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 当前位置:首页 > 图书

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研究

  • 书名: 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研究
  • 编著:沈敏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年8月
  • 丛书:
  • 开本:16开
  • ISBN:9787107309489


天猫旗舰店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西方小学科学教育的兴起

第一节 西方诸国小学科学教育的起源

一、德国

二、法国

三、英国

四、美国

第二节 西方科学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

一、17世纪

二、18世纪

三、19世纪上半叶

四、19世纪下半叶

五、20世纪初

第三节 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的起源

一、明末清初

二、鸦片战争时期

三、洋务运动时期

四、维新运动时期

五、教会学校中的科学教育

第四节 中西方近代小学科学教育的不同起因

一、西方小学科学教育的起因

二、中国小学科学教育的起因

三、中西方小学科学教育的起因比较

第二章 中国近代影响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思潮

第一节 清末影响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思潮

一、“中体西用”思潮

二、“实利主义”思潮

第二节 “五四” 时期影响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思潮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二、“科学与玄学”论战

三、实用主义思潮和科学教育思潮

四、思潮推进小学科学教育价值的探讨

第三节 国民政府时期影响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思潮

一、民生主义倡导下的生产教育思潮

二、乡村教育思潮和科学大众化运动

三、各种思潮加深对小学科学教育的认识

第三章 中国近代小学科学课程的演变

第一节 《癸卯学制》与近代小学科学课程的确立

一、《癸卯学制》(1904年)正式确立了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体系

二、《癸卯学制》和小学科学课程设置

三、《癸卯学制》中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四、《癸卯学制》对小学科学课程的影响

五、《壬子癸丑学制》及其小学科学课程

六、受日本影响的近代小学科学课程

第二节 《壬戌学制》和《小学自然课程纲要》的推出

一、《壬戌学制》以前的教育宗旨及目标

二、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影响力最大的《壬戌学制》出台

三、《壬戌学制》推出首部《小学自然课程纲要》

第三节 1932年学制和《小学自然课程标准》的诞生

一、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宗旨及目标

二、《小学自然课程标准》的诞生及其特点

第四节 中国近代小学科学课程的演变

一、近代小学科学课程设置的演变

二、近代小学科学课程目标的演变

三、近代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框架的演变

第四章 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科书的演变

第一节 清末国外小学科学教科书的引进

一、翻译的教科书

二、编译的教科书

第二节 清末民初自编教科书的流行

一、《蒙学科学全书》

二、《最新教科书》

三、《共和国教科书新理科》

四、自编教科书的先锋——商务印书馆

五、清末民初小学科学教科书的特点

六、清末民初小学科学教科书的探索

第三节 “五四” 新文化运动后的小学科学教科书

一、《新学制自然科教科书》

二、《新小学教科书自然课本》

三、在实验基础上编写的教科书——《新法自然研究》

四、20世纪20年代小学科学教科书的总体特点

第四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小学科学教科书

一、教材内容以儿童想知道的“问题”为中心

二、教科书的课文体例体现儿童探究科学问题的过程

三、小学科学校本教材的流行

四、小学自然副课本的推出

五、对小学科学教科书的研究

第五章 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学法的演变

第一节 清末民初西方教学法的传入

一、国外理科教学法的引进

二、观察实验法在中国的传播

三、五段教授法在中国的传播

四、自学辅导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清末民初小学科学教学的状况

六、清末民初小学科学的师资问题

第二节 “儿童中心” 民主教学法在中国的传播

一、设计教学法在中国的传播

二、道尔顿制在中国的传播

三、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的特点

四、“自然研究”教学模式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节 近代小学科学教学法的演进

一、自然教学法的演进

二、科学研究室的建立

三、科学实验仪器的自制

四、自然教学法的革新

五、科学教育之不足

第四节 近代小学科学教学法演变原因分析

一、国外教学法的影响

二、科学本质决定了科学课程一定是新式教学法的主要载体

第六章 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的几个案例

第一节 东南大学附属小学的自然课程改革试验

一、制定自然教学目标

二、开展自然教学改革

三、自然教学试验的特点

第二节 江苏一师附小“儿童自然界之需要” 的调查研究

第三节 小学科学是否要用教科书的争论

第四节 民国十年科学教育之检讨——中西科学教育交流

一、杜威对科学教育的重视

二、孟禄对中国科学教育的观察

三、推土对中国科学教育的考察

第五节 陶行知的儿童科学教育探索

一、重视科学教育——造就民族未来

二、探讨科学教育——提升教育观念

三、改造科学教育——活的乡村教育

四、普及儿童科学教育

第七章 国际近代小学科学教育比较

第一节 国际近代小学科学教育考察

一、德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

二、法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

三、英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

四、美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

五、苏联小学科学教育

六、日本近代小学科学教育

第二节 国际近代小学科学教育的特点

一、自然研究的学习风气

二、儿童中心与课程整合

三、课程内容注重实际、面向社会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快速本土化

一、中国近代小学科学课程的快速本土化

二、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科书编写的本土化

三、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的其他特征

第二节 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快速本土化的原因

一、国家情势

二、中西文化交汇

三、教育改革

附录

附1

附2

附3

附4

附5

附6

附7

内容介绍

本书首次从思潮、课程、教材、教法、典型案例等诸方面系统考察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的发生、发展,揭示了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从无到有,并快速发展和逐步本土化的过程。本书收集、分析了我国近代各时期发布的小学课程标准;收集、研究了几乎被封存几十年的中国近代百余套小学科学教材,以翔实的史料再现了近代中国小学科学教科书从翻译引进到改编再到自编的历程;考察了近代不同时期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法的演变;还详细介绍了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些精彩案例,以此生动反映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快速发展和逐步本土化的特色

作者简介

 

精彩书摘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摆在统治者面前的是如何巩固自己的统治,摆脱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辛亥革命后,表面上数千年的帝王专制被推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家,列强也因中华民族日见觉醒而抛弃了瓜分计划,而实际上中国是一年不如一年。其一,帝国主义以不平等条约为护身符,掠夺中国的种种资源,投资中国内地,洋货充斥国内市场,中国成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其二,军阀统治作威作福,加之军阀混战,民众受扰,国内经济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其三,多数民众受内外压迫与剥削,生计破产。当时“小企业家渐趋破产,小手工业者渐致失业,沦为流氓,流为兵匪,农民无力以营本业,至以其土地廉价售人”。(引自《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9年。)

在这种局面下,人们对教育进行了反思。随着对西方教育学习的不断深入,虽然新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也基本定型,然而新教育也开始暴露出新的问题。当时对新教育最集中的批评是“食洋不化”,认为新教育与中国当时农村的现实抵触冲突,比旧式教育更为昂贵,增加了普及教育的困难;乡村教育观念更新十分困难,“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都是当时乡村教育的实际,陶行知痛心:“新学办了三十年,依然换汤不换药,卖尽力气,不过是把‘老八股’变成‘洋八股’了,‘老八股,与民众生活无关,‘洋八股,依然与民众生活无关。”在这种社会的教育背景下,探索中国自己的“新教育之路”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一、民生主义倡导下的生产教育思潮

面对百姓贫穷、国力衰弱的局面,南京国民政府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纲领,民生成为政治的首任,也成为教育的中心。生产教育思想就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

图书插画

 

相关图书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