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主题二

2-2-4 案例:造房子

时间:2019-08-08

  泥巴场是幼儿喜欢的游戏乐园,他们在这里筑长城、挖地道、玩娃娃家。渐渐地,幼儿已经不满足于这样的游戏,他们在“筑长城”游戏后,还尝试筑“堡垒”。为支持幼儿的游戏,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可以大铲、铁揪、木榔头……在前期游戏经验的基础上,在物质材料的支持下,幼儿决定造一座家乡的房子。

  第一次尝试游戏:“造房子是很累的!我们可以几个人一起造!”

  幼儿在欣赏各种房子图片的基础上,信心满满地来到泥巴场,直奔工具区域,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在泥巴场四散开来,三三两两自由结伴开始“造房子”。挖的挖、敲的敲、打的打,干得热火朝天!忙了半天,幼儿开始茫然了。有的说:“老师,我造不出房子。”有的则沉迷于玩弄工具,忘记了自己造房子的初衷……面对“失败”的造房子游戏,幼儿由原来的兴奋变得有点垂头丧气。 大哥哥林林提出:“造房子是很累的!我们可以几个人一起造!”

  虽然幼儿经常玩泥巴,但是对于“造房子”这种大型建构游戏,幼儿还是第一次接触,没有相关的经验。在游戏中,大部分孩子热衷于探究新投放的工具——大铁楸、大铲子,热衷于“挖、堆、敲、打”,但是对于如何综合地运用这些技能来造房子,幼儿还是茫然的,这需要给幼儿充分的探索机会,同时也要帮助幼儿提炼经验,让幼儿习得同伴的经验,提升技能。

  第二次合作游戏:“我们造得很成功!”

  正如林林所说:“造房子是很累的,我们可以几个人一起造!”幼儿自由结伴组成小组,合作游戏,推荐小组长做游戏计划。这是凯凯一组的计划书,有幼儿说:“要造高高的埃菲尔铁塔,在上面要装饰花纹,开好门窗。需要的工具有榔头、铁楸、木板,需要的材料有易拉罐、树枝……”幼儿在计划游戏后,开始在“百宝箱”里寻找、准备自己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来到泥巴场,幼儿有目的地选择自己需要的工具。凯凯选择了一把大铁楸,大刀阔斧地干起来!用力挖、铲——倒合泥巴——用铁楸的背面拍结实!睿睿则在一旁观望,并时不时用小铁楸帮忙。等凯凯把土堆得差不多时,同组的其他小朋友,有的用榔头敲,有的用脚踩,把地基打得结结实实的!然后幼儿利用计划游戏时收集的薯片罐、瓦片等,进一步建构。

 

 

  从成果不难看出,幼儿的游戏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他们目标明确——根据图纸来造房子。其次,幼儿的分工合作很成功。凯凯发挥了“领头羊”的作用,在他的带领下,其他幼儿能默契配合:小榔头敲、一起用脚踩。再次,发挥每一个孩子的长处,细致的小白处理细节,文静的女生抠挖窗户……最令我感动的是幼儿在游戏中的坚持。幼儿会利用适宜的材料——瓦片来做屋檐,但是掉下来了。这个时候,幼儿没有放弃,他们根据以往的经验——利用湿泥的黏性来固定“屋檐”。

  幼儿在游戏后的分享与回顾:

  凯凯:“我们造得很成功!起先我们利用树枝架高塔,有点不牢固,后来改用了薯片罐,很牢固!”

  林林:“我在门的上面用瓦片做了屋檐,起先不成功,后来用湿泥巴密封了一圈,它就牢牢粘住了!”

  小白:“我们用铁楸挖泥,而且还用铁楸甩、拍,所以塔的底部很牢固!”

  教师的跟进与追问:“下次继续造,你们还想怎样完善?怎样造得更漂亮?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和材料?”

  第三次游戏:“宏伟的城堡!”

  这次,幼儿的计划更加“宏伟”了,他们是这样说的:在上次造的塔两边再造两座小一点的塔。小塔上还要造平台,造楼梯。在城堡的旁边要挖一个游泳池。这次他们还有了明确的分工:3号凯凯和37号林林当设计师,34号、5号、24号、32号主要负责做搬运泥土以及喷水等辅助工作。

  幼儿来到泥巴场,他们找来了工具以及树枝、麻绳、瓦片……凯凯和林林两个设计师带着图纸,有模有样地规划:“这里再造一座塔!小白你们开始吧!我们再来看看这边……”于是,小白和瑶瑶开始行动,瑶瑶拿着水桶、铲子去运泥,小白挥起榔头进行塑形,两人配合默契,工作进展很快!经历了两次游戏活动后,几个女生也放开了手脚,她们利用PV管,在管外面堆积泥巴,塑造圆圆的城堡。在大致塑造成型的基础上,幼儿又开始了细节的打造。凯凯用木棍钻地下通道,小白用泥条做起了窗户,林林在造敞开式平台……


图18 第三次作品

  第三次的“造房子”游戏有了更多的惊喜。从幼儿的计划书可以看到幼儿进步的轨迹,幼儿的分工更加具体、明确,工作热情更高。在本次游戏中,出现了借助PV管塑型,利用木桩敲……利用木桩敲是幼儿第一次尝试的新玩法,他们会横着敲、竖着敲、一个扶一个地敲……当他们在尝试“敲”的新玩法时,总能准确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并调整自己的活动水平。为了造“高高的塔”,幼儿找来了树枝、木桩,尝试着打桩、尝试着平衡、尝试着相互合作。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游戏愿望,积极投入地在周围寻找适合的材料和工具,想法设法自己解决问题,实现游戏需要。

  最后,幼儿围着自己造出的城堡,去邀请其他组的小朋友来参观。凯凯骄傲地介绍:“蔡老师!你看,我们的城堡造好了!这是我们齐心协力的成果!”

  在“造房子”的系列游戏中可以看出,幼儿能围绕着游戏目标不断前行。从一开始的茫然到提出合作游戏、制订计划书,再到小组建构铁塔以及复杂的城堡。幼儿真的很棒!他们在游戏过程中自主结成学习共同体,每一个孩子都在为着心目中的“城堡”努力尝试、不断调整,最后享受工作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喜悦。幼儿在游戏中展现出了学习的主动性、完成任务的坚持性,表现出了专注、反思、创造的能力!

  教师则静心观察幼儿游戏的行为,发现孩子的真实需要,并给予适当的支持与鼓励。在游戏结束后引导幼儿梳理、归纳、总结经验。在这样自然、自由,带着泥土芬芳的玩泥活动中,幼儿充分调动自己的学习能力,每一个孩子都是创想家,都是发明家,都是艺术家。

  (本案例由无锡市滨湖区雪浪中心幼儿园何雅君提供)

相关阅读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