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导 言 / 1
第一部分 数学
一、目标 / 2
二、教育内容和要求 / 2
三、下学期教育活动安排参考表 / 4
四、基本活动案例 / 5
数数有几个 / 5
好看的气球 / 8
彩色的纸链 / 9
商店购物 / 11
认识钟点(一) / 12
认识钟点(二) / 15
学习6 的分解组成 / 17
停车场的汽车 / 18
数动物 / 21
一分钟有多长 / 23
学习7 的分解组成 / 25
树上的松鼠 / 28
数小鸟 / 30
拆纸盒 / 32
做纸盒 / 34
左手和右手 / 36
还一样吗 / 37
学习8 的分解组成 / 39
学习9 和10 的分解组成 / 40
分饼干 / 42
男孩和女孩 / 44
漂亮的衣服 / 46
圈萝卜 / 48
套圈换礼物 / 50
整理积木 / 51
分纽扣 / 54
做小书 / 56
拼图形(一) / 59
购物乐趣多 / 61
还剩多少钱 / 62
给朋友分礼物 / 63
竹竿有多长 / 65
水果超市 / 66
花儿朵朵 / 68
五、自选活动案例 / 70
拼图数数 / 70
抓珠子 / 71
听音乐编动作 / 72
盘子里的钱 / 72
做钟表 / 73
钟点接龙 / 73
碰球 / 74
看点图列算式 / 75
数数有多少 / 76
垒积木 / 77
撕贴格子 / 78
看豆子列算式 / 79
开火车 / 79
纸盒有几个面 / 80
给积木做盒子 / 81
照镜子 / 82
玩水 / 83
分扑克 / 83
装鸡蛋 / 84
做糕点 / 85
最受欢迎的礼物 / 85
看图编题 / 87
改错题 / 88
五角星谜题 / 89
给立体图形分家 / 90
各种各样的木珠 / 91
比厚薄 / 92
拼图形(二) / 92
猜猜买了啥 / 93
礼盒的秘密 / 94
平分点心 / 95
蜗牛爬了多远 / 96
送算式回家 / 97
我最喜爱的水果 / 99
第二部分 科学
一、目标 / 102
二、教育内容和要求 / 102
三、下学期教育活动安排参考表 / 103
四、基本活动案例 / 104
袋子里有什么 / 104
不会湿的纸片 / 106
房子的故事 / 108
明亮的灯 / 109
刮风的时候 / 110
风中的玩具(一) / 112
机器本领大 / 113
家用电器 / 114
春天的花 / 115
种子发芽小试验 / 116
春天的树朋友 / 118
有趣的影子 / 119
饲养春蚕 / 121
蝌蚪怎样变青蛙 / 122
蜗牛什么样 / 124
蜗牛喜欢吃什么 / 126
泥土里有什么 / 128
各种各样的鸟 / 130
我和鸟儿做朋友 / 131
奇妙的指纹 / 133
奇妙的动物世界 / 136
动物的家 / 137
动物怎样保护自己 / 138
神舟飞船上天了 / 141
火箭上天 / 143
有用的摩擦力 / 145
夏天到了 / 146
学做天气记录 / 147
怎样让热水凉得快(一) / 149
怎样让热水凉得快(二) / 151
沉与浮(一) / 153
宝贵的水 / 154
各种各样的镜子 / 156
变化的四季 / 157
什么东西在变 / 159
一切都在变 / 160
五、自选活动案例 / 162
空气在哪里 / 162
吹气游戏 / 164
小灯泡亮了 / 166
我会造风 / 168
风中的玩具(二) / 168
农用机器 / 169
有用的工具 / 171
找春天 / 172
种子发芽记录 / 173
自制陀螺 / 174
影子跑了 / 175
青蛙的放生 / 176
蜗牛喜欢住在哪里 / 177
蚯蚓生活在哪里 / 179
给鸟儿做窝 / 180
省力的轮子 / 181
动物的尾巴 / 183
动物怎样活动 / 185
动物怎样吃东西 / 186
各种各样的航天器 / 187
我的火箭飞得高 / 188
摩擦力小实验 / 189
夏季的树林 / 190
什么化在水里 / 192
沉与浮(二) / 194
制作水玩具 / 195
美丽的彩虹 / 196
第三部分 音乐
一、目标 / 200
二、教育内容和要求 / 200
三、下学期教育活动安排参考表 / 201
四、基本活动案例 / 203
歌 唱不再麻烦好妈妈(一)/ 203
音乐欣赏摇篮曲 / 204
音乐游戏有一个小小孩(一) / 206
歌 唱爱护小树苗(一) / 208
音乐欣赏只怕不抵抗 / 209
音乐游戏有一个小小孩(二) / 212
舞蹈欢乐舞(一) / 213
韵律活动头发肩膀膝盖脚(一)/ 214
歌 唱小小蛋儿把门开(一)/ 216
打击乐演奏郊游(一) / 218
打击乐演奏郊游(二) / 220
歌 唱在农场里 / 222
歌 唱颠倒歌(一) / 223
音乐欣赏咏鹅(一) / 224
歌 唱 颠倒歌(二) / 226
歌 唱 老鼠坐上火箭炮(一)/ 227
音乐游戏蝴蝶找花(一) / 229
歌 唱勤快人和懒惰人(一)/ 231
韵律活动小雨和花(一) / 233
音乐游戏 杀鸡宰鸭 / 234
歌 唱“六一”的歌(一) / 235
音乐欣赏森吉德玛(一) / 237
歌 唱“六一”的歌(二) / 238
歌 唱为什么(一) / 239
音乐游戏开锁 / 241
舞蹈新疆舞(一) / 243
音乐游戏 老鹰捉小鸡(一) / 246
歌 唱 小海军(一) / 249
舞蹈新疆舞(二) / 251
韵律活动打麦(一) / 252
音乐游戏熊和石头人(一) / 253
打击乐演奏小狗抬轿(一) / 255
韵律活动打麦(二) / 257
歌 唱毕业歌(一) / 259
综合活动毕业汇报演出 / 261
五、自选活动案例 / 262
歌 唱不再麻烦好妈妈(二) / 262
歌 唱爱护小树苗(二) / 263
音乐欣赏摇篮曲、进行曲和舞曲
舞蹈欢乐舞(二) / 265
歌 唱小小蛋儿把门开(二)/ 267
韵律活动头发肩膀膝盖脚(二)/ 268
音乐欣赏咏鹅(二) / 268
歌 唱老鼠坐上火箭炮(二)/ 269
音乐游戏 蝴蝶找花(二) / 270
歌 唱 勤快人和懒惰人(二)/ 272
韵律活动 小雨和花(二) / 273
音乐欣赏森吉德玛(二) / 274
歌 唱为什么(二) / 275
音乐游戏老鹰捉小鸡(二) / 276
歌 唱 小海军(二) / 278
音乐游戏熊和石头人(二) / 279
打击乐演奏 小狗抬轿(二) / 280
歌 唱毕业歌(二) / 282
六、附加活动案例 / 283
歌 唱好妈妈 / 283
歌 唱柳树姑娘 / 284
歌 唱买菜 / 285
歌 唱理发店 / 286
打击乐演奏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286
舞蹈小卓玛上学 / 287
音乐游戏谁是小熊 / 289
音乐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 / 290
第四部分 美术
一、目标 / 292
二、教育内容和要求 / 292
三、下学期教育活动安排参考表 / 293
四、基本活动案例 / 294
绘 画 小鸭子 / 294
手 工 小白兔 / 295
绘 画 墨印流变 / 296
手 工 染丝巾 / 297
绘 画 梅花 / 298
绘 画 我们的老师 / 299
绘 画 送给妈妈的画 / 300
手 工 折猪头 / 301
欣 赏 春天 / 302
绘 画 春天来了 / 304
手 工 刻画汽车 / 305
欣 赏 剪纸 / 306
手 工 剪窗花 / 307
绘 画 美丽的山水 / 308
欣 赏 京剧脸谱 / 309
绘 画 牛 / 311
制 作 黄瓜造型 / 312
绘 画 会变的半圆形 / 313
手 工 小朋友做游戏 / 314
手 工 孔雀和老鼠 / 315
制 作 灯笼 / 317
手 工 小鸟 / 318
绘 画 家乡新貌 / 319
手 工 对对拉花 / 320
制 作 美丽的相框 / 321
绘 画 快乐的“六一” / 322
手 工 皮球和电话 / 323
绘 画 天安门 / 324
欣 赏 小朋友的画 / 325
手 工 小兔吃萝卜 / 326
手 工 小丑学杂技 / 327
绘 画 果树 / 328
绘 画 书签 / 329
制 作 美丽的花枝 / 330
五、自选活动案例 / 331
绘 画 小菜园 / 331
绘 画 池塘里的鸭子 / 332
绘 画 色彩造型 / 333
绘 画 快乐的娃娃 / 335
绘 画 我的爸爸 / 336
制 作 高粱秆船 / 337
欣赏与绘画 麦田里的落日 / 338
手 工 小设计师 / 340
制 作 萝卜造型 / 341
欣 赏 糖纸 / 342
绘 画 风筝 / 343
手 工 油菜花 / 344
制 作 土豆造型 / 346
绘画与制作 京剧脸谱 / 347
手 工 奇妙的圆形 / 348
制 作 蚕豆造型 / 349
绘 画 拾麦穗 / 350
手 工 小蜗牛 / 351
手 工 花瓶 / 352
绘 画 彩色的天空 / 353
手 工 环形拉花 / 354
手 工 公鸡 / 355
手 工 珍珠拉花 / 356
制 作 瓶娃娃 / 357
制 作 创意纸杯 / 358
制 作 高粱秆动物 / 360
制 作 狗尾草造型 / 361
手 工 小小美发师 / 363
绘 画 手掌大树 / 364
绘 画 多彩的蝴蝶 / 365
制 作 玉米皮娃娃 / 366
手 工 好朋友手拉手 / 368
为了进一步落实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精神,我们针对近年来各地学前一年入学准备教育的实际需要,以及我国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特组织南京、北京、上海的幼儿教育专家以及优秀的幼儿园和学前班教师,共同编写了这套学前一年入学准备课程,包括教师用书、幼儿操作材料,以及配套使用的教学挂图、录音带等。教师用书上下学期各两个分册,共4本,分别是语言、社会、健康分册和科学(含科学和数学)、艺术(含音乐和美术)分册,涵盖了五个领域,七个部分。每个部分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要求、本学期教育活动安排参考表、基本活动案例、自选活动案例等。
基本活动是根据学前一年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需要编写的,建议各地学前班教师都能采用,以利于幼儿做好入学准备。自选活动则主要围绕基本活动的内容,从丰富幼儿的感知观察经验和提供更多的游戏与操作练习机会的角度来编写,以满足不同地区学前一年教育的需要。
导 言
学前一年入学准备课程是专门为即将进入小学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幼儿量身打造的。教育者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当地的现实条件出发,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入学前的准备教育,使幼儿的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一、学前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学前班幼儿的年龄约在五六岁,在身体方面,他们的骨骼正处在迅速的钙化中,富有弹性,容易变形;肌肉柔嫩,容易疲劳;大肌肉的动作如走、跑、跳等比较成熟,手的小肌肉动作比较笨拙;关节的牢固性比较差,容易脱臼。他们的脑神经系统、心脏、呼吸道、声带、牙齿等处于发育过程中,功能多不完善,容易受到伤害。为此,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自然、清洁和安全的环境,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坐、站、走的姿势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安排适宜强度的体育活动和游戏,以促进幼儿身体的发育。
在心理方面,学前班幼儿的感知能力不断增强,但感知经验还比较缺乏;观察能力有限,思维处于具体形象阶段,主要依靠感觉动作、头脑中的具体形象和已有的经验来进行学习和思维;语言能力迅速提高,能初步自如地运用口语表达自己的见闻、愿望和情感;在情绪情感和个性因素的发展方面,他们的情绪趋于稳定,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有了一定的自制能力,并显示出各不相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为此,教师要创造条件,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材料和具体情景,引导幼儿在其中主动地学习探索,按各自的水平和速度获得发展。同时还要创造条件,引导幼儿学习文明礼貌行为,遵守规则,与他人友好相处,互相合作,使他们在身心各方面得以和谐发展。
总之,学前班幼儿的身心特点与成人有很大差别,也不同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育他们不能成人化,也不能像小学生一样,而要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给予适当的教育指导,同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为幼儿做出榜样。
二、学前班的主要任务和教育目标
学前班的主要任务是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为九年义务教育打基础,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基础。
依据《学前班保育和教育的基本要求》(试行稿)和《幼儿园工作规程》,学前班教育的主要目标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增强体质,发展基本动作。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及初步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发展认识能力中,重视发展语言,形成数概念。
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文明礼貌行为和积极的人际交往态度。培养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养成诚实、守纪、友爱、助人等良好品质。
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
三、学前班教师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儿童观和教育观是学前教育理论中最为基本和核心的观念。儿童观是指人们对儿童的根本看法、态度;教育观是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学前班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做好教育工作,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一)正确的儿童观
1. 儿童是正在发展中的人 儿童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特别需要成人的关怀和帮助,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2. 儿童身心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 教育不能拔苗助长,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承认个别差异,充分发挥每个儿童的潜能。
3. 儿童是独立的人 儿童是独立的个体,应有主动活动、自由活动和充分活动的机会和权利。成人要尊重儿童的愿望和要求,尊重儿童的人格。
(二)正确的教育观
1. 教育促进儿童的发展 儿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需要合理的教育引导,以促进其朝着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
2.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考虑怎样教,还要考虑儿童怎样学,使儿童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3. 确立整体教育思想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贯彻保教结合的原则,全面重视体、智、德、美的教育,并使之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促进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
4. 热爱全体儿童 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儿童,承认儿童的个别差异,促进每一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展。
四、学前班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组织
本书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学前班保育教育的基本要求(试行稿)》以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结合国内学前班教育的研究成果和幼儿发展的特点,依据学前班教育的主要目标,将学前班教育内容确定为五个领域七个部分:健康、语言、科学(含数学和科学)、社会、艺术(含音乐和美术)。学前班教师应根据教育内容,从整体出发,恰当地采用集体的、小组的或个别的形式组织教育活动,合理地安排一周的教育活动和幼儿的一日生活。
(一)学前班一周教育活动安排举例
(二)学前班一周基本活动安排举例
(三)学前班幼儿一日活动安排举例
学前班幼儿一日活动环节及内容、幼儿常规及教师职责的基本要求如下。
注: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调整学前班的一日活动时间。
(四)学前班教师学年/学期主要工作提示
1. 学年/学期开始工作
(1)建立班级幼儿手册,家访,安排幼儿座位及个人物品摆放位置。
(2)初步布置班内环境。
(3)制订班级教育计划。
2. 日常工作
(1)制订每周计划,合理安排一周工作。
(2)选择确定教育内容。
(3)准备教育活动材料。
(4)结合阶段教育目标、内容,创设教育环境。
(5)观察幼儿的发展情况,记录教育效果及写教育笔记。
(6)安排、准备季节性活动或节日活动。
3. 学年/学期末工作
(1)填写幼儿发展情况表。
(2)总结班级教育工作,检查目标、内容完成情况,明确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写出班级工作总结及个人工作总结。
(3)安排放假或幼儿毕业工作。
五、学前班的环境创设
学前班的环境创设包括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
教师要努力创设班级良好的精神环境,尊重和爱护幼儿,坚持正面教育,不讽刺、挖苦、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给幼儿提供宽松、安全、愉快、鼓励、支持的精神环境。
教师要积极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能满足教育活动需要的物质环境,使环境对幼儿发展产生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环境创设的内容要与教育目标紧密结合,树立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创设适宜教育环境的意识。教师应特别注意结合当地特点,发挥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优势,利用自然材料和乡土材料创设环境。应注意为幼儿提供参与环境创设的机会,使环境创设的过程成为幼儿活动的过程,让幼儿在参与布置环境、准备和收集材料等过程中成为环境和活动的主人。
六、学前班的卫生保健
学前班幼儿的全面发展,要建立在幼儿身心健康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卫生保健,能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学前班应参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制订卫生保健制度,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学前班卫生保健制度应包括:儿童入班前的健康检查制度,儿童定期健康检查制度,每日晨间检查制度,幼儿安全制度等。
学前班一日活动中的保健要点:
1. 入班晨间检查 幼儿入班时教师应做到四查:即查个人卫生、查仪表整洁、查健康情况、查是否带有危险物。
2. 早操和体育活动 教师可根据季节和当地实际情况安排早操和体育活动时间,早操和体育活动应在户外进行,充分利用阳光和新鲜的空气,增强幼儿身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早操应包括排队、走步、跑步、徒手操、放松活动。体育活动应注意掌握适宜的运动量。
3. 集体教学活动 每次三十分钟左右,学前班后期可稍延长。不能让幼儿手背后坐,不能长时间静坐。上午宜安排数学、语言、科学等活动,下午宜安排美术、音乐等活动。
4. 游戏和户外活动 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场地。要求幼儿注意安全,不打闹、不做危险的事,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5. 课间 保证为幼儿提供清洁的饮用水,方便幼儿喝水及如厕。
学前班周围的环境要安全卫生,远离污染。教室要通风良好,光线明亮。活动场地要宽敞,地面平整安全。幼儿的桌椅高低要适合身高,玩具图书应定期消毒,大型器械要定期检修。
附:幼儿桌椅尺寸比例
身高100 厘米以下,椅高25 厘米,桌高50 厘米
身高100~110厘米,椅高27 厘米,桌高53 厘米
身高110~120厘米,椅高30 厘米,桌高56 厘米
七、学前班的家长工作
学前班幼儿入班后,同时受学前班和家庭两种环境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双方只有加强联系,才能对幼儿进行步调一致的教育。因此,学前班教师应主动与幼儿家庭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向家长宣传、介绍学前班的教育与要求及幼儿在班级内的发展情况,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及家庭教育情况,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保育知识,引导家长参与学前班的教育工作,双方积极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和能力,实现学前班与家庭教育一体化。
学前班家长工作的主要方式:
1. 家庭访问 家访不但有利于双方的沟通与配合,还有利于教师与幼儿感情的增进。除需要随时访问外,每学期教师应普遍家访一两次。教师家访要注意方式方法,在肯定幼儿优点的情况下,采用商量的口吻与家长研究需要双方配合教育的问题,并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
2. 个别谈话 教师可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机会或采取定时邀请的方式与家长个别交谈,互通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和解决教育中的问题。
3. 家班联系册 这是学前班与家庭经常性联系的实际可行的方法。教师每周以书面的形式在联系册上简单介绍幼儿的表现及希望家长配合教育的问题;家长阅后在联系册写上幼儿在家的表现以及要与教师交流的问题。家班联系册由幼儿传递,既节省双方的时间,又有的放矢,便于双方互通信息,共同教育幼儿。
4. 家长会 家长会是教师向全体家长介绍学前班工作,讨论有关议题的一种方式,会议内容可以是介绍教育情况、成绩展览或专题讨论等。家长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教师可以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召开家长会,分别介绍班级教育工作重点要求和学期工作总结,听取家长的意见等。
5. 家长开放日 学前班每学期应定期邀请家长来班观察班级的教育活动,参加班级运动会和文艺联欢会等,使家长了解学前班的教育工作,参与学前班的教育活动。
6. 家长学校 有条件的学前班可以举办家长学校,定期聘请有关专家,讲授学前教育的有关问题及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以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无条件办家长学校的学前班可以定期开设家庭教育讲座和家教咨询,帮助家长解决教育子女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科学的育儿常识。
总之,家长工作是学前班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学前班应加强家长工作,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使家庭教育成为学前班教育工作的一种补充手段。
八、本书使用说明
鉴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各地学前班的类型不同,入班幼儿接受早期教育的程度不同,因而幼儿发展水平也有所不同的实际情况,本课程的编写力图做到面向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前班。教师用书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特点。由于各地学前班的教师教学参考资料匮乏,因而,教师用书在内容和方法及知识性方面都尽可能做到详细完备,使其起到教师教学用书和业务学习参考书的两种作用。同时,为面向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书中分列出基本活动和自选活动两部分,完成基本活动,能使幼儿基本达到入学准备的要求;条件较好的学前班可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适当选用自选活动的内容,以便更好地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也可根据地域特点选用适当内容替换基本活动中的内容,以使教材能更加具有适用性。
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本课程配备了教学挂图和教学录音磁带,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挂图和磁带的作用,使幼儿直观地、形象生动地学习。
为了减轻幼儿的负担,幼儿操作材料中主要编选的是基本教育内容和必要的练习。使用幼儿操作材料应避免“小学化”倾向,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时,不能单纯依赖幼儿操作材料。在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不断转变教育观念,灵活调整教育方法和手段,提高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