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第5节第3课时:“牛顿第三定律”。
【教学目标】
1.理解牛顿第三定律,会运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求解有关实际问题。
2.通过由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到牛顿第三定律的得出,使学生体验知识源于生活,实验体现知识,领悟做好实验是学好物理的重要方法。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通过运用牛顿第三定律成功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困惑与问题,获得学习的愉悦感和成就感,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难点】
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教具准备】
两把同型号的弹簧秤、一辆玩具汽车、一块三合板、两块海绵、一对指南针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回顾复习初中所学内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现场感受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感受:用右手拍打左手,左手有什么感觉,右手又有什么感觉?
(2)交流评价:两只手都感到疼痛感,这说明,右手拍打左手时,右手对左手有力的作用,同时左手对右手也有力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发生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间这一对力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
◆合作探究──新课学习
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认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列举物体间力的作用实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比如放在水平桌面的书本,对桌面施加压力,桌面同时对书本施加支持力;磁铁吸引铁块的同时,铁块也吸引磁铁。如果我们把甲物体对乙物体的力称为作用力,则乙物体对甲物体的作用力称之为甲对乙的力的反作用力,反之亦然。
2.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间的关系
(1)演示1:将两块相同大小与形状的海绵相互挤压,两块海绵都发生了形变。
结论:弹力作用是相互的,A对B的弹力与B对A的弹力似乎是相等的,弹力是同时产生、变化、消失的。由弹力的方向可知,这一对弹力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演示2:一个指南针绕另一个指南针转动,总是异名磁极相对。
结论:磁力作用是相互的,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存在相互作用,A对B的磁力与B对A的磁力方向共线。
(3)演示3:三合板下放一些圆柱体,玩具小车放在三合板上向前运动,与之接触的三合板向后运动
结论: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对B的摩擦力与B对A的摩擦力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
(4)小结:大量的观察与实验表明,两个物体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相互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相互依存,同时存在(同时性)。
(5)问题讨论:在生活中你还能举出哪些物体间存在相互作用的例子呢?
如用脚踢足球、用橡皮擦纸上的字、划船、杯子落到地上、人走路、举重等(生活中所有涉及到力的现象都是相互的)。
3.交流评价:
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4.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
(1)实验探究
a.甲乙两名同学手指相钩,甲不动,乙用力,感受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两弹簧秤相钩,甲用力,测出不同的拉力及对应的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c.两弹簧秤相钩,乙用力,测出不同的拉力及对应的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得出结论:
两同学手指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2)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辆汽车间相互牵拉式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图中的蓝色、红色图像分别是汽车拉对方的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从图像可看出作用力多大,反作用力多大。即:两辆汽车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5.交流评价:
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共线。
6.对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再研究
(1)问题讨论
问题1:发射升空时火箭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怎样?
问题2:放在桌子上的书本所受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怎样?
问题3:皮带运输机将货物从底端运送到顶端,货物所受的摩擦力的反作用力怎样?
问题4:上述三个问题中所说的力消失,它的反作用力还在吗?
(2)评价小结: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一性质的力,它们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二、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
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若用公式表示,是:。其中的F表示一个力,
表示力F的反作用力,等号表示两者大小相等,“-”号表示两者方向相反。
2.运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a.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教材第38页“物理与生活”中的例子。
b.观看视频,思考问题:轮船、汽车、直升飞机等如何获得动力的?
三、作用力、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1.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而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而一对平衡力不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而一对平衡力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其中的一个力的产生、消失、变化与另一个力无关。
(2)问题讨论:
问题1:静止吊灯共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这些力的反作用力怎样?重力与灯对电线的拉力有什么关系?
问题2: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这是因为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吗?
问题3:马拉车而车没有被拉动,这是因为马拉力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这种说法对吗?马拉车,车前进,为什么马不后退呢?
◆案例研究──巩固所学
1.案例研究
例1 教材第39页“例题2”。
2.归纳小结:(见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1.复习所学内容并完成教材第40页“思考与练习”4。
2.撰写小论文《牛顿与牛顿定律》。
【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