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英:十年的编校之路
“我们这十年”
主题系列随笔征集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以来人教社各项事业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和历史经验,激励全体人教人在新征程上继续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人教社党委在全社范围内组织“我们这十年”主题系列随笔征集活动,获得广大干部员工的积极响应。应征文章普遍以亲历者、见证者的视角,以小见大,以点带面,讲述“我们这十年”的不凡经历、感人故事。我们将陆续择优予以刊登。
十年的编校之路
科学编辑室 王海英
2012-2022年,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直到二十大召开。这十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不断实现。这十年,有着70多年历史的人民教育出版社,风雨兼程,与时俱进,保障着国家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人教社老同志的重要回信中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希望人民教育出版社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作为一名科学教材的编辑,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用心做好每一本书,努力为教育事业大厦的建设添砖加瓦。
这十年,我们着眼于创新,努力将国家最新的发展成就融入科学教科书。
作为科学教材的编辑,我们立足于国家发展现状,着眼于世界科学发展前沿,从远古代文化到近代革命文化,从宇宙探秘到深海探测,将天宫遨游、蛟龙探海、天眼探空、悟空探秘、墨子传信、大飞机一飞冲天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融入到科学教材和科普图书中。希望它们组成交响曲,激荡学生对自然更加强烈的好奇心、敬畏心,激发他们学科学更加强劲的创造力、创新性。
我们以“弘扬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力作”为目标,对每一本教材、每一本图书,精选内容,细挑插图,字斟句酌,反复地审查、修正、完善,直至忐忑地签上“可以付型”四个字。
我们深知,人教社的教材和图书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人教人,编好每一本教材,做好每一本图书,不仅是树立人教社的品牌形象,更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不懈追求。
这十年,我们着眼于服务,努力为师生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服务。
我们全力做好教材培训工作。在每一次教材培训中,力求生动而细致地把教材的编写特色、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向使用教材的老师们讲述、呈现。我们把每一次教材培训的经历,作为倾听一线教师建议、了解一线教学情况的重要途径,当作展现人教教材编写者风采风貌的过程。
我们关注基层师生的现实需求。尽已所能地为师生提供服务,帮助老师们完善教学设计,解答老师们的问题疑惑,指导老师们进行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
我们认真回复每一份读者来信。感谢读者对人教教材和图书的积极关注,吸取来信中有益的意见建议,使之成为完善精品教材、编写一流图书不可或缺的环节。
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正是服务、帮助与交流的过程,使我们与许多师生和作者加深了感情,结交了朋友,同时也使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我们优秀的作者资源。
这十年,我们着眼于提高,不断加强实践和学习,提升思想认识。
我们注重积累教学实践经验。坚持定期到基层学校听课,在观察课堂、观察教师、观察学生的过程中,积累教材编写素材,总结教材使用经验。正是一堂堂生动的科学课、一位位执着善思的科学教师、一班班喜欢科学课的学生,激励我们更加专注地投入到科学教材的编写和科普图书的策划工作中。
我们注重全方位的学习和充电。既注重加强基础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扩充知识领域,更新知识积累;也注重加强政治理论和编辑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加深对时代发展和国家教育政策的认识和理解,铸炼和提升编辑编校的基本功底。
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作为一名科学教材编研工作者,只有不断地实践总结和学习提高,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编写的方向,实现打造精品力作的目标。
这十年,我们努力与各方面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
在忙碌的工作中,当有人帮助我们成长时,心中会充盈一份感激,感激他人成为自己的良师益友;当有人帮助我们修正错误时,心中会生成一份感谢,感谢他人为自己燃灯指路;当有人对我们“指手画脚”时甚至出现一时差错时,也会告诫自己应有一份理解和包容,理解和包容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包容自己。
正是在感激和感谢、理解和容忍中,成就着工作,成长着自己。
这十年,有着许多印象深刻的记忆。
早上六点、晚上八点,已然和仍然灯火通明的人教大楼;为给科学教材配插图,随时随手搜集一钉一瓶,乃至动员孩子家人上阵拍照;晚上等孩子上课外班,坐在商场一角编校书稿,引路人围观却浑然不觉;三年疫情居家办公,线上会议编写修改教材,周六周日仍然讨论不休。
这些人教编辑日常的影像,只为全力保障高质量的教科书摆到学生的面前。
这十年,有着诸多难忘的回忆。
当历经几年编辑加工、编排制作的书出版,作者拿到样书发来邮件:“图书文与图都很精美,感谢你们所做的工作!”当帮助老师发表了论文,她发来微信:“您对我的论文给予了很多指导和帮助,真心感谢您!”当审阅编校的稿件被转载后,作者发来信息:“我的稿件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了!真诚感谢您对一位基层教师的耐心帮助。”这一句句简单的话语是对我们辛勤工作最好的肯定,可以瞬间化解曾经的辛苦付出。
当前,随着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人教社作为重点编写中小学教材的专业出版社,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与机遇。面对未来之路,作为一名人教人,我们将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执着初心,充满信心,为做新时代的精品教材、精品图书,砥砺奋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