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主题二
3-2-1 森林门厅
设计理念: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在森林中自然生长,主动成长。
完整构想:
从整体上来看,整个门厅以自然森林为主题,大厅铺设复合木地板,墙壁为木质结构,营造置身于森林之中的感受,且相比较来说,复合木地板不易受损,可支持门厅较大的人流量。
图1 自然森林主题幼儿园门厅总设计图
入口朝南,采用通透性较好的落地玻璃门,可保证整个大厅内的良好采光。玻璃门上绘有涂鸦的儿童形象,给每天早上刚入园的幼儿带来亲切感。
图2 落地玻璃门
入口旁设置多种通向主教学楼的路径——高矮不同的短木桩,由轮胎组合而成的道路和普通道路。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路径,既充满趣味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路径指向攀爬通道,幼儿可以通过攀爬到达二楼和三楼的活动室。攀爬架内部由绳结组成的网状结构(筒状竖直绳网)组成,绳结外包有海绵层,以保证幼儿的安全。外部是通透的,教师和家长可以密切关注里面的活动情况,分享幼儿攀爬的有趣过程。攀爬架为两层楼的高度,从一楼通向三楼,在二楼和三楼分别设置一个平台出口,幼儿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攀爬到一定的高度,旨在为年龄阶段和身体发展水平不同的幼儿提供适宜的挑战性。
通向活动室的门设置成拱形的蘑菇状,色彩鲜艳,给幼儿以置身于童话森林的感觉。同时,蘑菇门的门框上,稍矮处有错落排列的洞,每个幼儿可以拥有一个自己的彩色小球,在入园时将小球放入小洞中。小球既表示幼儿参与到了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又是对门框的装饰,促进提升幼儿的归属感。
蘑菇拱门前设置有接待台,以服务幼儿家长、老师及参观者。接待台前设置木桩椅和木圆桌,可供休息,休息处前有一个两级台高的小舞台。将家长休息处设置在小舞台的下方,一方面,家长可以在休息时看到幼儿的表演,另一方面,家长此时不是站着的而是坐在下面,是高度低于幼儿的观众,可增强幼儿的积极性,提升其在园内的归属感。蘑菇拱门左侧的墙面上展示幼儿的家庭合影,合影相框是圆角的,而不采用直角的相框,增加儿童感和安全性。同时,家庭的合影更会使幼儿产生参与和亲切的体验,也是家园共育的表现。
大厅右侧的墙壁为活动展示墙,展示墙中间的树干部分主要为家长们提供一些卫生保健常识、育儿经验、幼儿阅读材料推荐以及幼儿园通知等。树干周围的五个圆框留出足够的空间,主要展示幼儿园近期所进行的主题活动,交由各年龄班教师引导幼儿设计。这面墙的内容随着活动进行会不定期更换。将这一活动展示墙放在门厅中,家长可以在每天接送孩子时了解到幼儿园正在进行的活动,扩大家长获取信息的渠道。
图3 活动展示墙
蘑菇拱门的左边墙壁是一面自然资源体验墙(根据季节特点进行装饰),墙的四周是当地各种树木的树叶、树根、树皮、树片及种子,幼儿可以在直观的观察和触摸比较中认识不同的树木。同时也想说明,每个孩子就是一颗独特的种子,一片独特的叶子,会长成一棵独特的树,这也是自然森林主题的幼儿园的理念。墙体中间是一块叶子形状的空白区域。在自然资源墙对面设有工作台,台上提供颜料、绘画工具和自然资源材料,如树叶树皮,或根据季节和当地资源、种植园内的资源,提供棉花、稻草等,供幼儿或者往来的家长等进行创作,并在资源墙中间展示。
为了使幼儿能够获得和自然界的动植物接触的机会,园内会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动植物。饲养的动物除了常见的兔子、山羊或者仓鼠等,我们还在自然资源墙旁设置了昆虫、蛇、乌龟等的饲养箱,墙上挂有蛇骨、昆虫等的标本,还有蛇皮罐,而且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在这里投放和蛇或某一昆虫相关的图画书等。幼儿在园内可以通过观察实物或图片,了解动物的生理及身体特点、生活习性等,从孩子年龄较小时起就给幼儿接触不同动物的机会,让他们了解这些动物,避免形成恐惧的心理。
图4 饲养箱
大厅靠墙设置资源收集箱,家庭可为幼儿园提供可用资源,相应的幼儿园会设置再利用资源室,将家庭、社区、学校收集到的资源分类存储起来。这些材料可以用到环境创设和各种形式的活动中。在资源收集箱旁边还设置爱心衣物回收箱,为幼儿提供捐赠物品给他人的机会,帮助幼儿意识到自己是可以帮助他人的,体验给予与分享的快乐。
图5 资源收集室
门厅是一个面向多主体的公共区域,包括幼儿、家庭、教师及参观者。自然森林主题的门厅开放地面,支持不同的人在其中活动。对于幼儿来说,这个门厅是一个可以真实地参与创设,可以互动,可以产生探索和运动的乐趣,获得成功体验的区域。我们在细节处关注提升幼儿的归属感和亲切感,将学习的机会蕴藏在空间中,等待幼儿去探索和发现。对于家庭来说,这是一个可以与孩子分享乐趣,增进对孩子在园活动了解的门厅,我们给予家长参与、支持幼儿园活动的机会,拉近家园之间的距离。对于教师、参观者来说,这是一个动静结合的区域,门厅在提供大量信息的同时,也提供了休息的地方。温暖每一个来访者,给每个人温馨愉快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