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著 当前位置:首页 > 图书

克鲁普斯卡雅教育文选(下卷)/外国教育名著丛书

  • 书名: 克鲁普斯卡雅教育文选(下卷)
  • 编著:克鲁普斯卡雅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6年3月
  • 丛书:外国教育名著丛书
  • 开本:32开
  • ISBN:9787107174599


天猫旗舰店

目录

十月革命后作品(1926~1939)

我们正面临文化革命(在全俄扫盲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

论电影

工人大学

在全俄学前教育第三次代表会议上的演说

谈七年制学校的历史和文学教学(1926年3月24日在教育人民委员部国家学术委员会科学教育部会议讨论会的报告和发言)

论学校的社会公益活动

论一级学校的教科书和儿童读物(在全俄教科书和儿童读物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

国家学术委员会制定的一级学校教学大纲

谈流氓行为问题

苏维埃和学校公益工作

工厂的七年制中学

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十二届第三次会议上的演说

谈儿童读物问题

论普及教育

少先队运动和学校(在学校少先队工作人员现场参观会议上的报告)

列宁论教育和国民教师

我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

国民教育的十年

庆祝教育人民委员部成立十周年的演说

在儿童学首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

少先队的纪律

论培养劳动力问题

在边区国民教育局长会议上的发言

论综合技术教育

《论综合技术教育》报告提纲(1929年5月在国家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提纲)

教育机关的阶级斗争(迎接党的国民教育会议)

论中学(全苏党的国民教育会议提纲)

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学校(在教育人民委员部部务会议与第一届全苏少先队会议的代表们的联席会议上的演说)

培养新生活的建设者(在全苏少先队代表会议上的演说)

教育咨询

论培养教师(在高等学校校长会议教育分会上的报告)

国民教育制度的社会主义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教师协会会议上的发言)

当前技术条件下的综合技术教育(在全苏党的国民教育第二次会议上的演说)

少年儿童的共产主义教育(在保卫儿童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国民经济的改造和综合技术教育(在综合技术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报告和闭幕词)

内容介绍

《克鲁普斯卡雅教育文选(下卷)》是苏联著名革命家和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列宁的夫人和战友。她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9年设立了克鲁普斯卡雅奖金和荣誉证书,以奖励发展中国家在普及教育方面作出特殊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克鲁普斯卡雅教育文选(下卷)》从俄文版六卷本《克鲁普斯卡雅教育文选》选译而成,主要包括自传性作品和教育论文、报告、演说词等,内容涉及教育史、比较教育和国民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校外教育、成人教育)、综合技术教育、劳动教育和职业指导等各个方面。书前刊有著名教育史专家吴式颖教授的论文《克鲁普斯卡雅及其教育思想简论》。该文全面论述了克鲁普斯卡雅的生平、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为人们学习和研究这位教育家提供了重要线索。《克鲁普斯卡雅教育文选(下卷)》为研究苏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教训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我们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提供了有益借鉴。《克鲁普斯卡雅教育文选(下卷)》是其中的下卷。

作者简介

克鲁普斯卡娅(1869年2月26日~1939年2月27日)全名叫娜杰日达·康斯坦丁诺夫娜·克鲁普斯卡娅(Надежда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на Крупуская),苏联杰出的教育家,无产阶级政治活动家,革命导师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的夫人和亲密战友。她一生致力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科学,并担任苏维埃教育领导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苏联国母”以及“苏联第一夫人”1939年2月27日因病辞世,享年70岁。克鲁普斯卡娅光辉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她的教育活动是与她的革命活动、政治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她忠实地执行了革命导师列宁关于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并创造性地进行了工作:用马克思主义教育观论证了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目的,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运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来改造当时的旧学校,变读书学校为劳动学校,这在十月革命胜利初期是十分必要的,在反对旧学校闭门读书、呆读死记的陋习上是一个了不起的历史进步。另外,她系统阐述了集体主义教育思想,对综合技术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对学前教育、少先队教育、校外教育等重大问题都有论及,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克鲁普斯卡娅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所做出的不朽贡献永载历史史册。

精彩书摘

我们正面临文化革命

(在全俄扫盲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

全俄第一次扫盲协会代表大会召开的时候,正值列宁逝世两周年的日子,所以我们最好还是来重温一下列宁对我国文化发展中一些问题的看法。

1923年1月17日,即列宁逝世前一年,他口授了一篇题为《论我国革命》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驳斥了那些认为俄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的人。他写道:

“你们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就需要文明。好极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在我国创造这种文明的前提,如驱逐地主,驱逐俄国资本家,然后开始走向社会主义呢?”

他在这篇文章的另一处又重复了这一思想:

“既然建设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虽然谁也说不出这个一定的“文化水平”究竟怎样……),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追上别国的人民呢?”

他在同一时期写的题为《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一文中说:“我国的文明程度也还够不上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虽然我们已经具有做到这一点的政治前提。”

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全体人民群众在文化方面经历整个发展阶段”。列宁在《论合作制》一文中写道:“……但这终究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代,如果不经过这一历史时代,不做到人人识字……没有充分教会居民利用书报,没有这一切物质基础,没有一定的保障,如防备歉收、饥荒等等的保障,——没有以上这些条件,我们就达不到自己的目的。”

图书插画

 

相关图书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