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日本侵华教育全史》总序宋恩荣
第一章 日本对东北地区的侵略及对教育的摧残
第一节 日本侵略和占领东北的过程
一 日俄战争与日本租借旅大、满铁沿线及其附属地
二 “九一八”事变及日本全面占领东北地区
第二节 日本侵占东北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一 伪满政权机构及其教育机构的变迁
二 伪满经济状况
三 伪满意识形态
第三节 日本对东北教育的破坏
一 对基础教育的破坏
二 对高等教育的破坏
第二章 伪满政权的教育方针与政策
第一节 殖民主义教育方针的确定
一 殖民主义教育秩序的建立
二 殖民主义教育方针的内容
三 殖民主义教育方针的特征
第二节 “新学制"的制定与实施
一 “新学制”制定的背景及过程
二 “新学制”的基本内容
三 “新学制”的主要特点和实质
第三节 战时教育体制的确立
一 重新设立文教部
二 文教审议会的创设
三 战时教育方针的确立
四、战时教育的加强
第三章 伪满各级各类教育的设置与变迁(上)
第一节 伪满的基础教育
一 初等教育的办理
二 中等教育的变迁
第二节 伪满的高等教育
一 高等教育概况
二 高等教育课程与管理
三 伪大学概观
第四章 伪满各级各类教育的设置与变迁(中)
第一节 伪满的师范教育
一 师范教育的开设
二 教师的培养与任用
第五章 伪满各级各类教育的设置与变迁(下)
第六章 “关东州”的教育
第七章 满铁附属地的教育
第八章 东北地区教育领域的抗日斗争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日本侵华教育全史(第1卷)》主要内容:众所周知,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的殖民教育和奴化教育是伴随着军事侵略、政治统治而产生和进行的,是其整个侵略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教育侵略与军事占领、民族压迫、经济掠夺相比,更狡猾、更毒辣、更隐蔽,后果也更严重。对日本侵华教育历史的认识,决不仅仅是学术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原则问题。
我社长期以来对国内外日本侵华教育史的研究极为关切。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弘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推动在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日本侵华教育史料的基础上,对日本侵华殖民教育和奴化教育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和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我社决定资助出版四卷本《日本侵华教育全史》(以下简称《全史》)。《全史》既有对日本侵华教育政策、教育制度的研究,也有对日本侵华教育实施状况和后果的研究;既有对日本帝国主义加害方的研究,也有对中华民族受害方应对措施的研究。作为第一套全面、系统地研究日本侵华教育历史的大型学术专著,不仅可以填补中外教育史研究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而且更具有长远的历史作用、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治影响。
《日本侵华教育全史(第1卷)》主要内容:众所周知,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的殖民教育和奴化教育是伴随着军事侵略、政治统治而产生和进行的,是其整个侵略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教育侵略与军事占领、民族压迫、经济掠夺相比,更狡猾、更毒辣、更隐蔽,后果也更严重。对日本侵华教育历史的认识,决不仅仅是学术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原则问题。
我社长期以来对国内外日本侵华教育史的研究极为关切。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弘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推动在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日本侵华教育史料的基础上,对日本侵华殖民教育和奴化教育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和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我社决定资助出版四卷本《日本侵华教育全史》(以下简称《全史》)。《全史》既有对日本侵华教育政策、教育制度的研究,也有对日本侵华教育实施状况和后果的研究;既有对日本帝国主义加害方的研究,也有对中华民族受害方应对措施的研究。作为第一套全面、系统地研究日本侵华教育历史的大型学术专著,不仅可以填补中外教育史研究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而且更具有长远的历史作用、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治影响。
第一节 日本侵略和占领东北的过程
一、日俄战争与日本租借旅大、满铁沿线及其附属地
日本原是一个封建国家,19世纪中期曾一度沦为欧美列强的半殖民地,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逐渐摆脱了列强的压迫,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明治初期,日本统治集团就主张在沙皇俄国和其他欧美列强入侵朝鲜以前抢先占领朝鲜,把它作为侵略中国东北进而征服全中国的跳板。日本1890年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以后,更是急于抢占中国和朝鲜的市场,大肆鼓吹“大陆”是日本的生命线,煽动以武力对朝鲜和中国东北进行侵略扩张。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施政演说中宣称:“盖国家独立自营之道有二,其一是守护主权线,其二是保护利益线。……所谓‘主权线,,系指国家疆域;所谓‘利益线’,系指与其主权线密切相关之区域。……方今介立于列国之间,维持一国之独立,独守御主权线决非充分,必须保护利益线。”1895年,山县有朋又向明治天皇提交了一个《兵制改革奏文》,这个奏文实际就是要把我国的辽东半岛作为侵略中国东北的基地。他叫嚷要扩充军备,加强侵占“新领地”,把“利益线”也就是“生命线”扩大到中国东北,进而使日本成为“东洋的盟主”。此后,日本政府内部就逐渐形成了一条吞并朝鲜、侵占中国东北,进而征服中国、称霸亚洲的基本路线,这就是所谓的“大陆政策”。
第一节 日本侵略和占领东北的过程
一、日俄战争与日本租借旅大、满铁沿线及其附属地
日本原是一个封建国家,19世纪中期曾一度沦为欧美列强的半殖民地,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逐渐摆脱了列强的压迫,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明治初期,日本统治集团就主张在沙皇俄国和其他欧美列强入侵朝鲜以前抢先占领朝鲜,把它作为侵略中国东北进而征服全中国的跳板。日本1890年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以后,更是急于抢占中国和朝鲜的市场,大肆鼓吹“大陆”是日本的生命线,煽动以武力对朝鲜和中国东北进行侵略扩张。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施政演说中宣称:“盖国家独立自营之道有二,其一是守护主权线,其二是保护利益线。……所谓‘主权线,,系指国家疆域;所谓‘利益线’,系指与其主权线密切相关之区域。……方今介立于列国之间,维持一国之独立,独守御主权线决非充分,必须保护利益线。”1895年,山县有朋又向明治天皇提交了一个《兵制改革奏文》,这个奏文实际就是要把我国的辽东半岛作为侵略中国东北的基地。他叫嚷要扩充军备,加强侵占“新领地”,把“利益线”也就是“生命线”扩大到中国东北,进而使日本成为“东洋的盟主”。此后,日本政府内部就逐渐形成了一条吞并朝鲜、侵占中国东北,进而征服中国、称霸亚洲的基本路线,这就是所谓的“大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