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科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学前一年入学准备课程 教师用书(科学 艺术)上册

为即将进入小学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幼儿量身打造

  • 书名: 学前一年入学准备课程 教师用书(科学 艺术)上册
  • 编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学前教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组编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丛书:学前一年入学准备课程
  • 开本:16开
  • ISBN:9787107243158


天猫旗舰店

目录

导言/1
第一部分 数学
一、目标/2
二、教育内容和要求/2
三、上学期教育活动安排参考表/4
四、基本活动案例/6
分糖果/6
认识数字1~5/8
比较5以内数的多少/10
彩色的纸环/11
认识数字6和7/13
认识空间方位/15
比较7以内数的多少/17
认识粗细、厚薄/19
认识数字8和9/21
学习数量统计/23
学习测量/25
感知10以内的数量/27
学习按长短排序/28
认识数字10/30
编个树叶帽/32
10以内数的守恒/34
学习分类/35
认识10以内的序数/37
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39
学习10以内的相邻数/41
学习图形的分类和命名/43
认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45
感知20以内的数量/47
学习图形统计/48
探索5的分解组成/51
认识圆形、椭圆形/53
学习2,3,4的分解组成/55
学习按两个特征排列图形/56
学习5的分解组成/58
认识星期、日历/60
认识梯形/62
学习解答口述应用题/63
学习讲述加法应用题/64
学习讲述减法应用题/66
五、自选活动案例/67
分饼干/67
看数字听口令找玩具/68
找数字朋友/68
学习书写数字1/69
看数字举卡片/70
听口令排队/70
学习书写数字2/71
占地盘/72
我的小冰箱/72
我的树/73
学习书写数字3/74
看数字印点子/75
瓶子游戏/76
学习书写数字4/76
看数字开火车/77
学习书写数字5/77
我喜欢的吉祥物/78
学习书写数字6/79
一月天气统计/80
用脚量一量/81
小朋友爱锻炼/82
学习书写数字7/82
好吃的烧饼/83
抽乌龟/84
学习书写数字8/84
做画框/85
豆子排队/86
学习书写数字9和10/86
占圈/87
排在第几/87
举卡片/88
叫号接球/89
找朋友/89
好朋友手拉手/90
奇妙的袖套/90
拓印图形/90
好玩的七巧板/91
拼摆图形/92
红绿灯/92
抓一把/93
整理树叶/93
整理图书/94
出纽扣/95
踩图形/95
分水果/96
综合图形特征/97
撒雪花片/98
分叶子/98
填写日期/99
给梯形涂色/99
三角形拼图/100
看图讲应用题/101
自编加法应用题/102
自编减法应用题/102
学习解答减法应用题/103

第二部分科学
一、目标/106
二、教育内容和要求/106
三、上学期教育活动安排参考表/107
四、基本活动案例/108
玩具动起来/108
有用的纸/109
炊具和餐具/110
汽车开来了/111
长长的火车/112
学用温度计/114
奇妙的磁铁/115
各种各样的桥/116
搭纸桥/118
现代通信工具/118
好听的声音/120
有趣的虫虫/122
观察蚂蚁/123
鸡和鸭/124
生活在家里的动物/125
好吃的蔬菜/127
秋天水果多/128
美丽的菊花/129
拾落叶/131
秋天的树/132
种子藏在哪里/133
水中的动物/134
金色的秋天/135
衣服种类多/137
摩擦起电/138
会变的颜色/139
交通工具/140
各种各样的船/141
飞机飞上天/142
飞机的发明/143
动物怎样过冬/144
人们怎样过冬/145
冬天什么样/147
会变的水/148
五、自选活动案例/149
自己做玩具/149
神奇的纸杯/151
帮妈妈整理用品/152
路上的车/153
圆圆的车轮/153
小小气象员/154
磁铁的妙用/156
走走家乡的路/156
打电话/158
自制小乐器/159
鸡的一家/160
种蚕豆/162
比较两种菜/163
找秋天/164
剥玉米/165
观察棉花/166
秋天的种子/167
参观捕鱼劳动/168
饲养小鱼/169
我会变戏法/171
制作小飞机/171
冬天的田野和大棚/173
冬天的花/173
在玻璃窗上画画/174
美丽的雪花/175
玩雪/176
冻冰花/177

第三部分音乐
一、目标/180
二、教育内容和要求/180
三、上学期教育活动安排参考表/181
四、基本活动案例/183
歌唱大红花(一)/183
韵律活动小朋友散步(一)/185
韵律活动日常生活模仿动作/187
歌唱国旗红红的哩(一)/189
音乐游戏听音传物/191
舞蹈娃哈哈(一)/193
音乐欣赏爷爷为我打月饼/195
韵律活动鸟飞/196
歌唱我有小手(一)/198
韵律活动洗手帕/200
歌唱客人来了(一)/202
音乐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203
音乐游戏找小猫(一)/205
打击乐演奏大马告诉我(一)/207
打击乐演奏大马告诉我(二)/209
舞蹈问候舞(一)/210
韵律活动划船/212
歌唱小树叶(一)/213
歌唱秋天/216
韵律活动小手爬/217
音乐欣赏加油干(一)/219
韵律活动快乐的小熊(一)/220
韵律活动快乐的小熊(二)/222
歌唱拍手唱歌笑呵呵(一)/223
舞蹈摘果子(一)/225
韵律活动兔跳/227
音乐游戏听音找物/229
打击乐演奏小看戏(一)/230
音乐游戏石头剪刀布(一)/232
音乐欣赏红绸舞(一)/234
音乐欣赏红绸舞(二)/236
歌唱新年来了(一)/237
舞蹈恭喜恭喜(一)/239
歌唱雪花和雨滴(一)/241
联谊活动小小音乐会/242
五、自选活动案例/243
歌唱大红花(二)/243
韵律活动小朋友散步(二)/244
歌唱国旗红红的哩(二)/246
舞蹈娃哈哈(二)/247
歌唱我有小手(二)/249
歌唱客人来了(二)/250
音乐游戏找小猫(二)/251
舞蹈问候舞(二)/253
歌唱小树叶(二)/254
音乐游戏秋天/255
音乐欣赏加油干(二)/257
歌唱拍手唱歌笑呵呵(二)/258
舞蹈摘果子(二)/259
打击乐演奏小看戏(二)/260
音乐游戏石头剪刀布(二)/262
歌唱新年来了(二)/263
舞蹈恭喜恭喜(二)/264
歌唱雪花和雨滴(二)/265
六、附加活动案例/267
歌唱好娃娃/267
舞蹈开火车/268
歌唱国旗多美丽/269
歌唱老师爱我像妈妈/269
韵律活动我们大家做得好/270
韵律活动猴子爬树/271
音乐游戏喂小鸟/271
音乐欣赏建筑之歌/273
音乐欣赏喜洋洋/274
打击乐演奏欢乐舞/275

第四部分美术
一、目标/278
二、教育内容和要求/278
三、上学期教育活动安排参考表/279
四、基本活动案例/280
手工白米饭/280
绘画红萝卜绿青菜/281
手工玩泥/282
绘画可爱的小鸡/283
手工瓶花/284
绘画彩色手印/285
绘画花开了/286
手工鸭子/287
手工热带鱼/288
绘画汽车/289
绘画花布/290
绘画美丽的吹画/291
手工响铃/292
绘画有趣的泡泡画/294
手工小狗看家/295
绘画小手帕/296
手工妈妈的项链/297
绘画路边的树/298
手工老母鸡/299
欣赏葫芦艺术/300
手工小飞机/301
绘画升旗/302
手工绵羊/303
手工稻草人/304
手工吉祥鱼/305
绘画拖拉机/306
手工纸绳变变变/307
手工蔬果想象/308
绘画滑稽对对碰/309
绘画美丽的花边/310
绘画小花伞/311
手工会动的动物/312
绘画春节/314
手工贺卡/315
五、自选活动案例/316
手工印手/316
欣赏最后一个苹果/317
绘画一盘水果/318
绘画养鸡场/319
手工花瓶/321
欣赏奇妙的色彩/321
绘画快乐的粉刷匠/323
绘画泥巴版画/325
手工蝴蝶/326
绘画菊花/327
手工树叶变变变/328
绘画农贸市场/329
手工贝壳玩具/330
手工火车/331
手工拖鞋/332
手工小花/334
手工树叶造型/335
欣赏丰收的田野/336
手工蛤蜊玩具/337
绘画黑精灵变变变/338
手工信封玩偶/339
绘画收割/340
手工会变的钱包/341
手工小动物/342
手工风琴与簸箕/344
绘画我的家/345
手工会跑的动物/346
手工鸡毛花/347
手工滑稽人/348
绘画手套/349
绘画鞋底联想/350
手工纸杯玩具/351
欣赏连年有余/352
手工冰花/354
内容介绍

为了进一步落实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精神,我们针对近年来各地学前一年入学准备教育的实际需要,以及我国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特组织南京、北京、上海的幼儿教育专家以及优秀的幼儿园和学前班教师,共同编写了这套学前一年入学准备课程,包括教师用书、幼儿操作材料,以及配套使用的教学挂图、录音带等。教师用书上下学期各两个分册,共4本,分别是语言、社会、健康分册和科学(含科学和数学)、艺术(含音乐和美术)分册,涵盖了五个领域,七个部分。每个部分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要求、本学期教育活动安排参考表、基本活动案例、自选活动案例等。
基本活动是根据学前一年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需要编写的,建议各地学前班教师都能采用,以利于幼儿做好入学准备。自选活动则主要围绕基本活动的内容,从丰富幼儿的感知观察经验和提供更多的游戏与操作练习机会的角度来编写,以满足不同地区学前一年教育的需要。

作者简介

 

精彩书摘

导 言 

 

学前一年入学准备课程是专门为即将进入小学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幼儿量身打造的。教育者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当地的现实条件出发,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入学前的准备教育,使幼儿的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一、学前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学前班幼儿的年龄约在五六岁,在身体方面,他们的骨骼正处在迅速的钙化中,富有弹性,容易变形;肌肉柔嫩,容易疲劳;大肌肉的动作如走、跑、跳等比较成熟,手的小肌肉动作比较笨拙;关节的牢固性比较差,容易脱臼。他们的脑神经系统、心脏、呼吸道、声带、牙齿等处于发育过程中,功能多不完善,容易受到伤害。为此,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自然、清洁和安全的环境,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坐、站、走的姿势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安排适宜强度的体育活动和游戏,以促进幼儿身体的发育。 

在心理方面,学前班幼儿的感知能力不断增强,但感知经验还比较缺乏;观察能力有限,思维处于具体形象阶段,主要依靠感觉动作、头脑中的具体形象和已有的经验来进行学习和思维;语言能力迅速提高,能初步自如地运用口语表达自己的见闻、愿望和情感;在情绪情感和个性因素的发展方面,他们的情绪趋于稳定,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有了一定的自制能力,并显示出各不相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为此,教师要创造条件,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材料和具体情景,引导幼儿在其中主动地学习探索,按各自的水平和速度获得发展。同时还要创造条件,引导幼儿学习文明礼貌行为,遵守规则,与他人友好相处,互相合作,使他们在身心各方面得以和谐发展。 

总之,学前班幼儿的身心特点与成人有很大差别,也不同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育他们不能成人化,也不能像小学生一样,而要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给予适当的教育指导,同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为幼儿做出榜样。 

  二、学前班的主要任务和教育目标 

学前班的主要任务是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为九年义务教育打基础,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基础。 

依据《学前班保育和教育的基本要求》(试行稿)和《幼儿园工作规程》,学前班教育的主要目标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增强体质,发展基本动作。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及初步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发展认识能力中,重视发展语言,形成数概念。 

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文明礼貌行为和积极的人际交往态度。培养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养成诚实、守纪、友爱、助人等良好品质。 

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 

三、学前班教师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儿童观和教育观是学前教育理论中最为基本和核心的观念。儿童观是指人们对儿童的根本看法、态度;教育观是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学前班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做好教育工作,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一)正确的儿童观 

1. 儿童是正在发展中的人 儿童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特别需要成人的关怀和帮助,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2. 儿童身心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 教育不能拔苗助长,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承认个别差异,充分发挥每个儿童的潜能。 

3. 儿童是独立的人 儿童是独立的个体,应有主动活动、自由活动和充分活动的机会和权利。成人要尊重儿童的愿望和要求,尊重儿童的人格。 

(二)正确的教育观 

1. 教育促进儿童的发展 儿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需要合理的教育引导,以促进其朝着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 

2.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考虑怎样教,还要考虑儿童怎样学,使儿童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3. 确立整体教育思想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贯彻保教结合的原则,全面重视体、智、德、美的教育,并使之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促进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 

4. 热爱全体儿童 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儿童,承认儿童的个别差异,促进每一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展。 

四、学前班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组织 

本书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学前班保育教育的基本要求(试行稿)》以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结合国内学前班教育的研究成果和幼儿发展的特点,依据学前班教育的主要目标,将学前班教育内容确定为五个领域七个部分:健康、语言、科学(含数学和科学)、社会、艺术(含音乐和美术)。学前班教师应根据教育内容,从整体出发,恰当地采用集体的、小组的或个别的形式组织教育活动,合理地安排一周的教育活动和幼儿的一日生活。 

(一)学前班一周教育活动安排举例 

  

(二)学前班一周基本活动安排举例 

 

  

(三)学前班幼儿一日活动安排举例 

 

 

学前班幼儿一日活动环节及内容、幼儿常规及教师职责的基本要求如下。 

  

注: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调整学前班的一日活动时间。 


(四)学前班教师学年/学期主要工作提示
 

1. 学年/学期开始工作 

(1)建立班级幼儿手册,家访,安排幼儿座位及个人物品摆放位置。 

(2)初步布置班内环境。 

(3)制订班级教育计划。 

2. 日常工作 

(1)制订每周计划,合理安排一周工作。 

(2)选择确定教育内容。 

(3)准备教育活动材料。 

(4)结合阶段教育目标、内容,创设教育环境。 

(5)观察幼儿的发展情况,记录教育效果及写教育笔记。 

(6)安排、准备季节性活动或节日活动。 

3. 学年/学期末工作 

(1)填写幼儿发展情况表。 

(2)总结班级教育工作,检查目标、内容完成情况,明确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写出班级工作总结及个人工作总结。 

(3)安排放假或幼儿毕业工作。 

五、学前班的环境创设 

学前班的环境创设包括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 

教师要努力创设班级良好的精神环境,尊重和爱护幼儿,坚持正面教育,不讽刺、挖苦、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给幼儿提供宽松、安全、愉快、鼓励、支持的精神环境。 

教师要积极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能满足教育活动需要的物质环境,使环境对幼儿发展产生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环境创设的内容要与教育目标紧密结合,树立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创设适宜教育环境的意识。教师应特别注意结合当地特点,发挥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优势,利用自然材料和乡土材料创设环境。应注意为幼儿提供参与环境创设的机会,使环境创设的过程成为幼儿活动的过程,让幼儿在参与布置环境、准备和收集材料等过程中成为环境和活动的主人。 

六、学前班的卫生保健 

学前班幼儿的全面发展,要建立在幼儿身心健康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卫生保健,能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学前班应参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制订卫生保健制度,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学前班卫生保健制度应包括:儿童入班前的健康检查制度,儿童定期健康检查制度,每日晨间检查制度,幼儿安全制度等。 

学前班一日活动中的保健要点: 

1. 入班晨间检查 幼儿入班时教师应做到四查:即查个人卫生、查仪表整洁、查健康情况、查是否带有危险物。 

2. 早操和体育活动 教师可根据季节和当地实际情况安排早操和体育活动时间,早操和体育活动应在户外进行,充分利用阳光和新鲜的空气,增强幼儿身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早操应包括排队、走步、跑步、徒手操、放松活动。体育活动应注意掌握适宜的运动量。 

3. 集体教学活动 每次三十分钟左右,学前班后期可稍延长。不能让幼儿手背后坐,不能长时间静坐。上午宜安排数学、语言、科学等活动,下午宜安排美术、音乐等活动。 

4. 游戏和户外活动 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场地。要求幼儿注意安全,不打闹、不做危险的事,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5. 课间 保证为幼儿提供清洁的饮用水,方便幼儿喝水及如厕。
 

学前班周围的环境要安全卫生,远离污染。教室要通风良好,光线明亮。活动场地要宽敞,地面平整安全。幼儿的桌椅高低要适合身高,玩具图书应定期消毒,大型器械要定期检修。 

附:幼儿桌椅尺寸比例 

身高100 厘米以下,椅高25 厘米,桌高50 厘米 

身高100~110厘米,椅高27 厘米,桌高53 厘米 

身高110~120厘米,椅高30 厘米,桌高56 厘米 

七、学前班的家长工作 

学前班幼儿入班后,同时受学前班和家庭两种环境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双方只有加强联系,才能对幼儿进行步调一致的教育。因此,学前班教师应主动与幼儿家庭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向家长宣传、介绍学前班的教育与要求及幼儿在班级内的发展情况,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及家庭教育情况,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保育知识,引导家长参与学前班的教育工作,双方积极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和能力,实现学前班与家庭教育一体化。 

学前班家长工作的主要方式: 

1. 家庭访问 家访不但有利于双方的沟通与配合,还有利于教师与幼儿感情的增进。除需要随时访问外,每学期教师应普遍家访一两次。教师家访要注意方式方法,在肯定幼儿优点的情况下,采用商量的口吻与家长研究需要双方配合教育的问题,并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 

2. 个别谈话 教师可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机会或采取定时邀请的方式与家长个别交谈,互通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和解决教育中的问题。 

3. 家班联系册 这是学前班与家庭经常性联系的实际可行的方法。教师每周以书面的形式在联系册上简单介绍幼儿的表现及希望家长配合教育的问题;家长阅后在联系册写上幼儿在家的表现以及要与教师交流的问题。家班联系册由幼儿传递,既节省双方的时间,又有的放矢,便于双方互通信息,共同教育幼儿。 

4. 家长会 家长会是教师向全体家长介绍学前班工作,讨论有关议题的一种方式,会议内容可以是介绍教育情况、成绩展览或专题讨论等。家长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教师可以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召开家长会,分别介绍班级教育工作重点要求和学期工作总结,听取家长的意见等。 

5. 家长开放日 学前班每学期应定期邀请家长来班观察班级的教育活动,参加班级运动会和文艺联欢会等,使家长了解学前班的教育工作,参与学前班的教育活动。 

6. 家长学校 有条件的学前班可以举办家长学校,定期聘请有关专家,讲授学前教育的有关问题及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以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无条件办家长学校的学前班可以定期开设家庭教育讲座和家教咨询,帮助家长解决教育子女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科学的育儿常识。 

总之,家长工作是学前班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学前班应加强家长工作,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使家庭教育成为学前班教育工作的一种补充手段。 

八、本书使用说明 

鉴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各地学前班的类型不同,入班幼儿接受早期教育的程度不同,因而幼儿发展水平也有所不同的实际情况,本课程的编写力图做到面向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前班。教师用书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特点。由于各地学前班的教师教学参考资料匮乏,因而,教师用书在内容和方法及知识性方面都尽可能做到详细完备,使其起到教师教学用书和业务学习参考书的两种作用。同时,为面向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书中分列出基本活动和自选活动两部分,完成基本活动,能使幼儿基本达到入学准备的要求;条件较好的学前班可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适当选用自选活动的内容,以便更好地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也可根据地域特点选用适当内容替换基本活动中的内容,以使教材能更加具有适用性。 

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本课程配备了教学挂图和教学录音磁带,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挂图和磁带的作用,使幼儿直观地、形象生动地学习。 

为了减轻幼儿的负担,幼儿操作材料中主要编选的是基本教育内容和必要的练习。使用幼儿操作材料应避免“小学化”倾向,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时,不能单纯依赖幼儿操作材料。在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不断转变教育观念,灵活调整教育方法和手段,提高教育水平。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学前教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2012年2月 

图书插画

 

相关图书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