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绶琯谈科普教育4
关于中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几点意见

王绶琯

  我非常感谢今天能够得到这个机会在这里和各位教育家相聚,把自己这些年来在参与中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实验里感受到的一些问题提出来向诸位请教。我发言的题目是:“关于中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几点意见”。以下分五点来谈:

  1.中学生科学素质的有效提高属“科教兴国”大计

  “科教兴国”是我们一贯的国策。“十二五”计划中更得到了强调。( 这里的“科”,含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即通常所说的“科技”;“教”,含未成年和成年的各类教育。) 中学生科学素质教育属其中的一个内容。

  先说一下“科技”:当前在欢呼我国经济崛起的同时,大家都警觉到了面临的严重挑战。包括有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技术发展上的自主创新问题,社会发展中的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地乡差距及由此凸显的教育条件差距的问题。这些,无一不是紧密联系到了科技的发展。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着人类的历史进程。我国的科技实力必须迎头赶上,我们必须加速建设起一个雄厚的社会基础和一个精锐的精英群体。这是国之大计,刻不容缓!但是,这又是一项“百年树人”的事业,不能急躁,“欲速则不达”;更不容虚夸,要警惕异化 (如“市场化”,“官场化”)。而这两者正是今日的时弊!

  “百年树人”的根扎在人的素质。人的素质寓于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之中,“内”要靠陶冶体验,“外”要靠交流熏陶。其推动力是每个人自觉的修养。

  自觉的修养不是自生的,需要教育。这里我们称之为基础素质教育,在中学阶段施行。这是因为中学年龄段,一头接小学时期,可塑性仍然很强,容易通过教育养成自觉;另外一头接成年期,需要练就自觉修养的能力,为走进成人社会 (直接就业或到大学深造) 做准备。

  下面将结合科学素质教育,分别讨论这两种情况。

  2.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基础科学素质教育

  上述两种情况相当于初中和高中两个层次。首先是“普遍基础素质教育”,也就是“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科学素质”的教育。这种教育应当面向全民,所以放在义务教育时期的初中阶段是合适的。这个层次的教育目标是普遍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习惯、理解科学的能力和关心科学的感情。在校园里可以表达为“学科学、爱科学”的自觉和风尚。

  高一个层次是高中阶段。这是一个开始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年龄段。专业兴趣的分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分明。相应地,有必要对于其中志趣已明、禀赋已显的部分学生施加一定分量的引导性“个性化教育”。这就是说,对于其中的“科技后备人才”进行科学素质教育。这里所谓的后备人才,指的是日后可能成为“与科技发展关系密切的各类专业的优秀人才”,其中一部分可望成为“科技精英”。 这里我们把对他们的素质教育称为“专业基础素质教育”,建议作为“社会实践”教育的一部分。具体为引导他们用一定的时间加入到健康、进取的科学社会,求师交友,受到熏陶,以体验“走进科学”之路。

  3. “教育”与“育教”并重:中学应当设置科学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程

  教育方针中,“教书”与“育人”素来并重,而且相辅相成。中学教育的现实是:前接小学,后接大学,把各门学科古往今来的基本知识集中浓缩到短短的几个学年的课程里教完、学好。这是办学的一项主要任务。所有教学措施都是在这种课程的总布局下的举措:以“教”为纲领,然后“寓育于教”、“以育辅教” 。

  具体到科学教学,首先是系统性的科学知识的积累(一册一册教科书,一个年级一个年级地顺次教下去),随时强调结合到获取知识的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知识;然后是创造条件加以实践、体验和发挥。这一切,无疑都赋有培养科学素质的功能,但在性质上却与“科学素质教育”有着“鱼与渔”的本质性区别。科学素质教育,如上面所说,有其基本的以“育”为主的要求。在中学里,它与“教”(科学知识的传授或巩固)的关系应当是“以教辅育”、“寓教于育”。相对于常规“教育”,它应当正名为“育教” 。

  为此我们建议,科学素质教育应当列为中学的一门独立课目。在现阶段,这也许可以类比于科学研究中一个领域的开拓,希望能够发动多方探索,得到多种选择。近十来年里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在这个领域先后发起共建了两项实验——“科研实践活动”和“校园科普活动”(分别见两个附件)。下面以它们为引子,请各位指教。

  4.“科研实践活动”实验概况和希望请教的几个问题

  “科研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为:根据上述“专业基础素质教育”的宗旨,组织有志于科学的优秀高中学生利用课余和假期到优秀科研团组进行时间跨度平均为一年的“科研实践”,强调以此提供“求师交友”、认识(科学)世界、认识自我,“发现与被发现”的机遇;强调体验科研的乐趣与价值,与“近利”和“应试教育”相区别 (详见附件一)。到目前每年参加活动的学生100多人;最早几期参加的学生中,多数已经学成就业。有的回忆这一活动时提出了愿意“回来”合作、参与对后来者的帮助。

  这个实验,现正期待着两个方面的发展:一是, 这一“活动”运作的主要条件是地处北京,得以集聚许多可以担任“学术指导中心”的科研单位。而事实上全国只有少数几个城市具备这种条件。能否和如何使一定数量的外地优秀学生也能参加这一“活动”,是一个需要共同探讨、解决的问题。二是,这一“活动”得益于“以科会友”。活动结束以后最好还能有一个定规而且宽松、自愿的持续“友情接触”的渠道。与此同时,迄今我们的“活动”中只是强调自然的熏陶和影响,没有着意提升到思想交流的层面(如科学价值观、乐趣、使命感等)。针对这些,我们做过一些基地学校“科学文化沙龙”的尝试和“科技俱乐部沙龙网”的设想,但均尚无结果。希望能得到指教。

  5. “校园科普活动”实验概况和希望请教的几个问题

  这是在初中阶段通过“教学生做科普”来施行的“普遍基础科学素质教育”(详见附件二)。规定在初中二年级的一个学年中,每个班都有一个学期每周以两节课用于“校园科普活动”。进行“校园科普活动”的班在一个学期中集体负责一个选题的科普,在教师辅导下,全班学生共同完成一副科普展板(或墙报)的创制,并在期末向全年级(或全校)做该选题的科普报告。这样,一个学校中每学期有多少个初中班参加活动,校园里就会有多少套展板和多少个报告。

  这个“活动”安排在整个学期中老师用90%以上的时间在学生中间辅导他们制作展板、做报告。这种 “教学生做科普”,用的方法是“科普实践”,有别于一般教学方法。它通过自主的展板制作和科普演示,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启发他们追求知识的自觉,发掘他们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它通过集体创作,来培养学生切磋合作的团队精神。它设置了长达一个学期的课时,专注于单一课题的辅导,使得老师有了比平常多得多的机会和学生工作在一起,便于发挥言传身教,特别是由此得到了把辅导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因人施教”的可能。

  这一实验在北京几所中学摸索了五年,有了初步结果(见附件二)。现并有了通过教育网络与外地中学共享经验的条件。目前主要的问题,除了需要更多适当科普作品以供参考外,还有如下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1)正在研究将“校园科普活动辅导材料”以条件比较困难地区学校的需要为底线,编成“普适的规范化教材”。

  (2)此外,进行这个“活动”的教学工作量较之常规大很多,希望学校能够适当增加教师数量。

  (3)再进一步,将会开展外地教师培训和远程互动等问题。

  这一切,我们都非常希望借此机会得到各位的指教。

  2011年3月25日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