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光明日报:“最美中国”系列图画书 献给儿童的最美中国故事

时间:2024-03-19

  什么是“最美的中国”?

  不同人有不同的答案。“最美中国”系列图画书策划人王林的答案是——“用最美的图画书,呈现最美的中国”。

  十年前,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保冬妮与王林一拍即合,用一套图画书坚定了他们的选择。秉持“慢出版,出精品”的初心,截至目前,“最美中国”系列图画书”已出版了12册图画书。其中,《小青花》融合青花瓷元素,孩子们跟随可爱的小瓷猫,开启景德镇之旅;《小鱼的春天》以北京女孩小鱼的视角,展现江南乡村的清明习俗与诗意生活;《老石塘》记录了时代变迁下质朴敦厚的乡土精神,《大鱼》反映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玛依拉的鹰》《小邮递员》《冬季牧歌》《老人湖》《草原深处的家》则展现了各族群众的丰富生活等。

  近日,第12册图画书《草原深处的家》在京首发,同时召开了“最美中国”系列图书出版十年座谈会。丛书作者保冬妮动情地说:“我最想做的事情,是把中国故事讲给全世界的孩子。”

  那么,这套“最美中国系列图画书”有什么魅力?

  十年慢工磨细活

  翻开《草原深处的家》图画书,精美的绘图将读者拉入内蒙古大草原,身临其境般体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情画意,与“星垂平野阔”的旷达不羁;在整本书不到900字的言语中,“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情节一幕幕铺展开来。图话相融,温情细腻,内蒙的风土人情便跃然纸上。“最美中国”系列图画书“整体感觉很细腻、温暖,从文到插画都很美,无论图画还是文字都很优美。”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表示。

  为了激发创作热情和灵感,更真实地描绘各地风貌人情,作家保冬妮坚持“写作一定要到第一线”,去“观察《小鱼的春天》里油菜花的盛景,临摹《小青花》里的建筑结构,去吴城拍摄《舞鹤》中即将迁徙的鹤类”,即便自出经费,也要“先采风、后创作”。“我是一个记者出身的作家。30多年的记者生涯让我知道故事在民间,用脚去丈量远方的山与海,才能写出故事的深度和广度。”保冬妮说。

  当然,丛书的成功也离不开作家与画家、主创团队与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团队的精诚合作。历经多年创作实践,保冬妮认识到,“作家与画家合奏的图画书,必须是画家与作家心灵合一的作品”。在后期的编辑工作中,图书编辑与每册书的作家、画家多次研讨,反复推敲、打磨,才得以如国家图书馆少儿馆原馆长王志庚所言:“每一本都有它的特色,在艺术性和文学性都是上乘之作。”

  细节深处涌真情

  研讨中,专家们一致肯定了丛书中流露的真情实感。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细心发现,在《草原深处的家》封面上,都贵玛怀中的孩子,在画家细腻的笔下,眼神里满怀期待又略添几分怀疑,人物形象塑造非常生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主持人李潘也表示,这套丛书至少有“三美”,即“情感之美”“山川之美”“童趣之美”。“全文没有提到一个‘爱’字,却细腻地将‘爱’百分之百地呈现了出来。”

  《草原深处的家》在色彩上采用的“稍有复古的暖色调”,也细腻地展现了主人公的情感。绘者曹艳红把“额吉”都贵玛的衣服画成橙色,是因为“暖色会给人亲切的感觉”,而小读者的眼神则会跟着“红衣小女孩”,一起走进大草原。在运用冷暖配比的技法时,曹艳红表示:“书里除了雪景必须用到的冷色以外,其他所有的冷色都是孩子忧郁的心情。”

  蕴含时代精神的童趣

  “最美中国系列图画书”立足儿童视角,取材微观,无论图文编排还是节奏把握都十分考究,让孩子轻松走进故事中,领略中国风景、风俗、文化之美。“《草原深处的家》在人物设定上非常符合儿童阅读,它是在写实基础上的主题创作。”中国美协漫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王立军有感而发。

  “任何一个时代,都不缺乏感天动地的人间故事,我们创作的《最美中国》更多的是用当下中国儿童作为主人公,讲述新时代、新视角、新画面中的中国儿童正在经历的故事。”保冬妮说。

  “最美中国”系列图画书在为中国儿童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上,也尝试为世界儿童讲好中国故事,力求为“美丽中国建设”添砖加瓦。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原主席、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原社长兼总编辑海飞认为其是“很好的‘讲好中国故事’的作品”。

  来源:光明日报 / 记者:柴如瑾

相关阅读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