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本卷说明
日记
1949年9月7日至9月23日
1957年1月1日至5月20日
书信
致马文驹(5封)
致王启康、陈沛霖(1封)
致车文博(3封)
致朱永新(2封)
致刘兆吉(10封)
致刘绍禹(1封)
致许家成(6封)
致李长河(1封)
致李汉松(1封)
致李国榕(1封)
致李家治(1封)
致杨鑫辉(24封)
致邹大炎(5封)
致张人骏(1封)
致张粹然(3封)
致陈大柔(2封)
致陈沛霖(3封)
致林之达(2封)
致罗利建(6封)
致周冠生(19封)
致赵璧如(1封)
致胡礼遇(3封)
致洪宝林(7封)
致徐联仓、赵莉如(1封)
致高汉生(3封)
致唐自杰(120封)
致黄乃松、张再远(17封)
致梅仲孙(1封)
致龚浩然(7封)
致符仁方(6封)
致燕国材(3封)
致学校学生、单位、学术组织及会议(9封)
附录
书信内容索引
潘菽全集(第9卷)》收录的是潘菽的部分日记和书信。日记是两个时段的:1949年9月 7日至9月23日,记录潘菽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和赴苏联参加巴甫洛夫百年诞辰纪念活动的情况;1957年1月1日至5月20日,记录潘菽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工作、学习、生活的情况。书信主要写于20世纪70~80年代,内容主要是与心理学工作有关的,具体涉及心理学的学术问题、著作撰写、教学工作、科研问题及学会工作。
潘菽(1897—1988)中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1926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曾任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日记
1949年9月7日至9月23日
9月7日 星期三
本日动身赴北平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夜间12时40分在下关车站上车,同行者有梁叔老、陶孟和先生、涂长望、侯德榜、姚克方、陈鹤琴等共11人。
同日下午接到丁瓒电报说:周副主席嘱即去平转苏参加巴甫洛夫百周祭,但我毫无准备,只得到了北平再说。
9月8日 星期四
是日在车上,夜间过济南。
9月9日 星期五
12时左右到天津,下午2时20分到北平,住北京饭店436号。到北京饭店后即晤丁瓒,和他谈赴苏问题,当时即决定赴苏,请他代为接洽。
晚上赴海平处,即留宿。
9月10日 星期六
晨在海平处与叶丁易一谈,即到府学胡同北大教授宿舍访许楚生和袁翰青,都不在家,看到他们的太太。
返北京饭店向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报到处报到,取得纪念章一枚为243号。
下午4时晤许楚生兄,海平、翰青、长望亦先后来,共同、商量因赴苏不能出席新政协会议所引起的问题。
晚赴海平处吃蟹二只。北平蟹比江南蟹美观。但此时当未长足,壳薄而少脂黄。
11时许到六国饭店看大哥,门岗坚不允人内。
9月11日 星期日
上午10时赴箭厂胡同2号张雪岩兄处参加九三学社同人会议。公推薛愚兄补我不能出席新政协所留的缺。
午饭后晤谭惕吾。访大哥,谈一个多小时。我提到许多熟人因这次的解放都失了业,他认为很少有办法。他问到我的“人理学”写出来了没有。我说还很要研究。
日记
1949年9月7日至9月23日
9月7日 星期三
本日动身赴北平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夜间12时40分在下关车站上车,同行者有梁叔老、陶孟和先生、涂长望、侯德榜、姚克方、陈鹤琴等共11人。
同日下午接到丁瓒电报说:周副主席嘱即去平转苏参加巴甫洛夫百周祭,但我毫无准备,只得到了北平再说。
9月8日 星期四
是日在车上,夜间过济南。
9月9日 星期五
12时左右到天津,下午2时20分到北平,住北京饭店436号。到北京饭店后即晤丁瓒,和他谈赴苏问题,当时即决定赴苏,请他代为接洽。
晚上赴海平处,即留宿。
9月10日 星期六
晨在海平处与叶丁易一谈,即到府学胡同北大教授宿舍访许楚生和袁翰青,都不在家,看到他们的太太。
返北京饭店向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报到处报到,取得纪念章一枚为243号。
下午4时晤许楚生兄,海平、翰青、长望亦先后来,共同、商量因赴苏不能出席新政协会议所引起的问题。
晚赴海平处吃蟹二只。北平蟹比江南蟹美观。但此时当未长足,壳薄而少脂黄。
11时许到六国饭店看大哥,门岗坚不允人内。
9月11日 星期日
上午10时赴箭厂胡同2号张雪岩兄处参加九三学社同人会议。公推薛愚兄补我不能出席新政协所留的缺。
午饭后晤谭惕吾。访大哥,谈一个多小时。我提到许多熟人因这次的解放都失了业,他认为很少有办法。他问到我的“人理学”写出来了没有。我说还很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