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图书

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

  • 书名: 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
  • 编著:  王鉴主编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年10月1日
  • 丛书:
  • 开本:16
  • ISBN:9787107284526


天猫旗舰店

目录

第一章课程与课程史

第一节课程的概念

第二节 中国课程简史

第三节西方课程简史

第二章课程理论流派

第一节 自然主义课程理论

第二节功利主义课程理论

第三节赫尔巴特主义课程理论

第四节经验主义课程理论

第五节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第六节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第三章课程基本原理

第一节课程目标的确定

第二节课程内容的选择

第三节课程实施的过程

第四节课程评价的方法

第五节对课程原理的总体评价

第四章课程实践与课程改革

第一节课程实践

第二节课程改革的主要依据

第三节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教学与教学论及其历史演进

第一节教学概念

第二节教学历史

第三节教学论历史

第六章教学理论流派

第一节夸美纽斯的教学理论

第二节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

第三节杜威的教学理论

第四节凯洛夫的教学理论

第五节赞科夫的教学理论

第六节 巴班斯基的教学理论

第七节布鲁纳的教学理论

第八节布卢姆的教学理论

第九节罗杰斯的教学理论

第七章教学基本原理

第一节教学要素论

第二节教学活动论

第三节教学认识论

第四节教学生活论

第五节教学实践论

第六节教学艺术论

第七节教学建构论

第八节教学交往论

第八章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

第一节教学实践

第二节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内容介绍

《高等院校教育学专业教材: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讲述了长期以来,“课程论”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的下位学科,各自有其发展的历史,并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学科体系。我国研究生教育阶段,“课程论”与“教学论”是作为两门核心的专业课程分别开设的。到了20世纪末,随着学科综合化的发展,融合“课程论”与“教学论”的“课程与教学论”学科逐渐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的学科调整中,“教学论”与“课程论”被合并而成新的专业“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方面因此而出现了综合趋势。“课程与教学论”课程随之出现,相应的教材编写也一改传统分科体系而形成综合体系。如何将以前两门课程的内容整合成较为成熟的一门课程的内容,并编写研究生教学使用的教材,就成了当前较为紧迫的一项工作。

作者简介

王鉴,1968年出生,甘肃通渭人。教育学博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西北民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论、教育人类学等。学术专著有《民族教育学》、《实践教学论》、《课堂研究概论》、《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等,主编有《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课程论热点问题研究》、《中国民族教育政策体系研究》等。先后在《教育研究》、《民族研究》、《心理学报》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论文多次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教育报》等转载。主持完成国家“九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我国双语教学模式研究”;主持完成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国家青年基金项目“民族教育优先发展政策研究”;主持完成“十一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专业支持研究”;主持完成200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我国民族教育政策体系研究”;主持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北多民族地区课程与教学问题研究”;主持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模式研究”等。研究成果先后获得1996年度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1996年国家教委“全国师范院校基础教育改革实验项目优秀成果”奖;甘肃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甘肃省“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曾先后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甘肃省十大杰出青年、甘肃省五四青年等荣誉称号。

精彩书摘

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在教师把课程计划作为自己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时,课程才开始得到实施。他们反对将教学定位于达到课程目标的手段而等同于课程实施,并顺势把教学归人课程研究的子系统;赞同不把教学视为课程领域的一部分而是在课程领域里探讨教学问题。

以上三种观点反映出不同的课程与教学观。课程实施就是教学的观点,的确能够解决课程与教学分离的困境,有助于教育过程的展开。但是,课程实施不可能与教学画等号,彼此都有不可以包容的范畴,有着来自不同方向的规定。厘清了课程实施与教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更能看出课程实施与教学关系的本质,因此既可以丰富和发展教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又可以扩大各自研究的视野。

三、课程实施与教师

课程实施是受众多因素影响的,但是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教师对课程变革的态度、动机以及教师本身的素质、适应和提高是影响课程实施非常关键的因素。正如富兰所评论的那样:“教育变革依赖于教师做和想些什么——就这么简单,也是这么复杂。”雅克·德洛尔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序言中提出:“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课程改革更是如此。然而,教师对课程改革会表现出抵制和自愿改变两种倾向。有学者指出,只有当教师的个人投入被视为变革动力及其必要目标时,教育变革才最有成效。既然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那么具体来说,教师自身究竟有哪些因素在影响着课程实施呢?国内外学者专家对此问题做过许多深入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图书插画

 

相关图书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