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探索”-环境教育主题下的综合实践活动

陈霄翔

  一、活动背景

  1、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方针,生态环保成为国际热门主题,而在中小学生群体中开展环境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

  2、环境教育对于公众的推广多借助于NGO的环保公益活动,而在校园内的展开多局限于各学科的微量渗透,难以落到实处。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项国家课程,是让学生“走出户外”的绝佳机会,因而可以作为环境教育进入国家课程的突破口。

  3、综合实践活动本身作为一项实操性强的学科,在一线教学中开展难度较大,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必须针对其教学模式和开展方式进行深入教研,主题式的综合实践活动便应运而生。而环境教育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符合政策背景,又占据了德育至高点,是一个绝佳的契合。

  二、活动目标

  1、以“自然探索”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认识大自然,从而热爱大自然;

  2、采用撰写大自然日记、绘制绿地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知识运用能力;

  3、训练学生对望远镜(包括单筒和双筒)等器材的使用,加强动手实践能力;

  4、强化学生参与环境科研的意识,提升科学素养,从而真正实现在中小学推广环境教育的目标;

  5、配合环保志愿者培训、宣传和服务活动,从爱护鸟类等生物提升到爱护环境,影响社会公众;

  6、与企业、公益组织合作,共同推广爱护野生动物和环境保育知识并付诸实践。

  三、实施对象及方式

  在学校创建环保志愿者社团,以社团课与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相关活动。

  四、活动设计

  1、基础阶段(基于本地的环境教育)

  (1)在校内开展有关鸟类、蝴蝶、植物、生态系统等知识的讲座;

  (2)结合语文、生物、地理、美术等学科知识教授大自然日记与绿地图的制作方法;

  (3)进行校内鸟类、蝴蝶、植物、生态学知识竞赛;

  (4)在校内进行集野外观鸟、观蝶、植物调查于一身的“自然探索”研习;

  (5)评比大自然日记与生物多样性绿地图初期作品。

  2、提升阶段(周边地区的环境教育交流及活动开展)

  (1)进入梧桐山、仙湖、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及保护区等地进行野外“自然探索”研习;

  (2)对不同地区的鸟类、蝴蝶、植物品种进行观测记录,绘制绿地图;

  (3)参与深港两地的观鸟大赛、观蝶大赛等国际知名的环保类竞赛;

  (4)在网络平台上开展诸如“我最喜爱的深圳鸟种”投票等线上活动;

  (5)赴国内外知名环保机构组织的生态特色夏令营、冬令营进行学习和交流。

  3、拓展阶段(我是志愿者我骄傲)

  (1)长期进行校园及周边地区的鸟种、蝶种观测记录,向科研机构提交数据;

  (2)开展诸如“深港两地蝶况调查对比”、“红树林生物多样性统计”等研究性学习课题;

  (3)在社区及公共场所开展环保志愿者服务活动,对公众宣传环境保育理念;

  (4)亲身参与到各种环境保育活动中,如种植红树胎苗、向政府举报破坏环境的行为等;

  (5)寻求与企业、NGO合作,共同开展校园内外的环境教育、生态保护项目。

  五、活动步骤

  1、前期准备

  上网调查某一准备进行“自然探索”的区域,了解其历史背景、环境变迁和生物分布等情况,相应储备生物学知识。结合潮汐变化、鸟类和蝶类的作息时间等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探索路线。按照人数规模选定分组、确定分工,发出家长告知书,野外活动时需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出行装备:统一穿校服,背双肩包,携带水、少量独立包装食物、环保袋(装自己的垃圾)、伞(防雨)、帽子(遮阳)、防蚊水、棉制手帕、鸟类图鉴(或折页)、蝴蝶图鉴、植物图鉴、单/双筒望远镜、相机、笔记本和笔等

  2、活动开展

  在选定的“自然探索”区域内,按照之前制定的路线进行)探索,使用望远镜等工具尽可能多地观测并记录沿途的各种生物(重点包括鸟类、蝶类、植物),不能立即辨识的生物应使用相机拍摄或用画笔记录。遇到未预期的情况,需要进行特殊记录。

  3、后期总结

  在探索活动结束后,应立即进行口头总结,由每个小组的代表讲述自己的自然探索经历,并布置相关任务。每组同学需完成一份该“自然探索”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绿地图及大自然日记,从不同角度反应该区域的环境及生物多样性。长期对该地进行“自然探索”记录,然后向环境监测科研机构汇报成果。

  六、活动评价

  a.生物多样性绿地图

  提供的绿地图模板上有浅色的地形轮廓,学生应根据自然探索的实际发现在地图相应位置粘贴各类生物因子,当遇到未事先准备的生物因子时,应用简笔画进行描绘;后期还需要添加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注明制作团队等。地图设计、三要素是否完善、生物因子的合理分布都是评价标准。

  b.大自然日记

  大自然日记包括鸟种记录和自然观察笔记两部分,其中生物物种记录应按照给定的格式完成,且遵循诚信原则,与绿地图上标识的鸟种对应;自然观察笔记则重点考察探索者的自然发现过程、对环境的敏锐度、真实情感和文学功底,并要求全体成员签名完成。生物物种记录真实性及丰富程度、自然观察笔记的内容都是评价标准。

  七、活动成果


  八、活动反思

  “自然探索”环境教育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看似简单的户外“观鸟”、“观蝶”活动,却蕴含了深刻的教育意义。环境教育很难在中小学推广是因为我们教师一直未能找到在国家课程的突破口,这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而游云-生态教育工作室原创的“自然探索”系列活动将观鸟、观蝶、植物调查引入课堂,让中小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得到增强。此外,“自然探索”系列活动还包含生物辨识、望远镜的使用、大自然日记制作、绿地图绘制、感悟口头分享等部分,同时涉及生物、物理、语文、美术、地理等多个学科知识,是一门真正的“综合”实践,在团队的合作中,还能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不言败、不放弃的精神,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主题型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资料来源于2017年12月1日第一届“科普教育与创作论坛”。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