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人教风采

学回信精神 助改革发展

——人教社组织老干部和青年代表召开专题座谈会

时间:2025-07-29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人教社老同志重要回信精神,凝聚“银发力量”和“青春动能”,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5周年暨人教社建社75周年之际,人教社党群工作部、社团委和老干部党总支于7月23日组织召开“学回信精神 助改革发展”专题座谈会。党委常务副书记郑旺全出席会议并讲话,离退休干部代表、党群工作部及青年代表等20余人参加会议。

 

  郑旺全认为,本次座谈会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再学习、再深化,也是对我社75年初心使命的再传承、再出发,对传承人教精神、助力教育出版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对老同志彰显的“银发担当”表达了敬意和感谢,希望青年同志们牢记嘱托、不辱使命,心怀“国之大者”,扛起政治责任,培养优良作风,不断提高专业本领和综合素养。同时,他表示,社党委将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老干部和青年工作,让新老人教人携手赋能,共同书写为教育出版事业奋斗的新篇章。

 

  小学德育编辑室刘彤、日语编辑室孙越、质量管理部李云峰、教材事业部龙飞飏等4位青年代表,向老同志们汇报了5年来在教材编写、研究、质量管理、培训发行等工作中对高质量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并郑重承诺必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赓续人教社“敬业、严谨、团结、创新”的社训精神,立足本职岗位,把工作落在实处。

 

  4位离退休干部代表深情回顾了老一辈人教人艰辛探索和团结奋斗的故事,分享了多年从事教育出版工作的经验和感悟,并对青年提出希望。原总编辑韦志榕结合参与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的亲身经历,强调新时代教材人需具备三重关键素养:一是要“跳出教育看教育”,提升站位,深刻把握国家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二是要“跳出学科看学科”,理解课程改革综合性、实践性方向,努力成为行业骨干,提升学术影响力;三是要秉持社训,保持开放心态,虚心学习同行优秀经验,精诚团结协作。原党委常务副书记王志刚深刻分析了数智化时代出版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指出出版业的未来在于青年,新时代的青年要主动适应时代发展,深耕专业领域、拓宽专业广度,努力成为专业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编研出版高质量教材,要同时关注多个维度,如科学性、教学适用性以及传导怎样的价值观。原总编室主任邢克斌分享了自己在教材编辑、编辑业务管理、出版发行、教材培训等多个岗位上的工作经历,生动讲述了提高政治站位和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对于教材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希望青年作为未来人教社的中坚力量,始终践行教材出版人的初心使命。原教学资源编辑室主任陈晨结合自己在教辅编写与推广、图书选题策划等工作中的探索创新,激励青年铭记“科研立社”的优良传统,深入研究、广泛积累,永葆创新锐气,勇于突破常规,以更高标准打造“老师好教、学生乐学”的教学资源,持续巩固人教社的学术地位。

 

  随后,与会人员就教材工作如何应对新的挑战以及青年普遍关心的职业发展问题进行了热烈交流。

  会后,老同志们参观了“默耕自然 大音希声——刘默耕科学教育改革珍贵档案展”。

 

  老同志们一致表示,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人教社老同志的重要回信精神与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 全体同志的重要回信精神贯通起来,始终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青年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从老干部身上汲取奋进力量,持续加强学习,锤炼过硬本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为教育出版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相关阅读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