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中开启科学之旅
——以安庆市石化第三小学科普体验活动为例

武红卫

  摘 要:小学是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时期,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是小学科学教育的核心,爱因斯坦说“神圣的好奇心是一棵非常脆弱的嫩苗,很容易被扼杀掉。科学家是什么人,他们是辛存者。”小学要把科学普及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科普要做到面向全体、形式多样、重视过程、寓教于乐。

  关键词:全员参与;体验活动;学以致用

  2002年7月,明略市场策划公司对上海市344名中学生做了一个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59.3%的中学生把影视歌星作为自己的偶像,22.2%的中学生选择了体育明星,而崇拜科学家的中学生只占18.5%。

  时隔16年之后,2018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发布《大学生使命担当调查研究报告》显示,58%的大学生希望成为职场精英,希望成为科学家的仅有15%。

  时间跨度近16年之久,然而想成为科学家的人数比例并未有大的变化,在科技日新月异、科学成果得以广泛应用、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普遍提高的今天,严格意义上讲比例还有所下降,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科学要从娃娃抓起,学校教育是科学教育的主渠道。石化三小七年多的科普实践表明,把面向全体作为科普的基本要求,把体验作为科学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取得良好的科普效果的保证。

  科学是神奇的。英国著名学者A.F.查尔莫斯在《科学究竟是什么》一书中写到:“在现代文明中,恐怕没有哪个领域像科学一样获得了崇高的地位和无与伦比的权威。无论是在日常生活、大众媒体,还是在学术界和高等院校,对科学的尊重是显而易见的。”

  科学的神奇和美丽对于科学家来讲如此,对于孩子们来讲亦如此。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的科学家,他们乐于动手制作大量包含有他们的认知、知识、想法的东西,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强烈的改变一切的天赋和才能,让他们施展,如同让他们释放一样舒服和快乐。架上科学的翅膀,他们自我表现的秉性就会自由地得到发挥,并且更具力量、更具智慧!

  基于对科学的上述认识,石化三小从2011起,积极调整办学思路,着力创建科学体验活动特色,受到了老师、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

  学校确定了“以科学教师为主导,五六年级科普小组同学为主力,依托安庆师范学院大学生科普协会,致力于“创新科学体验活动主题,举办丰富多彩的科学体验活动,提高全体师生对科学的认识、兴趣和素养”的创建之路,并在人力、物力上为科学体验活动特色的打造创设条件。

  一、精心组织 多头并举

  首先,学校成立以分管校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为活动开展提供组织保证。

  其次,充分发挥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活动。创建“创新在我身边”QQ群,便于活动的组织,便于随时交流和沟通;注册“创新在我身边”“问卷网”等专业网站进行相关活动。现代信息技术在活动中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活动效率,丰富了活动方式,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

  第三,开展丰富多样的科学体验活动。科学体验活动方式的创新和活动主题的选择是活动效果的保证。对于科学体验活动主题和方式的选择,我们主张“主题的广泛性、活动的新颖性、体验的综合性、知识的专业性”,为此,我们从科学史、最新科学研究成果、科学课程、社会热点话题中找主题,充分发挥科学场馆、青少年科普基地、家长中的科技工作者及其他学校的科学教师的资源和作用,挖掘蕴含其中的科学主题,开展了大量的讲座、制作、参观、金点子征集、创意比赛、科普展览、社会调查、科普进校园、科普进社区等体验活动。

  讲座活动学校邀请安庆石化一中金云老师作“科幻画制作”专题讲座;邀请气象台专家给同学们作“保护环境,你我同行”环保知识讲座;邀请大学生科普协会魏坤同学讲解自动化方面的知识;学校科普小组每月还举办一次最新科技成果发布会。

  举办的制作体验活动有“科学金点子 结出金果子”制作活动、《畅想未来》“大手牵小手,同绘科学梦景”活动、“让孩子们的梦想与火箭齐飞”水火箭制作活动、“太阳能小汽车制作”活动、“采集远古的火种 体验先民的生活”钻木取火活动等。制作活动是同学们最喜欢,也是收获最多的。在《科学金点子 结出金果子》科技制作活动中,小同学在大同学的带领和指导下,短短两个小时时间,构思、设计、制作出了《多功能桌椅》《订书机》《电动甩干机》《电动船》《拾球器》等作品,构思奇特新颖,制作巧妙,蕴含有一定的科学性、知识性。

  我们还举办有“手绘自然笔记,探究生命的奥秘”菱湖公园生命探索活动、参观安庆气象台、参观秀水苑植物种植基地等实地考察活以及“科技馆进校园”“科普日进社区”活动,副市长陈爱军亲临学校指导《科技馆进校园》活动。这种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式活动,不仅让师生大开眼界,在实践中更进一步的理解科学知识、观察科学现象。

  科学从来都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紧密相联,科学从来都是现在进行时,我们在孩子们中间宣传科普,是为了不让孩子们沉睡在科学的历史功绩上,而是要插上科学的翅膀,飞向未来。当人类出现重大事件时,我们会及时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让同学们了解这些事件的机理。比如,日本3.11大地震发生后,我们组织学生观看《日本沉没》这部电影,然后借助报纸撕裂让同学们演示地壳断裂,帮助同学们理解地震的产生原因;当SASI来袭时,组织同学们先了解相关资料和疫情,然后绘制手抄报,举办主题展,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自然而然地学会自我保护,并且能够在家里、社会上进行力所能及的宣传;每年诺贝尔奖的评选,也是学校必定的科普宣传主题,同学们并不太懂得科学家们获奖的理由,但是他们会从宣传中知晓科学界这一最重大评选奖项、了解有哪些领域的评奖,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从中了解中国目前的科技水平,特别能增强爱国情感,树立学好科学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

  小学生的思维是发散性的,受知识、经验和他人思想的影响很小,这种天马行空的思维往往是非常容易产生创意的,科学的灵魂是“创新”,所以,孩子们的这种思维正是科学创新所需要的思维,需要我们细心保护,用心开发。通过开展新颖多样的科普体验活动,我们更深刻的感受到孩子们的科学天分实在是亟待开发的巨大的宝库。

  二、突出重点 全员参与

  在开展科学体验活动中,我们不仅重视活动前、活动中的组织、管理,也非常重视活动的宣传和对孩子们参加活动的体验及收获的收集整理。

  活动宣传我们尽量做到辐射面广、表现形式多、报道面大。每次活动前我们将活动通知发放给家长,详细介绍活动主题、时间、地点、所需准备的材料、活动的意义和目的,既是通知,也是向家长进行宣传,以获得家长的支持,很多活动我们也欢迎家长参与。

  活动中,我们会邀请电视台、摄影师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拍摄,制作成活动光盘,并在电视台、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活动之后,每一位同学要撰写活动感受,经过修改后,装灯成册,并发送到群里,让同学和家长欣赏,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作用。每一次活动我们还及时的通过图片、文字在学校网站及其他相关网站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

  学校经常利用广播操时间,向全校师生宣传活动开展情况、为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颁发奖状,向全体师生作科普微讲座,举办专题科普展览,使全校师生能够及时了解科普小组的活动情况,分享科普活动的乐趣和收获,即使不参加,也能渐渐的熟悉科普体验活动的内容、形式,并且因为熟悉而热爱上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积极要求参加科普活动在学校已经蔚然成风。

  学校开展的科普体验活动,由于没有专门的教材,也缺少专业的指导,广泛而积极的宣传报道在一定程度上,能给大家提气鼓劲,让老师和同学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这一活动中,并且坚持下去。

  三、学以致用 效果显著

  科普体验活动开展以来,受到了家长、老师、领导,特别是孩子们的热烈欢迎,得到了市科协、省科协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认可,在各级各类科普活动竞赛中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以体验为特征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研究》获得2018安徽省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 ,在全国科协、教育部等七部委组织的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中共获奖45项,获得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省级奖9项,各类科技活动评比市级奖68项,总计有近300多名师生在各级各类科普竞赛中获奖。

  学校科普小组积极参加每年的“全国科普日”启动仪式。2015年科普小组25名同学带着他们的科普资源包和实践成果,总计55个科学小实验,走进芭毛社区,为社区群众进行科学实验路演,讲解其中的科学原理;2016年,10名科普小组成员作为安庆科技馆首批“小小讲解员”,为参观市民讲解200多件科技展品;2017年,科普小组排演了用蔬菜、废塑料 、报纸等制作的时装秀,奇异的设计、精巧的裁剪编织,受到了社区群众和科协领导的一致赞扬,也用行动表明科普宣传是每一科学爱好者的责任。在2018年“全国科普日”启动仪式中,同学们以诗朗诵《献给王淦昌爷爷》表达了要向王淦昌爷爷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追寻他们的足迹,攀登科学高峰的铮铮誓言。

  在广泛开展科普体验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也不断的思考和总结经验,我们认为,在小学可以广泛开展科普体验活动,活动忌“单纯普及科学知识”,宜“多动手操作实践”;忌“简单的学习”,宜“在科学制作、科学创新、科学知识转化上动脑子、下功夫”;忌“少数人参与”,宜“扩大活动参与面和影响力”;忌“应景式活动”,宜“长效性开展”;忌“强调活动结果”,宜“重视活动全过程”。

  科学的真正意义是传达一种精神、一种思考的方法、一种图特的视角、一种科学的品位和一种人文的关怀。学校还将在活动系列化、课题研究、创新发明上拓展思路,设计一些主题,开展更多的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合作意识、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精神情感在活动中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英]A.F.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韦钰.以大概念的理念进行科学教育[J].人民教育,2016(1):41-45.

  [3]叶宝生.小学生科学认识的现象论特征与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91-94.

  [4]新浪新闻中心. 2002中学生理想调查:将来我要做什么.

  [5]中青在线.最新调查显示:这拨大学生不到两成想当科学家.

选自中国科普教育论文集(2018年)·综合篇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