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家 当前位置:首页 > 图书

潘菽全集 第十卷

  • 书名: 潘菽全集 第十卷
  • 编著:  中国心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编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7-07
  • 丛书:潘菽全集
  • 开本:32开
  • ISBN:9787107204111


天猫旗舰店

目录

本卷说明

物质不生不灭说

学问得之易者虽深而味浅,得之艰苦者虽浅而味深说

笔记

致《宜兴评论》诸同志

论自然现象

《美学概论》的批评

批评陈望道君给我的答复

对潘梓年和陈百年先生论判断二成分说的意见

无意义的有意义

生存、生活和艺术——告青年艺术者

再说“青年的出路问题”

愚公移山的故事

唐伯虎画的鸭

拥护“差不多”

林语堂先生救国——随感之一

“乐以忘忧”

艺术扯谈

悼四弟美年

论造成文学上的大众时代

略论书画同源问题

转注申戴

美育管见——纪念蔡孑民先生

简册杂记

大兄梓年五十初度

从环中到象外

赵家楼回忆记

纪念奈端的历史意义

书斋考古——我们祖先究竟怎样高大?

一个党外人的话

青年人和衰老的人

职业和读书

读《厚黑学》

我们要怎样的气节

人是有鬼的动物

追念中的五四时代

美学的改造

说六书非造字法而是识字法

说篇卷——多斯室杂札之一

我所受的五四运动影响

外行人谈汉字改革

悼梁希同志

纪念五四四十周年的感想

悼念涂长望同志

八十书怀(外四首)

希望与建议

立志吟

十靠吟

在俞平伯从事学术活动65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

怀乡吟

回顾六十余年的心理学历程

谈五四运动

一个革命的乐观主义者——忆长兄梓年同志入狱的四年及其前后情况

九十吟

难忘的重庆岁月

附录一 潘菽著述年表

附录二 潘菽心理学思想研究论文及怀念文章

内容介绍

本卷收录了除一至九卷主题之外的潘菽一生中在其他方面的杂著文稿,共54篇。这些文章形式多样,包括论文、书评、诗等,内容广泛,涉及美学、美育、考古、文字学、逻辑学等,反映了潘菽是一个兴趣广泛、学识渊博的人。为了帮助读者了解、研究潘菽的学术思想,本卷还包括两个附录,一个是潘菽著述年表,另一个是潘菽心理学思想研究论文及怀念文章。

作者简介

潘菽(1897—1988)中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1926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曾任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精彩书摘

物质不生不灭说

佛告舍利子以照见五蕴皆空之谛,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此以眼界意识界言之也。世界众生,即有生灭,以我观之,皆非生灭。不留一生灭之相于我心,故里碍恐怖,一切消灭,颠倒梦想,一切远离,而眼界意识界皆清净矣。近代化学家言物质不生不灭,此以物质言之也。物虽有生灭,而其质无生无灭。就物论物,不涉乎人之身意,旨与佛氏异,而其效可助证佛氏之说。而吾儒言致知在格物,直包二家而扼其要矣,曷以言乎物质不生不灭耶?日有所灭,乃有所生,即无所生,亦无所灭。生灭二者,不能独行,恒相附以循环不息,未见此有所生,而彼无所灭者也,亦未见彼有所灭,而此无所生者也。析木而焚之,所余者惟灰烬耳。灰烬之量,不逮夫所薪之木也,是物有所灭也。然物灭而质未灭。构成木之质者,以炭为主。方其燃烧之际,木中之炭,与养化合而成炭养,其余不能养化之物,则留而为灰。集灰与炭养合衡之,其量且超于所薪之木。焚木非灭木质也,析炭气与灰为二而已。掇实而播之,俄而芽矣,俄而叶矣,又无何而枝干扶疏矣。曾几何时,而合抱干霄矣,是物有所生也。然物之生而非质之生。构成木之主要者,为空中之炭养气与溶解于水中之矿物质。木以叶与根干之有机作用,而吸取之,化分之,无裨于其生者,排泄之。合抱干霄之木,其所有之质,皆前者空气与泥土中所有之质也。植木非生木质也,并炭气与矿质于一处,化合之而已矣。人群进化,新理日彰。近数年来,更有所谓电子学说出焉。其说日,凡原质能自行分解而成电子,电子亦能相合而为原质。原质中一原子,不知电子几千万颗相合而成,所包含电子数有多少,故其为性有异,而重量有差。一原子中所包含之电子,以分解之故,而因有多寡之异,故此原质能变为彼原质,贵金属能变为贱金属,如镁之与氩氖,铜之与锂是也。原质八十余种,皆为同性异数之电子相合而成。故宇宙之大,实成于一物,电子是也。电子者,往来太空,不可思议,不得复谓之物质矣。物质既能自行解散而为电子,是物质有灭也。电子亦能相合而成物质,是物质有生也。余谓是说也,使物质不生不灭之说益信。庸耳俗目,惟滞乎物以言物,故见为有生有灭。化学家统乎质以言物,故见为不生不灭。既统乎质以言物矣,则又何必滞乎质以言生灭乎?若滞乎质之相,而以为有生灭,与滞乎物之相而以为有生灭者,其相去也几何?物质既皆为电所构造,则此盈彼绌,于电之数无所增损也。太阳之光,烛照大地。幽崖深谷,重闼洞房,阻隔光明,乃生黑暗,不得谓阳光之量,因以减少也。

图书插画

 

相关图书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