以左右拍球,两人近距离相互抛接球或抛接沙袋,也可以自抛自接。再比如把小珠珠或小球放在地上,鼓励孩子用手指拿而不是整手去抓。五至六岁的孩子双手运动已有明显的发展,如在玩球时,可让孩子从头上方传球,夺球,或进行花样拍球等游戏。

当然,可促进幼儿小手运动的游戏还有很多,如让幼儿搭积木,插塑;把小纽扣用线串起来;撕纸,叠、折纸工等。

二、在自我服务中训练孩子的双手。

自我服务是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的具体方式,也是促进孩子双手活动的重要途径。如在进餐时,家长要鼓励孩子拿小勺自己吃饭,不要怕他们会把饭粒撒到地板上或衣服上。睡觉前脱衣服、脱鞋袜时,成人不要包办代替,可以先教他们解扣,然后成人和他们一起脱,并要求他门把脱下的衣服鞋袜放到规定的地方,慢慢地再让孩子自己独立地脱衣服。脱鞋子,一般孩子较容易学会,穿鞋子就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孩子分不清左右鞋,怎样让幼儿分清呢?可结合儿歌帮助练习,如“一双小鞋两只船,船中间对着弯,小脚要坐船,先把弯弯对弯弯。脚尖先进后提跟,穿上小鞋到处玩。”告诉孩子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要刷牙,要教会孩子正确的刷牙方法,家长也可结合儿歌当面示范:“小牙刷,手中拿,早起晚睡先刷牙,小牙刷,‘沙沙沙’,从上往下轻轻刷,从下往上仔细刷,里里外外都要刷,爸爸妈妈夸奖我,是讲卫生的好娃娃。”


微信“扫一扫”, 关注我们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