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 当前位置:首页 > 图书

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国际比较

  • 书名: 比较教育论丛 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国际比较
  • 编著:吴文侃主编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丛书:比较教育论丛
  • 开本:
  • ISBN:7107147749


天猫旗舰店

目录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公民素质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论基础
第一节 公民素质教育的概念
第二节 公民素质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第三节 公民素质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第二编 九国中小学的公民素质教育
第二章 中国中小学的公民素质教育
第一节 中国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第二节 中国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的现状与特点
第三节 中国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第四节 香港、澳门、台湾中小学的公民素质教育

第三章 日本中小学的公民素质教育
第一节 日本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第二节 日本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的现状与特点
第三节 日本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第四章 韩国中小学的公民素质教育
第一节 韩国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第二节 韩国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的现状与特点
第三节 韩国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第五章 新加坡中小学的公民素质教育
第一节 新加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第二节 新加坡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的现状与特点
第三节 新加坡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第六章 法国中小学的公民素质教育
第一节 法国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第二节 法国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的现状与特点
第三节 法国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第七章 德国中小学的公民素质教育
第一节 德国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第二节 德国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的现状与特点
第三节 德国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第八章 俄罗斯中小学的公民素质教育
第一节 俄罗斯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第二节 俄罗斯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的现状与特点
第三节 俄罗斯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第九章 英国中小学的公民素质教育
第一节 英国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第二节 英国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的现状与特点
第三节 英国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第十章 
第一节 美国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第二节 美国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的现状与特点
第三节 美国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第三编 结语
第十一章 美国中小学的公民素质教育
第一节 各国实施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的基本经验
第二节 发扬优良传统,借鉴国际经验,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
后记 
内容介绍

《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国际比较》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共三编十一章。第一编阐明了公民素质教育的概念、公民素质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论基础。第二编以九章的篇幅,从传统与变革、现状与特点、问题与对策三个方面,分别研究了中国、一日本、韩国、新加坡、法国、德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的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第三编对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进行了国际比较,总结了各国实施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的基本经验,对借鉴国际经验、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意见。 

作者简介

吴文侃,1926年生,福建德化市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曾兼任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从事教育工作四十余年,独立或合作出版专著、教材、译著共10部,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合作主编的《比较教育学》1991年获全国光明杯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其中由吴文侃撰写的七章,1994年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主编的《比较教学论》1998年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参编的《比较教育》1988年获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以上三书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93年获曾宪梓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同年,经国务院核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黄仁贤,1953年生,福建龙岩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教育史与比较教育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教育史的教学与研究。近年撰写的专著有:《中国教育管理史》,合著的有:《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中国师范教育通览》(历史卷)、《比较教学论》等九部,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精彩书摘

与此相呼应,美国教育家们也进行了有关公民教育的专题研究。由苏珊·道格拉斯·弗兰佐萨主编的《公民教育:它的范围和条件》一书,就是九位学者共同研究的成果。该书分三个部分论述了九个问题。第一部分,公民教育的目标与背景。论述四个问题:教育的公民目的、公民文化;不文明世界中的文明教育;教育与民主公民精神,一个新的公共哲学;为参与民主政治而进行公民教育。第二部分,多元社会的公民教育。论述三个问题:文化知识在教师进行公民教育中的运用;学校是否可以重建老的社会秩序;公民精神的培养。第三部分,全球的主题与现代公民精神。论述两个问题:现代世界公民教育的性质;公民生活与公民教育,对变化中的象征性制度的研究。
以上是欧美古今公民教育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一些情况。
中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以培养治国安邦的“士”为目标。孔子主张培养“仁、智、勇”兼备的“君子”和“仁、智、勇、艺、礼、乐”兼备的“成人”,皆以德为主。孟子发展这一思想,提出办学目的在于“明人伦”,做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儒家的这种办学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与欧洲黑暗的中世纪一样,毫无公民教育之意味。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主张实施五育并重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他主张的五育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在五育之中,蔡元培先生“以公民道德为中坚”。 

图书插画

 

相关图书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