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2期

《课程·教材·教法》2018年第2期(总第412期)
目 录
■ 统编教材研究
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温儒敏(4)
文学的意义
——对作为语文教材优势文本群落的解读\曹文轩(10)
■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改革开放40年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成就、问题与应对\石 鸥,张 文(18)
■ 第七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选登
“多元适宜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林伟庆(25)
学科建设取向下的校长课程领导实践范式创新\孙锦明,王从华(34)
是“知识放逐”还是“知识回归”
——基于课程改革认识论的核心素养再追问\叶 波(41)
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学教育发展的新动向\管贤强(46)
■ 教学理论与方法
论教学公正及其实现策略\张定强(51)
论非理性的教学意义\李叶峰,罗生全(56)
同伴学习中的“教学相长”与课堂教学变革\王有升,兰玉萍(62)
论“教是为了不教”的科学内涵和理论体系\任苏民(69)
■ 学科课程教材与教学
融贯式文本解读:内涵、原则与方法\李 敏,张广君(78)
阅读教学备课路径探析:从文本中来,到学生中去\赵晓霞,王荣生(85)
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教学要求:反思与重构\邢红军,张抗抗,胡扬洋,石 尧(91)
论物理核心素养视野下的科学思维教育内容\李正福,谷雅慧(97)
中学生物教材插图识别特征的眼动研究\姚宝骏,丁树良(103)
基于App Inventor的初中计算思维培养实证研究\宁可为,杨晓霞(110)
■ 治学之道
我的小学语文教育研究历程\田本娜(116)
■ 研究与借鉴
从手工到劳作:谈近代中小学手工教育的演变\胡知凡(124)
美国“发现教育”数字化数学教材编写特点与启示\周九诗,鲍建生(134)
■ 学术纵横
核心素养与中小学课程教学变革
——第十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综述\任 平,李俊堂(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