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科学课堂更加精彩

陈树练

  摘要:传统课堂教学过分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重视靠记忆技巧获取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冷落和忽视,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技能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失去主动性,没有了快乐,没有了兴趣,没有积极性,课堂没有精彩可言。怎样让课堂更加有效,更加精彩,本文介绍了通过五个方面着手打造精彩课堂。

  关键词:精彩课堂 主动性 小组合作学习

  笔者有幸参加深圳市小学科学教学专题研讨活动,观摩了一节非常精彩的科学课,由刘水河老师执教的《磁铁的磁极》。这节课精彩在哪里呢?主要体现在老师的引导非常自然、到位,课一开始学生就被神奇的磁铁所吸引,探究欲望被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课中学生寻找磁铁的磁极,通过猜测、探究、修正等方法找到磁铁的磁极。学生的展示交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高峰。课后学生对进一步探究磁铁的激情仍然非常浓厚,依依不舍,脸上洋溢着幸福又快乐的表情,真的精彩。看了这节课后,我一直在思考着如何让科学课堂像这节课一样这么精彩。

  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让学生每天坐在那里读书、听课、思考、记忆、回想、再现,以便能回答教师的问题--这真是一种无法胜任的使人精疲办竭的劳动,它归根结底会摧残学生的体力和智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冷漠和漠不关心的态度……”传统课堂教学过分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重视靠记忆技巧获取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冷落和忽视,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技能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失去主动性,没有了快乐,没有了兴趣,没有积极性,课堂没有精彩可言。怎样让课堂更加有效,更加精彩,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主要包括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和幸福发展。因此真正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非常关键。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不具有主体性的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学生的素质发展,离不开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一个没有目标追求,对学习缺乏责任感和热情,不善于独立思考的学生,是不能取得包括学习素质在内的全面发展,所以实施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精彩性有效途径,最终让学生达到四个发展的目的。

  二、研究新课标,理解科学课堂的性质,打造精彩课堂。

  科学课堂要让学生探究、体验、亲历。科学不是通过简单记忆、而是通过学生的参与、感悟、交往、实践、猜想、探索、归纳等活动,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学生探究、体验、亲历对于建构知识、技能和态度都至关重要。例如科学概念的理解、科学技能的获得、科学态度的形成等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的动手操作过程大大促进了动脑理解,而动脑理解的过程又会反过来加强了动手操作的效率与乐趣。在科学课堂的设计中,教师要精心准备结构化的材料,精心设计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难度适当,充满儿童情趣的活动,充分让学生去探究、体验、亲历。通过打造“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探究体验为核心”科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使课堂更有效,更加精彩。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激情,促使课堂生动性。

  师生关系,决定了学生对你的态度。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才能感染学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教与学互相交融,师与生互相尊重,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科学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是相互作用的共同体。科学课堂应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活、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相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科学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科学能力、培养科学态度等科学素养的学习过程。学生的探究性活动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核心虽是学生的探究活动,但教师在探究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直接影响探究活动的结果。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包括增进对世界的认识和学生的探究素质的提升,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实践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因此,通过提高激情,教师能够更好地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更放得开,更能释放出自己的潜能,从而促使课堂更加生动,更加精彩。

  四、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课堂精彩生成得以保证。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使学生以极佳的心理状态参与教学活动。因此,课堂上教师要精神饱满、感情充沛,采用亲切的教态、温和的语言和巧妙的方法,结合学情,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诱导参与、催促思维。由于科学课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形式丰富多彩,提倡学生要以自主探究为核心,在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习,课堂难免会出现“乱”的场面。再加上孩子们活泼、张扬的个性,教师一旦处理不当,这个课堂便会成为“混乱”、“无的放矢”的课堂。作为科学教师的我们,不能因为这些“乱”而去焦虑,去担心,甚至去埋怨,而是应该勇敢地去面对,去挑战,学会正确处理科学课堂上的“乱”,去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这样课堂精彩生成才能得以保证。

  五、寻求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促学生更主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不教”。教育要真正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教师首先要建立学生“得渔”的平台,使教学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因此利用导学案先让学生自学,通过自学了解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点,解决本节课中的基础问题,发现自己的疑惑点,再通过组内讨论、交流、实验探究等方式解决疑惑,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当然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感情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避免了班级集体教学中常出现的部分学生处于“旁观”地被动学习的状况,赋予全体学生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和权利。

  科学课堂中,许多活动都是以小组共同完成的,分组不是每节课都要做的。小组的人数一般4人,最多6人为宜。教师在分组时,要考虑下面的因素。(1)最好由教师来分组。有时候在临时分组时,也可以由学生自由组合,特别是研究相同的课题,或者完成同样一个作业的情况。(2)异质搭配。考虑成绩、能力、性别、刻苦程度等因素,这是他们能够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条件。(3)水平编组。把学生按照水平分成3~4个等级,每一组中抽取一个人,组成小组,同时照顾其他因素。(4)随机编组。用数数(编号码)、发纸牌、抽签、用植物和动物帮助分类等方法,同类同号的在一组。有时是根据任务。例如在教学《种子发芽实验》老师可按照任务把学生分成“空气组”、“阳光组”、“温度组”和“水组”。

  小组成员既承担独立的责任,又提供帮助,与他人沟通交流,互相启发,增加互动性。当学生开始小组学习时,老师在组间巡视,了解合作学习的情况,参与学生活动,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控制时间长短和噪声。但不要过多地说和参与小组讨论,不要只关注好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小组成员间的互帮互助,鼓励学生共同参与小组工作,以使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实验、参与使用数据,都可参与写小组报告。也要给每个小组机会,让他们报告其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让他们同班里同学一起去说明、解释和从理性上认识他们所学到的东西。教师要设法给学生创造机会,使他们在自己的学习中能担负起自己作为个人和作为小组成员所应担负的责任。要发挥学生在设计和实施研究方案时,在准备和向班里同学报告他们的探究工作时,在学生们评价自己所做的探究工作时个人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

  对于学生来说,合作技能不是自动形成的,需要长期的培养。可以把技能变成口诀让学生了解,或者贴在教室前面。例如:

  小组讨论声音小,开口之前要思考。

  操作实验不霸道,分工合作效果好。

  观察认真又仔细,现象记录要准确。

  汇报发言要倾听,意见不同我不吵。

  别人不会我帮助,为组争光集体好。

  无论对错要诚实,团结互助向前跑。

  精彩课堂还来自于准备的充分性。由于科学课堂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动态生成过程,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准备好典型和有结构性的材料,让学生动手去探究,去验证自己的想法和解决问题,还要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种种困难准备好解决的方法和途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有效开发利用动态资源,掌握科学课堂的特异性、原创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了学生的发展对课堂进行发挥和创造,这样才能让科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崔海军.杜郎口创新改革系列——《生命的精彩》(天津出版传媒集团)

  【2】成汝喜.杜郎口创新改革系列——《探索的足迹》(天津出版传媒集团)

  【3】徐敬标.《小学科学教学技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席学荣.《走进小学科学课堂》

资料来源于2017年12月1日第一届“科普教育与创作论坛”。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