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图书 当前位置:首页 > 图书

红色慢板/红色经典阅读丛书

  • 书名: 红色慢板
  • 编著:  王本华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年9月
  • 丛书:红色经典阅读丛书
  • 开本:16开
  • ISBN:9787107344671


天猫旗舰店

目录

愚公移山 1

“今”李大钊 3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李大钊 7

纪念白求恩 毛泽东 9

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 12

愚公移山 毛泽东 14

反对党八股 毛泽东 17

别了,司徒雷登 毛泽东 32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节选) 刘少奇 38

觉悟 周恩来 46

“团结”的旨趣 周恩来 48

革命的价值 恽代英 51

可怕的冷静 闻一多 55

“五四”断想 闻一多 58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60

论睁了眼看 鲁迅 63

“友邦惊诧”论 鲁迅 68

拿来主义 鲁迅 70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73

《娜拉》的答案 郭沫若 75

关于“教国” 茅盾 81

我若为王 聂绀弩 84

对光明的拥抱力 冯雪峰 87

做一个战士 巴金 94

论说谎政治 吴晗 96

为了忘却的记念 99

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文 孙中山 101

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102

一个深晚 陈云 107

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鲁迅 110

藤野先生 鲁迅 113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119

为了忘却的记念 鲁迅 125

写在菜油灯下 郭沫若 135

五月三十日的下午 茅盾 137

五月三十一日急雨中 叶圣陶 141

最后的一天 许广平 144

怀鲁迅 郁达夫 150

执政府大屠杀记 朱自清 152

五四之夜 老舍 160

内容介绍

翻开我国近百年来风云激荡的历史篇章,红色精神熠熠生辉,红色基因代代传承,指引着光明,凝聚着力量。百年前的中国,积弱积贫,岌岌可危,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民族先进分子,带领着广大人民开启了从昏睡中觉醒,在觉醒后抗争,继而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南湖游船奠定了红船精神,深山翠竹锻造了井冈山精神,雪山草地哺育了长征精神,宝塔窑洞孕育了延安精神,农村指挥所锤炼了西柏坡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在新时代的长征途中,如何将红色资源利用好,将红色传统发扬好,将红色基因传承好,将红色火种播进新一代青少年的心中,激发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让红色精神成为青少年的精神归宿、前进动力,这是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必然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之际,为引导广大青少年阅读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我们策划编选了这套红色经典阅读丛书。丛书包括6种10卷,分别是《红色旋律》、《红色咏叹》、《红色慢板》(上下卷)、《红色记忆》(上下卷)、《红色岁月》(上下卷)、《红色影像》(上下卷),涵盖歌曲、诗歌、散文、传记与回忆性文章、小说、剧本等多种文学艺术门类,总计200余万字。所选作品主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至改革开放初期的各类经典之作。各卷依据不同体裁各自的特点分章编排,并适当编入背景介绍、作者介绍、精要的注释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作品,领会作品的深刻前言1内涵,传承红色基因。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这些红色经典作品,再现了波澜曲折、雄奇宏阔的革命历史进程,既有对祖国命运、民族发展的深刻思考,也有对革命历程、英雄人物的深情回忆,还有对光明未来、美好生活的深切企盼。领袖气魄、革命家风采、先烈英魂,对祖国民族的大爱、坚如磐石的信念、砥砺奋进的精神、淬火成钢的意志、百折不挠的气概……作品中红色基因耀眼璀璨,在苦难与复兴中代代相传。它们也是现当代文学艺术史上的珍品,或博大深沉,或精巧隽永,或锋芒毕露,或曲折委婉,以其各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散发出长久的艺术魅力。各卷中不少篇目曾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有些至今仍为教学的典范,为千百万的中小学生所共读同咏,凝结着几代中国人共同的红色记忆,熔铸出几代中国人共有的精神脊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是今天激励我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希望这些凝结着我们民族红色记忆的经典作品,能够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系国家和民族命运,振奋精神,砥砺前行。

作者简介

 

精彩书摘

 

图书插画

 

相关图书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