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维权专刊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   >   时事   >   人民教育出版社维权专刊

教辅市场乱象报道点击

时间:2011-08-22

  一、2010 年6 月《四川日报》:“‘侵权’教辅不能再用了”


  近年来,大量侵权甚至是盗版的教辅资料,迅速充斥教辅市场。据有关部门粗略统计,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没有取得授权的各种中小学配套教辅有上百种版本,造成教辅市场无序、混乱局面。从2009 年开始,人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等我国几家重点教材原创出版社,根据《著作权法》《商标法》《侵权责任法》,开始了大规模、深层次的维权行动。人教社以江西、江苏、云南、河北等地为重点,举起法律维权的大旗。去年2009 年,人教社起诉了4 家出版社和3 家民营出版机构。


  二、2010 年11 月中广网:“问题教辅充斥中学校园老师变相摊派”


  尽管教育部三令五申下大力气治理学校乱收费,但仍有一些地方违反规定,中国之声近期接到多个省市的学生家长投诉,称学校老师以各种方式向学生推荐学习类报纸,变相摊派教辅。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搜集了几份语文和英语类的教辅报纸,发现这些教辅报纸不仅印刷粗糙,甚至有违法出版的嫌疑。以单期发行量达1600 万份的某英语学习类报纸为例,版本就有十几个,例如九年级新湘河南专版、九年级新湘版福建专版、九年级新目标云南专版、八年级新目标重庆专版等。


  三、2010 年11 月《甘肃经济日报》:“学校强推教辅家长叫苦不迭”


  “全真题库”、“复习指南”……为了所谓的成绩,老师开处方,家长乱抓药,大量的教辅四处流行。在国家实施中小学一费制政策后,教辅资料费用不降反升,学生家长叫苦不迭。


  日前,省教育厅厅长白继忠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态,“教辅材料盛行不仅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更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显然是不应该的,要严肃查处不规范的教辅行为。”


  四、2011 年1 月《梅州日报》:“教育厅长5 次暗访教辅市场:乱象令人震惊”


  教辅过多、过滥、过贵、过散,是教育领域的老大难。为了解教辅市场的真相,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3 年5 次暗访教辅市场。让罗崇敏想不到的是,从幼儿园到大学、继续教育,各个层次都有。“我目测有1 万种以上。仅小学生作文这一个种类,各种版本加起来,也有好几百种。”罗崇敏发现,这些教辅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也不便宜,动辄几十块钱一本。绝大多数家长决定购买某种教辅的理由,通常是“这是老师说要买的”“这是其他家长推荐说好的”。在暗访中,罗崇敏遇见一位家长,一次性买了7 本教辅,其中,语文、数学各买了两种不同的版本。细问之下才知道,他的孩子才上小学三年级。


  五、2011 年1 月《重庆商报》:“中小学盗版教辅读物泛滥错字多命题差”


  盗版教辅读物泛滥,不仅错字多,有的资料编写者不懂命题,致使题目指向不明,导致学生无从下手,甚至闹出不少笑话。记者走访多家书店后发现,大多数教辅资料上都有某某教育专家、某某特级教师、某某名校的名字。相同名师名校挂牌的各种教辅资料十分繁杂,充斥着各大书店。一类名为“教材完全解读”的成套教辅用书,就分为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九本,书本封面统一,并且这套丛书的主编也都是同一个特级教师的名字。“这些书当然不是同一个人编的,只是利用其名气方便销售。”渝中区实验一小陈老师说,此外还有以名校、名师挂名的教辅书,例如很多套教辅书注明“全国中考命题研究组编”、“全国学习科学研究会考试研究中心审”。但这些机构所审定的教辅书极少,甚至有些机构是莫须有的。


  六、2011 年6 月《三联生活周刊》:“真实的谎言:小学生之死”


  一个9 岁的孩子,为了一套36 元的参考书,自杀身亡。初看是资源贫瘠、家境窘迫造成的个人痛苦,来到湖北监利县毛市镇,便知参考书现象,是长时间以来多方达成的共谋。不仅是留守儿童的家庭问题,还有义务教育普及时代乡村教育领域依然存在的利益争夺。基层教育部门和学校构成了利益链,非法“教参”出版物成为牟利工具,教师和学校都在被折磨。当教育本身充斥着怪现状时,一个来自底层家庭的留守儿童,不过是最脆弱的那一环。


  七、2011 年7 月《南方日报》:“教辅书九成是鱼目混珠之作”


  记者在现场调查中发现,教辅书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仅是全国历年高考试卷,货架上就有6 家出版社的版本。中学数理化公式也能找到10 家以上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虽然包装各异,但解析甚至部分习题都如出一辙,有些书更是纸张粗糙,用手一碰就沾上粉末,出现错别字的也不在少数。广州市第七中学高级教师、语文科科组长邵长思老师认为,现在教辅书鱼龙混杂现象严重,不能盲目迷信。“并不是看得越多越好,10 本教辅书只有1 本是不错的,其他主要是赶工赶出来的,对孩子的学习不会有太大帮助。”

点击下载:

相关阅读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