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1课居仁由义
第2课逍遥自在
第3课西游东渡
第4课法术势合
第二单元发明创造
第5课素坯彩釉
第6课版上乾坤
第7课盘中算筹
第8课纹枰之道
第三单元文学艺术
第9课史家绝唱
第10课魏晋风度
第11课翰墨文心
第12课起居匠意
第四单元传统教育
第13课科举兴废
第14课五经六艺
第五单元风俗风情
第15课十二生肖
第16课品茗问道
《全国中小学生教育读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共22册(小学1~6年级12册,初中7~9年级6册,高中1~2年级4册),小学、初中四色印刷,高中双色印刷。该套图书由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近50位专家学者、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编写。该套图书将成为贯彻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典读本!该套图书可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这将是我国第一套也是唯一一套课程化、系统化、优选实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
《全国中小学生教育读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共22册(小学1~6年级12册,初中7~9年级6册,高中1~2年级4册),小学、初中四色印刷,高中双色印刷。该套图书由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近50位专家学者、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编写。该套图书将成为贯彻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典读本!该套图书可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这将是我国第一套也是唯一一套课程化、系统化、优选实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
需要注意的是,庄子还指出,正视死亡、将死亡视作并不可悲的事情并不等于主动放弃生命,而是要提倡一种真正顺应自然的过程和态度。当生命还在的时候,就应当按着人的本性去好好生活,并且*好能够“尽其天年”,因为只有这样,这个生命才算是得其所哉了。
庄子认为,真正了悟世界本相的人,会承认事物的变化,但采取的态度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地承认,在世界的本源大道面前,变化只不过是再正常不过的过程罢了。因此说,庄子哲学的目的其实是通过冷静的思考和高妙的智慧抚平这个世界的变化带给人的创伤,所以他强调生死等变化过程的自然而然。而当一个人对大道有了领悟之后,则无论外围的事物如何变化,自己总能处变不惊,并可以从容地应对。
心斋坐忘
庄子发现世界需要被超越,人生应当走向逍遥,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呢?为此,庄子提出了一系列的修养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坐忘和心斋。
所谓坐忘,是指“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也就是不着意自己的肢体,排斥自己的聪明,超脱形体的拘执,免于智巧的束缚,和大道融通为一。心斋的方法与此类似,也是要通过静坐,来放下过多的思维和心念,在静中体会到大道的流行,从而使自己悟道。这种方法,可以算是中国气功的源头,而它后来也广为儒家、佛教、道教所采用。
具体来讲,庄子的修养方法首先要排除一切杂念,保持安静默处,这是最基本的原则。但因人们的思想习惯由来已久,要它一下停止不动,很难办到。为达到这个目的,庄子提出“听息”。所谓“听息”,就是只用耳朵而不用意识去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只要自己觉得一呼一吸不落下,就可以了。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浅深,皆任其自然。如此持续,就可以慢慢地杂念全无,连呼吸也忘记了。
庄子认为,真正了悟世界本相的人,会承认事物的变化,但采取的态度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地承认,在世界的本源大道面前,变化只不过是再正常不过的过程罢了。因此说,庄子哲学的目的其实是通过冷静的思考和高妙的智慧抚平这个世界的变化带给人的创伤,所以他强调生死等变化过程的自然而然。而当一个人对大道有了领悟之后,则无论外围的事物如何变化,自己总能处变不惊,并可以从容地应对。
心斋坐忘
庄子发现世界需要被超越,人生应当走向逍遥,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呢?为此,庄子提出了一系列的修养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坐忘和心斋。
所谓坐忘,是指“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也就是不着意自己的肢体,排斥自己的聪明,超脱形体的拘执,免于智巧的束缚,和大道融通为一。心斋的方法与此类似,也是要通过静坐,来放下过多的思维和心念,在静中体会到大道的流行,从而使自己悟道。这种方法,可以算是中国气功的源头,而它后来也广为儒家、佛教、道教所采用。
具体来讲,庄子的修养方法首先要排除一切杂念,保持安静默处,这是最基本的原则。但因人们的思想习惯由来已久,要它一下停止不动,很难办到。为达到这个目的,庄子提出“听息”。所谓“听息”,就是只用耳朵而不用意识去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只要自己觉得一呼一吸不落下,就可以了。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浅深,皆任其自然。如此持续,就可以慢慢地杂念全无,连呼吸也忘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