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中国教育科研报告(2006第2辑)

  • 书名: 中国教育科研报告(2006第2辑)
  • 编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   曾天山 刘天德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6年04月
  • 丛书:
  • 开本:16
  • ISBN:9787107197864


天猫旗舰店

目录

研究报告

 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关于中国巨型大学内涵的思考

 欣赏型德育模式及其核心理念

成果公告

 农村义务教育财税体制比较研究

 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

 新手一熟手一专家型教师成长的本土化研究

 理解教育研究

论点摘要

 外国中小学教育问题史研究

 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特点研究

 西部和农村地区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研究

 西部大开发中优先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特殊政策研究

 电脑游戏与青少年社会化研究

 优秀教师教学风格研究

 西部开发进程中壮侗民族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多视角跨学科探究

 青少年合作的发展模式研究

学界大视野

 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化综合征

 教育学:学科还是领域

 教育科研大家谈

 关于素质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

 关于教育政策研究的若干问题

 教育著作评论

 让历史告诉未来用事实说明发展

 一块补天的五色石——《情感德育论》评介

 《中国当代教育论丛》评介

教育科研机构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机构

教育学人

 瞿葆奎:著作等身的教育家

 顾明远:新中国教育家的杰出代表

 鲁洁:中国道德教育研究集大成者

学术文献转载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5年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排名

学术动态

 全国比较教育学学科建设与教材开发研讨会纪要

 《中小学教师如何做研究》出版

 新版《教育漫话》、《大教学论》中译本面世

 全国“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一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发布50种教育图书榜上有名

 教育家叶圣陶形象首次搬上银幕 电影《叶圣陶在用直》公映

 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学校长教育论坛在苏州举行

 “十五”重点课题“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研究”通过结题鉴定

 “李吉林教育思想研讨会暨《李吉林文集》首发式”在北京举行

 2006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年会在重庆举行

内容介绍

本课题以新基础教育带来的新理念和新观点,重新审视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的研究、开发、编制、使用和评价的全过程,探寻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教材开发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模式创新,开发新的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课程教材,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课题研究严守三个基本方向:理论前沿、创新设计和实践模式;秉持三个基本观念;以理论研究指引实践,以实践活动验证和创新理论,是本课题的重要特点。

课题主要研究了五个重点方面:(一)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设计的基础研究;(二)基础教育课程教材设计的研究;(三)课程与教学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四)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五)基础课程教材实验与评价模式的研究。

课题研究形成了五个重要观点:(一)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二)以创新的教材开发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超越教材局限的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教材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四)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拓展教材空间和功能;(五)教材开发需要教学评价和研究作为支撑。

课题将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一)课程教材研究需要什么样的平台;(二)课程教材开发如何平衡各种需要;(三)课程教材开发如何整合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内容;(四)课程教材开发如何适应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作者简介

 

精彩书摘

研究报告

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王英杰

(北京师范大学)

内容提要:作者从国际比较的视角着手,通过对世界一流大学形成与发展的研究,揭示世界一流大学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为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出了若干认识:1.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动态的、比较性的群体概念,其内涵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世界一流大学遵循着共同的理念基础,发挥着相似的职能,呈现出群体性特征,同时又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2.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英、法古典大学的兴起,德国海德堡大学的兴衰,美国主要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揭示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规律;3.以科研拨款为主要内容的联邦科学政策是联邦政府干预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重要手段;4.中介机构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着协调功能;5.大学校长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6.教师管理与教师文化是世界一流大学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内部因素;7.战略规划是世界一流大学实施有效管理、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8.筹资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关键性的助推力;9.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体现着世界一流大学的个性与共性;10.校园文化既是大学发展过程中的积淀之物,也是影响大学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11.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与发展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启示。

……

图书插画

 

相关图书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