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古典文学(下册)/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

  • 书名: 古典文学(下册)
  • 编著:  崔增亮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09-01
  • 丛书: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
  • 开本:16
  • ISBN:9787107208522


天猫旗舰店

目录

第五章宋金文学

概述 2

第一节 宋代诗歌 6

一、北宋诗歌 6

一、南宋诗歌 12

第二节 宋 词 17

一、北宋词 17

一、南宋词 23

第三节 欧阳修 30

一、欧阳修与诗文变革 30

一、欧阳修的诗歌 32

二、欧阳修的词 32

四、欧阳修的散文 33

第四节 苏 轼 34

一、苏轼的人生观和文学创作 34

一、苏轼的诗歌 35

三、苏轼的词 36

四、苏轼的散文 37

第五节 宋代散文 38

一、北宋初期的散文理论 38

一、道统文学观的盛张 39

三、王安石的散文 39

四、其他散文作家 40

第六节 宋话本 40

一、话本的艺术结构 41

二、话本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42

第七节 金代文学 43

一、金国诗人元好问 44

二、《西厢记诸宫调》 44

作品选读 46

王禹偁:村行 46

欧阳修:戏答元珍 46

王安石:河北民 47

明妃曲(其一) 48 

北陂杏花 50

苏 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50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51

和子由渑池怀旧 52

黄庭坚:寄黄几复 53

登快阁 54

陆 游:游山西村 56

长歌行 56

关山月 57

沈园二首 58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59

初入淮河(其二) 60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 60

州桥 61

文天祥:过零丁洋 62

金陵驿 63

元好问:歧阳(其二) 63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64

苏幕遮(碧云天) 65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66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66

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 67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68

望海潮(东南形胜) 69

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 70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71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72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73

踏莎行(候馆梅残) 73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74

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75

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76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78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79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80

秦 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81

满庭芳(山抹微云) 82

踏莎行(雾失楼台) 83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84

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 85

苏幕遮(燎沉香) 87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88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88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89

声声慢(寻寻觅觅) 90

朱敦儒:鹧鸪天(我是清都山水郎) 91

张元干:贺新郎(曳杖危楼去) 91

贺新郎(梦绕神州路) 93

岳 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94

陆 游:钗头凤(红酥手) 95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96

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97

念奴娇(洞庭青草) 99

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100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101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102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103

永遇乐(千古江山) 104

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106

念奴娇(危楼还望) 107

刘 过:沁园春(斗酒彘肩) 108

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109

姜 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110

点绛唇(燕雁无心) 112

吴文英: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 113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14

刘克庄:贺新郎(北望神州路) 115

清平乐(风高浪快) 116

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117

欧阳修:丰乐亭记 119

秋声赋 121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123

读《孟尝君传》 126

苏轼:喜雨亭记 127

前赤壁赋 129

记承天寺夜游 133

苏 辙:黄州快哉亭记 134

思考与练习 136

拓展性阅读导航 137

第六章元代文学 139

概述 140

第一节 元代杂剧 142

第二节 关汉卿与《窦娥冤》 146

第三节 王实甫与《西厢记》 149

第四节 元代南戏 151

一、高明与《琵琶记》 152

二、四大传奇“荆、刘、拜、杀” 154

第五节 元代散曲 155

第六节 元代诗文 158

作品选读 163

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 163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 167

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 174

白 朴:梧桐雨(第四折) 178

关汉卿:南吕·一枝花(杭州景) 184

白 朴:中吕·阳春曲(题情·其四) 185

越调·天净沙(秋) 186

马致远:般涉调·耍孩儿(借马) 186

卢 挚:双调·沉醉东风(闲居) 188

姚燧:越调·凭阑人(寄征衣) 189

张养浩:南吕·一枝花(咏喜雨) 190

张可久:中吕·卖花声(怀古) 191

刘时中: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前套) 192

乔 吉:正宫·绿幺遍(自述) 195

贯云石:双调·清江引 196

无名氏:正官·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197

无名氏:中吕·朝天子(志感·一、二) 197

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 199

耶律楚材:过阴山再用前韵 199

伯 颜:奉使收江南 201

刘 因:白 沟 202

赵孟頫:岳鄂王墓 203

虞 集:舟次湖口 203

揭傒斯:高邮城 204

王 冕:猛虎行 205

杨维桢:庐山瀑布谣 205

萨都刺:上京即事(二首) 206

念奴娇(石头城上) 207

思考与练习 208

拓展性阅读导航 208

第七章 明清近代文学209

概述 210

第一节 明清小说 216

一、《三国演义》 216

二、《水浒传》 217

三、《西游记》 219

四、《金瓶梅》 220

五、明代拟话本及其他小说 221

六、《聊斋志异》 222

七、《儒林外史》 223

八、《红楼梦》 225

九、清代其他小说 226

第二节 明清戏剧 228

一、明代戏剧 228

二、汤显祖与《牡丹亭》 231

三、清代戏剧 232

四、洪昇与《长生殿》 234

五、孔尚任与《桃花扇》 235

第三节 明清散文 236

一、明代散文 236

二、清代散文 239

第四节 明清诗歌 241

一、明代诗歌 242

二、清代诗歌 244

第五节 近代文学 247

一、近代诗歌 247

二、近代小说 249

作品选读 253

罗贯中:群英会蒋干中计 253

施耐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258

冯梦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265

蒲松龄:席方平 281

吴敬梓:严贡生和严监生 286

曹雪芹:鸳鸯抗婚 295

汤显祖:牡丹亭(游园) 302

洪 界:长生殿(惊变) 304

孔尚任:桃花扇(却奁) 308

宋 濂:秦士录 312

刘 基:狙 公 315

归有光:先妣事略 316

寒花葬志 319

宗 臣:报刘一丈书 320

袁宏道:满井游记 322

张 岱:西湖七月半 324

黄宗羲:原君 326

夏完淳:狱中上母书 330

方苞:狱中杂记 333

袁 枚:黄生借书说 338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节选) 339

高 启:明皇秉烛夜游图 346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347

王世贞:登太白楼 349

陈子龙:小车行 350

吴伟业:圆圆曲 351

黄宗羲:卧病旬日未已,闲书所感(其一) 355

吴嘉纪:海潮叹 356

王士稹:秋柳(其一) 357

蒋士铨:岁暮到家 359

赵翼:后园居诗(其三) 360

论诗(其二) 361

黄景仁:都门秋思(其二) 361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362

丘逢甲:岁暮杂感 363

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364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365

陈维崧:贺新郎(吴苑春如绣) 366

朱彝尊:解骊令(十年磨剑) 368

顾贞观:金缕曲二首(季子平安否、我亦飘零久) 369

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372

长相思(山一程) 373

蒋春霖:卜算子(燕子不曾来) 373

王 磐:朝天子·咏喇叭 374

蟾官·元宵 375

陈铎:水仙子·瓦匠 375

沉醉东风·闲情 376

冯惟敏:玉芙蓉·苦雨(其一) 377

思考与练习 378

拓展性阅读导航 378

 

主要参考书目 380

内容介绍

《古典文学(下册)》从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和需要出发,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进程。《古典文学(下册)》分为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金文学、元代文学和明清近代文学等七章,以文学史为经,以作家作品为纬,力图体现系统性、时代性和发展性。教材文学史部分提纲挈领,重点突出;作品选读部分精选历代文学名篇,注释简明,学习提示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材后面还提供了相关的参考书目,有利于学生的自学。

作者简介

 

精彩书摘

宋金文学是指从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到1279年南宋灭亡(其中包含北方金政权1115年至1234年)这时期的文学。

宋朝分为北南两个时期,从公元960年赵匡胤建都汴京(今河南开封)至127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掳北国,史称北宋。1127年宋高宗赵构于商丘称帝,后改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宋代社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皇权至尊的绝对专制主义

朱太祖是以武将代周自立的,因而吸取了中晚唐以来藩镇割据、武将专权、尾大不掉的历史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中央集权。历代的宰相位高权重,掌控朝政,宋代则中书治民,三司理财,枢密主兵,各不相侵,而监察言路的权力又非常人,宰相的权力被分解,最后的裁决权全部归于皇帝。因此宋朝是一个皇权至尊的绝对专制主义的时代,其专制程度是此前朝代所未有过的。

二、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备和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

与唐代相比,宋代的科举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规模扩大,每科所取的人数超过唐代十倍,达三四百人,使得更多寒门弟子有了参加政权的机会,朝廷因此大量增设官职,科举比前代更有效地成为国家笼络知识阶层的手段。

图书插画

 

相关图书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