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学生科普教育资源的诺贝尔奖研究

孔莉 陈佳佳

  摘 要:诺贝尔奖是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最重要的奖项之一。本文通过对相关的诺贝尔奖文献的梳理,对于我国难出诺奖得主进行原因的分析,以及从诺奖中获得对于对我国大学教育的启示,以期能够为科学传播决策的制定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诺贝尔奖;原因;启发

  一、诺贝尔奖定义

  诺贝尔奖(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 [1-2] 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 [2-3]

  诺贝尔奖最初分设物理(Physics)、化学(Chemistry)、生理学或医学(Physiology or Medicine)、文学(Literature)、和平(Peace)等五个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 [2][3] 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4-5] 该奖于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4-5]

  诺贝尔奖以“诺贝尔奖基金会”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六个领域对人类做出最重大贡献的人 [1] ,截止2017年,共授予了892位个人和24个团体。 [1-2]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 [1-2]诺奖主要包括六个奖项: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8年8月30日,瑞典文学院因丑闻宣布今年停颁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化界人士等为表示抗议,新设了仅限今年颁布的文学奖。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成为4名最终候选人之一。 [6]

  二、中国鲜有诺奖得主的归因

  我国作为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却很少出现诺奖得主,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众所周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的发展是由人的素质和创造力所决定,这两项与教育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总体来说可以归结于中小学时期实践和创造力的缺乏,大学对于科普教育又缺少相应的重视,同时科学教育机制又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早在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教师节前夕同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座谈会上就明确指出:从国内外的比较看, 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 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 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就是以应试和升学为最高目的、一切为了考试、一切服从考试、单纯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模式。

  我国大学生科普教育被忽视也是重要的因素。我国的大学普遍将人才培养以及科研作为重心,将科普默认为大学生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与能力中的一部分,因此大学的管理者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学校的教学与科研上。并且,对于大学生的综合测评中并没有与科普相关的内容,甚至没有开设关于科普的课程,这样一方面导致大学生对于科普知识缺乏宏观的认识,进一步造成对于科普知识没有兴趣;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大学生对于科普活动产生消极情绪。

  同样,在大学科普教育中的运营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的完善。首先,大学科普的重要性没有充分得到重视。虽然国家积极号召高校、教师以及相关的科研机构在做好自身的工作的同时也要参与科普创作,但是却收效甚微,对于广大的师生缺少吸引力,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因为科普工作没有纳入到评职称晋级考核的范围中。其次,对科普作品产生的刻板成见——科普作品不如科研更有分量,难登大雅之堂。同样,对于科普来说,其影响难以量化的方式去衡量,科研能够产出可以量化的成果,对于职称的评定来说算是重要的衡量标准与筹码。

  同样,科普成绩也不纳入学生成绩考察的范围,导致大学生不愿意参与科普活动。在大学中,科普教育的形式有待进一步丰富。由于缺乏完善的评估以及激励机制,大学中的科普教育还处于初步的阶段,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大学生科普教育的表现形式单一。展板、宣传单页的派发以及海报的张贴是最常见的形式,有的大学发起“科普周”或者针对某个领域内容进行科普的“专题日”,这些不仅在时间上缺乏连续性,在内容上同样缺乏系统性,在人数参与上也缺乏全面覆盖性。另外,大学中很多学校资源的利用也十分不充分,如拥有很多资源的实验室或者实训基地都可以作为科普基地进行建设,然而现实中却更多地用作专业培养基地。

  三、诺贝尔奖对我国大学教育的启发

  1.科学文化传统

  英国的生化学家、教育家李约瑟曾经提出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对此,他认为:中国之所以没有成为近代科学的发源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缺乏科学技术发展的竞争环境;二是官僚思想的渗透;三是科举制度对科学萌芽的扼杀,以及对官僚制度的助长。使得新观念很难被社会接受,新技术开发领域几乎没有竞争。重要的是,这种影响至今还在社会中存在,官本位的意识对科学与创新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与西方文化中充斥的怀疑和批判的精神不同的是,传统思想中所推崇的大一统的价值观、厚古薄今、顺天承命、安于现状等精神无疑也抑制了人们的创新进取的精神。然而创新推动科学的发展,批判和怀疑又是推动创新的车轮。所以,我国大学要重视对于怀疑、批判以及学术争鸣氛围的培养,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敢于怀疑与挑战权威、追求真理的品格。

  2.教育体系

  如果说青少年时期对于知识的汲取和兴趣的培养是对自我的丰富和提升的话,那么大学甚至更高层次的教育则是提供站的更高看得更远的阶梯。但是,在这方面,我国的大学教育体制暴露出很多问题。

  一是应试教育对人才的的摧残。不可否认应试教育有很多优点,但是在应试教育下,青少年花费大量时间来死记硬背,分数和课业负担束缚了他们的批判与鉴别能力,即使是有用的知识,在他们的头脑里也是死知识,难以收到举一反三之效。二是在高校中学生很被分为文理工等不同的学科,这样的划分直接造成学生的发展的畸形,理工科学生缺乏人文素养,也就造成科学创造的想象力、直觉洞察力和卓识的缺失。很多诺奖中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科学家也给我们表明,学科移植、学科渗透、学科融合、学科联结对现代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对于传统学科割裂态势的打破以及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是当下解开对交叉科学发展的束缚的关键。因此,大学要对“应试教育”模式的短板进行改革,一方面要积极地对跨学科教育进行推进,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交叉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大力培养交叉科学人才。这对于实现科学前沿的重大突破和基础科学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3.科学态度

  近些年,我国大学中频频爆出教授抄袭、剽窃的丑闻。对科学的追求与坚守需要毅力与恒心,而不是浮躁地功利态度。纵观诺奖得主,他们身上都具有一个相同的品质——坐的了冷板凳以及厚积薄发。科学上的突破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沉潜,需要倾注所有的热爱与心智,需要对真理探索的不懈追求。如我国的科学家屠哟哟,在上个世纪60年代接受国家的抗疟研究任务,但是在2015年才获得诺贝尔奖,在她获奖时已经有八十多岁的高龄,可以说屠哟哟将自己的大半辈子的生命都贡献给科研事业。由此更可见,急功近利、一步登天这些在科学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它是是一项累积性的工作,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但是,现在很多高校本末倒置,将经济效益作为办学质量的考核指标,将发表论文数量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绩效的唯一标准,这样不仅纵容了高校中追逐名利的行为,也在这种错误的追求中,牺牲掉了对学术本质的追求。

  4. 科学普及

  大学生作为大学的主体,作为选拔性考试脱颖而出的人才,具备基本的科学知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样是国家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建设者与推动者。大学进行科普教育不仅起点高,而且还能将科学普及的效果达到最大。大学作为我国的科研中心,还应当是科技成果的传播者,科普工作重要的阵地。因此,要实现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充分发挥大学科普工作的重要作用,还应该提高对大学科普重要意义的认识。7

  四、结束语

  诺奖不仅是一种荣誉,它背后所带给我们的启发也非常深刻。中国的青年学子们要敢于怀疑、批判与创新,同时也要加强人文素养的提升,加强对于学科前沿的关注,提升自我,在永攀科学的高峰中取得更多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Nobel Prize facts. NobelPrize.org. Nobel Media AB 2018. Fri. 26 Oct 2018.

  [2] Nobel Prizes and Laureates. NobelPrize.org. Nobel Media AB 2018. Fri. 26 Oct 2018. 

  [3] All Nobel Prizes. NobelPrize.org. Nobel Media AB 2018. Fri. 26 Oct 2018.

  [4] All Nobel Prizes. NobelPrize.org. Nobel Media AB 2018. Fri. 26 Oct 2018.

  [5] All Nobel Prizes. NobelPrize.org. Nobel Media AB 2018. Fri. 26 Oct 2018. 

  [6] 网易新闻.瑞典因诺奖停颁增设新文学奖村上春树进候选名单 [EB/OL]. (2018-08-30).

  [7] 李成芳.关于加强大学生科普教育的几点思考[J].理论观察,2013(2):119-120.

  选自中国科普教育论文集(2018年)·综合篇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