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风采

热爱与坚守 韬奋出版奖获得者王志刚的出版人生:出版工作是良心活

时间:2023-04-16


王志刚(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常务副书记、人教数字出版有限公司董事长)

  感谢韬奋出版奖评委会给予我这个荣誉,更要感谢组织多年的培养,感谢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以及家人的无私支持。出版工作是良心活,尤其是教育出版,使命是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内容和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坚持正确出版观,坚守内容质量,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师生的需要作为工作目标,植根教育、服务教育。

  王志刚

  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并担任《人口研究》期刊编辑,1995年调入人民教育出版社,曾参与人口教育、中学地理、聋校社会等教材编写,历任编辑、办公室主任、社长助理、副社长、党委常务副书记,从事编辑出版工作30余年。2012年牵头组建人教数字出版公司,2017年创建人教数字教育研究院、创办《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杂志,提出“让教学更生动,让学习更有效,让成长更全面”的教育数字出版理念。曾入选2013年度全国新闻出版领军人物、2014年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获评2019-2020年度数字出版“影响力人物”,主持研发的人教数字教材荣获2021年“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人教社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2021年度出版融合发展旗舰单位。


  我迈入出版领域有些偶然。我本科学的是工科,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工作,后到中国人民大学就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在《人口研究》杂志担任编辑,开始与出版结缘。人教社是教育出版“国家队”、主力军,也是中小学教材编研出版专业队,从大学来到人教社,尽管我有一定的学科学术背景,但这与编写教材并不是一回事。我刚参与中小学教科书编写时,当时人教社地理编辑室的老专家陈尔寿先生,拿着我写的稿子语重心长地说,写得很好,内容科学性和文字都没问题,但是不能用。因为中小学教科书不是论文或专著,编写时不仅要按照教学大纲完整地呈现教学内容,不能随意添加个人观点,还要符合中小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用他们能接受的语言表达,精心选配插图,编排丰富的栏目、活动、习题等,另外还有篇幅限制。这件事让我真正认识到教科书编写的专业性,也切身体会到教育出版的责任感。

  1998年,国家新闻出版署联系上海财经大学组织出版系统干部参加MBA学习培养,我荣幸成为出版MBA第一期学员,并担任班长,脱产两年不仅系统学习了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会计学、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专业课,也促使我从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层面思考中国的出版和未来发展,为此后从事出版经营管理、开拓数字出版打下坚实基础。2011年,人教社提出数字化战略,我开始分管数字出版,兼任新成立的数字出版部主任,主持起草了人教社第一个数字出版发展规划。2012年,在社务会领导下,我牵头组建了人教数字出版公司并兼任董事长。10余年来,人教数字公司已从建立之初的20多人发展成为超过200人的现代出版企业,初步建立了完整的资源体系、产品体系、技术体系、市场体系、服务体系和科研体系,平台服务、移动学习、解决方案三大系列产品应用服务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用户数超过7000万,销售收入从成立之初的300万元到2018年超过2亿元,利润超过2500万元,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数字出版示范企业称号,成为出版业服务基础教育信息化最有影响力的企业。

  为了探索教育出版新业态,推动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我领导组织了第二代、第三代人教数字教材的研发,此项工作从2013年起连续列入教育部每年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数字教材这一概念也首次出现在国家政府文件中。2017年,我牵头创建成立了人教数字教育研究院并兼任院长,积极开展中小学数字教材、数字出版等相关研究工作,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部委级项目和课题,完成了多个教育和数字出版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同年创办《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杂志并兼任主编,定位于推动引领数字化教学、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创办5年期发行量纸刊突破5万册、电子刊4万册,成为教育信息化领域发行量最大、最受中小学老师欢迎的杂志。由我最初策划的“全国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已连续召开7届,2019年参会规模达1500人,2022年线上参会人数突破10万,成为基础教育信息化领域品牌活动,也是信息化时代出版服务教育发展的成功案例。

  教育出版的根本职责是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内容和服务,因此教育出版未来的发展,必须适应教育教学变革,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教育现代化要求。一是必须走融合发展之路,不仅要积极拥抱技术,推进与内容和产品融合,更要加大创新力度,在业务、管理、用户、服务等方面深度融合。二是在定位上应从“内容提供商”向“内容+服务”转型,过去教育出版服务教育的产品主要是教科书和各种教学资源图书,但随着教育数字化的推进,如果教育出版仍停留在内容尤其是纸质内容供给上,就不能很好地适应、支撑和服务数字化教与学要求。三是坚持精品化、体系化和数据化。在信息时代,各类内容资源泛滥、参差不齐、良莠难辨,教育出版必须发挥传统优质内容资源建设优势,打造适应数字化教学、纸数联动、线下线上相配合的立体化、体系化精品教材和优质内容产品与服务。数据化也是教育出版必须重视的方向,数字教育发展将会沉淀海量数据,要打造适应数字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优质内容和服务,须运用掌握海量数据,摸清师生需求,研发更加有效、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从而不断提高竞争力,提升服务教育发展的水平能力。

 

  寄语年轻编辑

  从事出版工作,特别是教育出版必须有使命感,时刻想着肩上的责任,时刻想着亿万师生的需求。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教育和出版影响的不断加深,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推进教育数字化”的要求,未来的教育出版要加快推进深度融合发展,要从“内容提供商”向“内容+服务”转型。青年编辑要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在不断提升自身编辑业务和学术水平的同时,还要提高新时代意识形态把关能力,强化数字素养,在服务教育数字化进程中充当先锋队和主力军。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相关阅读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