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著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图书

中国近代教育行政史

  • 书名: 中国近代教育行政史
  • 编著:熊贤君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年12月
  • 丛书:
  • 开本:16
  • ISBN:9787107245572


天猫旗舰店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中国传统的教育行政

第一节 古代中央教育行政

一、汉魏时期中央的教育行政

二、隋唐以后中央的教育行政

第二节 古代地方省级教育行政

一、宋代以前的地方教育行政

二、宋代提举学事司之设

三、明清学政的设置

第三节 古代地方府州县教育行政

一、设乡州之长掌教化

二、“设三老以掌教化”

三、府州县教授、教谕诸官之设

第二章 近代新型教育行政的草创

第一节 学部的诞生

一、新型学校的发荣滋长

二、新型官学机构——学部的诞生

三、学部的机构和官制

四、经费筹措与部员待遇

五、教育行政职能的践履

第二节 清末省级教育行政

一、省学务处没立

二、省学务处内部机构与职能

三、提学使与学务公所职官素质要求

四、新型省级教育行政的履职行动

第三节 府州县教育行政

一、劝学所的设置

二、劝学所的职责权限

三、劝学所职员任职资格与选聘

第四节 辅助与中介机构:教育会

一、各省教育会、总会的成立

二、府州县教育会的设立

三、各省教育总会联合会的组织

四、中央教育会的成立与活动

第三章 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的教育行政

第一节 教育部的成立

一、废学部成立教育部

二、教育部的机构设置

三、教育部的行政职官

四、教育部的主要兴革

五、北京政府教育行政的纷乱

六、首任教育总长的建树

第二节 省教育厅和教育司的设置

一、摇摆不定的省级教育行政机构

二、省级教育行政职官及其职能

三、省级视学制度

四、省教育行政的兴革

第三节 县级教育行政机构

一、从劝学所到教育局的变迁

二、县视学制度的完善

第四节 空前活跃的教育会

一、全国性教育会及其活动

二、省级教育会的蓬勃发展

三、县级教育会的持续发展

第五节 教育独立思潮

一、教育独立思潮的兴起

二、教育当交与教育家办理

三、教育行政独立

四、教育经费独立的呼声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至抗战爆发时期的教育行政

第一节 中央教育行政改革

一、大学院制的实施与废止

二、废止大学院后的教育部

三、教育督导制度的恢复

四、大学院和教育部的兴废举措

第二节 大学区与省级教育行政

一、大学区制的发轫

二、教育厅的恢复

三、省教育行政的开拓

第三节 县教育行政机构的辗转

一、大学院制下的县教育局

二、恢复教育厅后的县级教育行政机构

三、县级教育人事行政

四、县市督学的继续设置

第四节 教育社团组织及其活动

一、全国性教育社团组织

二、省级教育社团组织

三、县市教育社团组织

第五章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I的教育行政

第一节 教育部西迁重庆

一、教育形势的严重变化

二、教育部组织机构调整

第二节 战时省级教育行政几45

一、江苏省教育行政的调整

二、四川省教育厅的扩张

三、湖北省教育行政的探索

四、重庆市教育行政的鼎盛

五、湖南省教育行政的拓展

六、广西省教育督导的精致化

第三节 裁局改科与教育局复归

一、县市教育行政机构的更易

二、县市教育人事编 制与职权

三、县市教育视导

第四节 教育咨询与辅助团体

一、抗战教育研究会和全国战时教育协会

二、战时儿童保育会

三、生活教育社

四、国民教育研究会

第六章 革命根据地的教育行政

第一节 苏区的教育行政

一、中央的教育行政

二、地方的教育行政

第二节 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教育行豉

一、中央的教育行政

二、地方的教育行政

附录 日伪政权教育行政的演变

第一节 伪满洲国的教育行政

一、伪满洲国中央教育行政

二、伪满州国地方教育行政

第二节 伪华北政权的教育行政

一、从“教育部”剑“教育总署”

二、伪华北政务委员会的地方省市教育行政

一、伪华北政务委员会的地方道县教育行政

第三节 汪伪国民政府的教育行政

一、汪伪国民政府的中央教育行政

二、汀伪国民政府的地方省市教育行政

三、汪伪国民政府的地方县级教育行政

四、汀伪罔民政府的教育辅助机构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介绍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保全了完整的教育行政系统制度的国家之一,到了近代,传统的教育行政管理制度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威逼下,步入艰难的改革转型的近代化历程,形成了系统的近代教育行政管理制度。《中国近代教育专题史论丛:中国近代教育行政史》以中国近代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立、演变、革新为审视运思对象,追溯了近代教育行政机构设置前的历史遗产,论述了中国人民在教育行政领域为救亡图存而积极寻觅振兴中华之路的过程。通过对近代中央、省市和县级教育行政机构的内部组织结构、人事行政、行政职责权限、履职考评、教育行政首脑任内的政绩、改革思路、对教育持续发展的影响,以及教育行政改革经验教洲的总结,通过深入挖掘中国近代教育行政的档案资料,特别是省市和县级稀有的地方教育史志资料、教育行政官员日记等,再现和还原了中国近代教育行政的历史面貌。《中国近代教育专题史论丛:中国近代教育行政史》史料翔实,论证有据,对于教育史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当前我国教育行政改革和教育管理效率的提高也大有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熊贤君,1957年生,湖北麻城人。1978年春考入华中师范大学,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历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任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和学前教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第四、第五届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个人专著有《中国教育管理史》、《雕龙刻凤盼成器——皇子教育》、《中国女子教育史》、《深圳教育史》、《近现代中国科教兴园启思录》、《俞庆棠教育思想研究》、《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二人合著有《中国教育发展史》、《晏阳初教育思想研究》,主编有《湖北教育史》(上下卷),二人联合主编有《香港教育史》(内地简体字和香港繁体字版)、《从湖北看中国教育近代化》等。多部著作获省部级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等杂志上发表教育学术论文百余篇。

精彩书摘

《中国近代教育专题史论丛:中国近代教育行政史》:

《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由学部右侍郎严修草拟。严修1894年任贵州学政,任内改贵州学古书院为经世书院。戊戌变法失败后,寓居天津,聘日本人教日语。1904年偕张伯苓赴日本考察学务。他所提出的五项教育宗旨,可视为学部成立的宣言书,也告示世人学部发展教育的目标和指归。宗旨学习和借鉴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颁定的《教育敕语》和《教育要旨》,继承了传统“经世致用”的思想。该教育宗旨中提出的“尚公”、“尚武”、“尚实”诸项,既有鲜明针对性,也很有现实意义。“尚公”针对着当时的中国,外有列强雄视,内则民心涣散、一盘散沙之弊,通过立“尚公”之旨,希冀通过各科教育阐明公德之旨意,及精诚团结之要则,以期人人视人若己,爱国如家。立“尚武”之旨,试图通过学生幼年在学习闻忠勇爱国之训,长大入社会养成坚忍耐劳之风。所以要求学校于各科教学中蕴含军国民主义思想,期其耳濡目染,积渐成习,一旦外强侵犯,必可执干戈以卫社稷。“尚实”强调教育要密切联系实际,“凡中小学堂所用之教科书,宜取浅近之理与切实可行之事,以训谕生徒,修身、国文、算术等科,皆举其易知易从者,勖之以实行,课之以实用;其他格致、画图、手工,皆当视为重要科目,以期发达实科学派,教员于讲授之际,凡有事实之可指者,必示以实物标本,使学生知闻并进,且时导学生于近地游行,以为实地研究之助”,一改宋儒高谈性命、崇尚虚无的学风。教育宗旨中的“尚公”、“尚武”、“尚实”诸项注入国家主义、军国民主义,对空疏无用的传统教育而言,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认为“尚公”、“尚武”、“尚实”为“中国民质之所最缺,而亟宜针砭以图振起者”,唯此“方足以图存之具”,是颇有见地的。

教育宗旨中颇有异议、分歧颇大的是前两条“忠君”和“尊孔”。“忠君”强调“我国夙称礼义之邦,忠爱根于性生,感发尤易为力。欲谋普及教育,宜取开国以来列祖列宗缔造之艰难,创垂之宏远,以及近年之事变,圣主之忧劳,外患之所由乘,内政之所当亟,捐除忌讳,择要编辑,列入教科;务使全国学生每饭不忘忠义,仰先烈而思天地高厚之恩,睹时局而深风雨飘摇之惧,则一切犯名干义之邪说皆无自而萌”。“尊孔”要求“无论大小学堂,宜以经学为必修之科目,作赞扬孑L子之歌,以化末俗浇漓之习;春秋释菜及孔子诞日,必在学堂致祭作乐以表欢欣鼓舞之忱。其经义之贯彻中外,洞达天人,经注经说之足资羽翼者,必条分缕析,编为教科,颁之学堂以为圭臬。但学生各有程度,则学课自有浅深,高等以上之学堂,自可力造精微;中学堂以下则取其浅近平实,切于日用,而尤以身体力行不尚空谈为要旨;务使学生于成童以前,即已熏陶于正学,涉世以后,不致渐渍于奇邪;国教愈崇,斯民心愈固”。在那个时代,君主是国家的象征,孔子是中国文化的象征。自从西方各种思潮学说流播华夏以来,国家的凝聚力日益丧失,顾小我而忘大我;学者每误信西人主进化而斥保守,以致事事欲舍其旧而力图其新,不知进化乃扩其所未知未能,而补其所未完未备,绝非轻视乃至抛弃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同时,这两点也是对汉代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继承和发展。国难当头,统一思想,弘扬主流文化,不仅有利于巩固万世一统,更有益于君民一体抵抗外患,排遣内忧。“彼山野椎鲁之民,其于国家之休戚,或懵然而不知,或漠然不以为意者,此非民之无良也,无以喻之则不晓,无以激之则不动,无以训迪之则知识不进,而忠义之气虽发而不能中节,是则司教育者之责也。”不能不说是有一定道理的。此外,对日益高涨的民族情绪,乃至众多学生关注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志欲投身于改造社会发奋图强运动,也是一种积极引导。但毋庸置喙的是,<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带有鲜明的以皇权抑压民权,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抵御西方文化倾向。

图书插画

 

相关图书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