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早晨7点,高中教材网培的最后一天。我照例坐在办公室,打开电脑确认培训的实时数据,等待几十万教师涌进培训平台。今年是我社开展高中新教材网络培训的第三年。和新教材的应用同步,教材网培也实现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全覆盖。报名人数总计80.6万。
这是什么概念呢?假设我们在一个能容纳200人的教室给这些老师开展为期1天的线下培训,那么这场培训活动要持续整整11年。
网络让传播异常高效,这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但除了高效它还带给了我们什么呢?今年网培期间,我在直播互动区看到了一些老师的留言,印象颇深:“我以前没想到赵老师这么年轻,关键还这么帅。”这是在生物学的培训,赵占良老师的讲座上。平实的言语中,对教材培训专家的敬仰溢于字里行间。
当然,我们看到更多还是老师们关于培训本身的感慨:“这种培训真好,以前是选代表去现场,现在每个教师都能亲聆教诲,太受益了。”“感谢人教社给我这个一线的、普通教师一次这么有意义的学习机会,期望每年都有这样的培训,期望学习路上有巨人的指引。”以往,对于绝大多数一线教师来说,教材编者只是教材内页上的一个名字。但是现在,我们能看到他们坐在面前,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传递着教材的魅力、散发着教材人的魅力,亲切而生动。
一场网络培训把教材的深意传达给了每位老师,也把我们服务教育事业的赤诚传达给了每位老师。同时,我们也收到了这些一线的、普通的老师们的回馈。
前两年的培训中,常常接到这样的客服电话:“我想不起密码了”、“密码又是字母又是符号的太麻烦了”。于是今年,我们增加了用短信验证码登录培训平台的设置,虽然这意味着每场培训都会有更高的运营成本,但这的确使老师们在进入培训的第一个环节有了更好的体验。
前两年的培训中,总有不少老师每天兢兢业业学习、扫码签到,却不知道要提前在平台上报名,最后拿不到证书,着实着急。所以今年我们通过优化签到功能,从操作流程上确保每一位老师在签到前务必登录平台并且报名成功,确保每一位老师的积极参与和辛苦学习有所回报。
是这些老师们的回馈,帮助我们把技术细节做得越来越好。
在内容方面,我们也一直在聆听、吸取老师们的需求与关注,高中网培第二年,编辑室邀请教研员和优秀的一线教师制作了呼声极高的说课、评课内容。到了今年,培训内容中又增加了备受关注的关于高考的解读。
是这些老师们的回馈,帮助我们把培训质量做得越来越高。
三年的高中网培,我们保持着超过96.5%的满意度,“网络培训”在“最喜欢的培训形式”中的占比更是从47.8%攀升到了84.2%。一场网络培训把编教材的人,和用教材的人紧紧连结在了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培根铸魂,启智增慧”。
“建设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核心教材传授什么内容,倡导什么价值,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新中国教材从人教社走来,在70余年建设、发展的道路上,人教人为中国教材事业奠定了根基、浇筑了血肉。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在继往开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教材治理现代化的道路上,人教人当继续以开放的姿态、以不渝的初心、以坚定的志向,笃行不怠,不负时代、不负使命。
演讲者: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字公司 刘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