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 当前位置:首页 > 图书

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

  • 书名: 比较教育丛书 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
  • 编著:顾明远等著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丛书:比较教育丛书
  • 开本:
  • ISBN:9787107128394


天猫旗舰店

目录

第一编
第一章 教育现代化与比较教育的制度化
第一节 工业革命与教育现代化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第三节 教育发展与教育学科发展史
第四节 比较教育的制度化与国际化
第二章 比较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第一节 比较教育研究的学者与机构
第二节 比较教育研究的对象
第三节 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
第四节 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
第五节 比较教育研究的媒介
第六节 比较教育的知识
第三章 比较法与逻辑分析法
第一节 比较法的历史发展与理论依据
第二节 比较法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 比较法与类比推理
第四节 比较法的应用条件与局限性
第五节 归纳与演绎
第六节 证实与证伪
第四章 国际教育交流认识论
第一节 国际教育交流模型
第二节 参照系统概述
第三节 民族中心主义
第四节 科学主义
第五节 相对主义
第六节 国际主义
第五章 当代比较教育家方法论观点选评
第一节 诺亚和埃克斯坦的实证主义比较教育学
第二节 金的文化相对主义比较教育学
第三节 霍姆斯的实用主义比较教育学
第四节 施瑞尔的系统功能主义比较教育学
第六章 比较教育研究常用方法
第一节 移植法
第二节 教育系统分类学
第三节 比较教育统计
第四节 因素分析法
第五节 比较历史法
第六节 比较内容分析法
第七节 语义分析法
第八节 相关研究法
第九节 系统分析法

第二编
第七章 发展学与发展教育学
第一节 发展问题与发展研究
第二节 有关发展研究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全球性现代化进程的阶段性与迟发展效应
第四节 发展研究与发展教育学
第八章 发展理论综论
第一节 发展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现代化理论
第三节 依附论与世界体系论
第四节 人力资本理论
第九章 教育与国家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经济增长
第二节 教育与文化发展
第三节 教育与政治发展
第四节 教育与基本需要的满足
第五节 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第十章 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
第一节 现代化与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

第三编
第十一章 教育人口与教育发展
第一节 人口数量增长与教育需求
第二节 人口的结构变化与教育需求
第三节 教育人口与教育民主化
第四节 农村人口与教育普及
第五节 农村人口与扫盲
第十二章 教育结构与教育发展
第一节 影响教育结构的社会需求
第二节 教育与就业的矛盾——教育的结构性失调
第三节 新的教育结构的建立
第四节 非正规教育的发展
第五节 产学合作——高等教育的结构性变化
第十三章 课程改革与教育质量
第一节 科技革命与课程改革
第二节 课程改革运动的反思
第三节 教育质量问题剖析
第四节 提高教育质量的措施——8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
第十四章 教育资金经费筹措与分配
第一节 教育资金投入的状况
第二节 教育资金投入的几个指标
第三节 教育资金的筹措
第四节 教育资金的分配
第五节 教育投入的未来趋势
第十五章 师资培训和教育发展
第一节 教师的供求状况
第二节 教师的培养和提高
第三节 教师的社会地位与教育发展

第四编
第十六章 比较教育与教育国际化
第一节 一体化世界与教育
第二节 教育国际化诸要素
第三节 教育国际化与比较教育的课题
中文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介绍

《比较教育丛书·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从教育与国家发展的角度阐明比较教育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从动态上研究教育系统的各个要素,反映世界比较教育研究的新动向。 

作者简介

顾明远,1929年生于江苏省江阴市。毕业于苏联国立莫斯科师范学院。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系系主任、外国教育研究所所长、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教育学》(主编之一),《比较教育》(主编之一),《教育大辞典》(主编)、《中国教育大系》(主编)、《战后苏联教育研究》(主编),《世界教育发展的启示》等。
薛理银,1964年生于福建省福清市,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与英国萨塞克斯大学联合)分别获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教育学博士学位。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做过博士后研究。1996年获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资助。主要著作有:《当代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教育信息处理原理》和(《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 

精彩书摘

而这种模式主要是为升学而设计的,它远离农村孩子的生活,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需要重建农村学校,包括课程的设置、学期的安排、教学的组织形式,都要适合当地农村的实际。特别是要编写适合农村生活和生产的教材,使内容贴近农村孩子的生活,而且有助于他们发家致富。这里就遇到教育界津津乐道的一个“理论”问题。即初等教育是基础教育,不负担职业训练的任务;基础教育是素质教育,不能过早地职业化的问题。从理论上讲是这样,特别是在当代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更要强调基础知识的教育。基础知识不扎实,难以适应今后科技发展的变化。但是有一个现实问题,如果不给以农村孩子必要的生活和生产知识,他们对学习就会失去信心,家长也往往不愿意把孩子送进学校,最后连最起码的基础知识也得不到。从三十多年来发展中国家普及农村教育的经验来看,首要的任务是要千方百计地吸引农村孩子学习。同时基础知识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生活和生产知识中大量的也是基础知识。授予与农村生活和生产相联系的知识并非就是职业训练。在已经普及初等教育的地区,在普及初中教育的地方更需要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引进职业技术教育,使得大部分初中教育毕业生能够适应农村的发展。
  中国农村实行农科教统筹,为发展农村教育提供了外部条件,是值得推广的经验。所谓农科教统筹,就是把农村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推广和教育发展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为中心,依靠教育获得和推广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和农村经济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同时促进了农村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80年代后期中国在农村推广“燎原计划”,即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村各级各类学校智力、技术的相对优势,积极开展与当地建设密切结合的实用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教育,培养大批有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农村建设者;并配合农业和科技等部门,开展以推广当地适用技术为主的试验示范、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等。

图书插画

 

相关图书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