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情绪的培养

李艳

  摘要:马克思曾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心态好,能力增强;心态不好,能力减弱。好的心态产生积极的情绪,积极情绪能让人保持理智,产生安全感;恶劣的情绪会伤害孩子的大脑。心理学家们研究发现:快乐建立在物质基础上。只有刺激大脑产生适量的多巴胺、内啡肽和血清素等神经递质,才能让人产生积极情绪。让身体产生内啡肽和血清素,必须掌握激发积极情绪的方法,防止过度积极,造成不必要的消耗。只有关注孩子的积极情绪,才能建设孩子情绪的正向循环,让孩子珍惜生命。

  关键词:心理健康;积极情绪

  马克思曾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心态好,能力增强;心态不好,能力减弱。好的心态产生积极的情绪,积极情绪能让人保持理智,产生安全感;恶劣的情绪会伤害孩子的大脑。孩子脾气暴躁,家长很烦心,不少家长“以暴制暴”,用发脾气对发脾气,这是不正确的做法。其实,暴躁行为的产生都是由于坏情绪的干扰,是一种本能反应,家长需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人的情绪可以通过大脑影响心理活动和全身的生理活动。积极情绪可以使人体内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自动调节机能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促进身体健康,也有利于促进人的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意志等心理活动。

  调整好心态,营造知足、感恩的心理,培养好积极乐观的情绪,人的内心就会和谐。

  一、积极情绪的基石

  心理学家们认为:快乐建立在物质基础上。多巴胺、内啡肽和血清素就是这种产生快乐的物质基础。情绪的秘密,都藏在多巴胺和内啡肽上。这三种物质都属于“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包括很多物质,像乙酰胆碱、单胺类、多肽类、氨基酸等。

  (一)多巴胺与快感

  心理学家阿尔维德—卡尔森等三人因研究多巴胺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研究表明:多巴胺属于“单胺类”物质,它传递兴奋的信息。兴奋的时候,可能开心,也不能不那么开心,但是很刺激,它所带来的是渴望和幻想。它的感受路径本质是奖赏,就是你做了一次后,你会想做第二次,因此多巴胺会产生副作用,即“上瘾”。因为多巴胺的效用产生于期待奖赏,而不是获得奖赏。多巴胺并不会带来快感,只是大脑“再来一次”的奖励机制在驱使奴役着你。它带来的是焦虑,而不是快乐。多巴胺产生的越多,快感越多,你对刺激物的感受越强。

  (二)内啡肽和成就感

  内啡肽(endorphin)亦称安多芬或脑内啡,是一种内成性(脑下垂体分泌)的类吗啡生物化学合成物激素。它能与吗啡受体结合,产生跟吗啡、鸦片剂一样有止痛和欣快感。它是天然的镇痛剂。具有类似放松、舒缓、满足的感觉,内啡肽会让人内心宁静,产生一种成就感。

  内腓肽可以帮助人保持年轻快乐的状态,所以内腓肽也被称之为“快感荷尔蒙”或者“年轻荷尔蒙”,可以对抗疼痛、振奋精神、缓解抑郁;还能让我们抵抗哀伤,创造力勃发,提高工作效率等等。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罗杰·吉尔曼发现,人体产生内啡肽最多的区域以及内啡肽受体最集中的区域,居然就是学习和记忆的相关区域,因此内啡肽可以提高学习成绩,加深记忆,充满爱心和光明感,积极向上,愿意和周围的人交流沟通。

  (三)防止抑郁的“血清素”

  血清素的学名叫做5—羟色胺,能给人带来快乐感、幸福感,也能够调节食欲与情绪。一个人缺乏血清素,可能会直接导致“抑郁症”。而锻炼身体可以让我们产生内啡肽、刺激产生多巴胺,促进血色素的合成。

  二、让身体产生内啡肽和血清素,必须掌握激发积极情绪的方法

  (一)各种运动能促进积极情绪的产生

  内啡肽被称为“快乐激素”或者“年轻激素”,它能让人感到欢愉和满足,甚至可以帮助人排遣压力和不快。专家提示:适量的运动,能够让身体产生各种良好的神经递质。内啡肽的分泌需要一定的运动强度和一定的运动时间,才能使它分泌出来。现在一般认为,中等偏上强度的运动,比如健身操、跑步、登山、羽毛球等有氧运动都可以刺激内啡肽的分泌。

  去年年底,瑶海区举办跳绳比赛,学校体育组让我们班部分同学坚持跳绳,一天两次,每次跳30分钟。参加运动的学生在运动后感到心情舒畅,就是由于运动促进内啡肽分泌的缘故。而另外没有参加跳绳的学生在班级里,前两周要求学生在座位上写作业。从两周的情绪量表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两组学生的情绪指数是不同的。

  我们在实验的过程中也发现:每天运动30分钟以上,快乐的积极感受会强烈些。但是超过90分钟以上的锻炼,学生明显感觉体力不支,精神疲惫,反而会影响学生的情绪。

  接下来的两周,在跳绳组的同学跳绳的时间内,班级内的学生采用静坐、冥想的方法进行情绪调整,经过对照,发现班级内的学生与前两周相比,情绪有明显改善,比前两周有一定的提高。

  因为静坐和瑜伽特别讲究人的呼吸。而深呼吸是分泌脑内啡的条件。我们在紧张的时候,做一下深呼吸,就可以迅速放松我们紧张的情绪。一个人紧张、恐慌时,让自己坐正一点,挺起身子,抬起头来。想象自己是个大海星,像伸懒腰似的把四肢和身躯伸展开来,同时打个大呵欠,血液中的睪固酮含量就会上升,会给人更多控制感和力量,压力感明显改善。

  (二)音乐的放松效果几乎是立竿见影的

  心理咨询室中最常见的装备是音乐椅,当人在听音乐的时候,脑部会特别活跃,整个人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有研究发现:听音乐是改善心情最快速的方法,能降低血压、增进记忆,还可以降低皮质醇含量。我们建议,音乐结束后,不应该立即离开座椅,可以用舒服的姿势静坐在椅子上,保持平稳的呼吸,享受歌曲结束后的宁静。这时强烈的积极情绪会传递到几乎整个大脑。

  (三)太阳光的作用不容小视

  日照除了能使身体制造维生素D,也会让血清素含量提升。在晴朗的天气里,在户外花了20分钟以上的人,表现出明显的积极情绪增长。尤其是早上起床后,先拉开窗帘,让暖暖的阳光充分照进室内,效果特别好。这是因为血清素在早上分泌得比较多。

  三、防止过度积极,造成不必要的消耗

  不要让很多不合理的信条戴着正能量的面具,让专制、绝对,“一定”“必须”这种缺少灵活性的心态影响自己的心情。

  据观察,长期压抑,不流眼泪的人,患病要比常流泪的人多一倍。在过度痛苦和悲伤时,哭不失为一种排解不良情绪的有效办法。哭可以释放能量,调整机体平衡。在亲人和挚友面前痛哭,是一种真实感情的爆发,大哭一场,痛苦和悲伤的情绪就减少了许多,心情就会痛快多了。

  有调查显示,有85%的妇女和73%的男士说他们哭过以后,心里好受多了。所以有人主张该哭当哭,该笑当笑,但要把握好一个度,否则会走向反面。现代科学证明,流眼泪并非懦弱的表示。研究发现,情绪性的眼泪和别的眼泪不同,它会有一种有毒的生物化学物质,会引起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和消化不良,通过流泪,把这些物质排出体外,对身体自然有利。

  让我们在希望中培养积极的心态,不要活在“应该”怎样的“苟求”之中。把自己的想法当作一种倾向,一种希望,而不是要求事情必须如此,只要认识到事情不是非要如此,做出变通,以灵活的方式看待问题,积极情绪就会伴随着孩子,孩子的生命就会有一抹亮色!

  四、积极情绪对生命的意义

  积极情绪带给孩子安全感!对孩子们来说,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感受!中国公安大学的李玫瑾教授一再告诉家长:我们的大脑是在不断地根据外界的需求改变对神经网络连接,从而让我们更好地适应外界的变化。家长不能总是将自己的孩子贬低到尘埃里,总是贬低孩子,有一天孩子就会真的低到尘埃里。家长必须用欣赏的眼光去建设孩子情绪的正向循环。因为孩子的学习经验、压力和创伤都可以改变大脑。

  缺乏安全感的人会不断的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成就,希望获得他人的赞美或认同。或者用故意谦虚的方式夸耀自己。我在班级做了一项调查发现:挨打的孩子注意力不够集中,无法专注于学习之中。而安全感较高的学生,能沉浸到学习中去,不受别人的打扰。

  父母应该顺其自然,教会孩子了解自己的长处,接受自己的短处。用欣赏的眼光,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能力,积极情绪就会伴着孩子,从而建立出属于孩子的正向循环。

  [参考文献]

  [1]张网宇识络.今天,你知更博乎学了吗?[M].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2020.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