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首页
学术成果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成果   >   专著   >   学者著作   >   廖婷婷 刘翠航 刘健 刘英健 谭永平 张军霞 赵云来等合译:教作为探究的科学

廖婷婷 刘翠航 刘健 刘英健 谭永平 张军霞 赵云来等合译:教作为探究的科学

  廖婷婷、刘翠航、刘健、刘英健、谭永平、张军霞、赵云来等翻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

  • 目录

第一章 儿童、科学和探究

  一、儿蔵为什么应该学习科学

  二、美国科学教育:过去、现在和未来

  三、什么是科学的本质

  四、科学课上我们要教什么

第二章 科学方法和科学探究

  一、科学过程技能

  二、把科学方法纳入科学探究

  三、教师和儿童的探究

第三章 通过理解学习科学

  一、儿載忠样学习

  二、理解性的学习

  三、学习和认知发展

第四童 通过探究敎科学

  一、探究式教学的必要特征

  二、教帅:探究式教学中的美健因素

  三、探究式敎学效果研究

  四、探究式教学策略

  五、5E教学模式中的概念转变

  六、通过肖接讲授教科

  七、选择科学教学方法

第五章 探究式教学中的提间策略

  一、提问:教师的必备丄具

  二、对学生庞点的反应策略

  三、形成自己的提间和反应策略

  四、提间中要考瞰的市項

第六章 科学学习评价

  一、什么是评价

  二、评价和科学探究

  三、设计一个行为表现任务

  四、科学教学评价实例

  五、教学评价:把它们整合到一起

第七章 为探究式數学作准备

  一、设计探究式科学课

  二、布置科学教室

  三、分组学习

  四、科学教室里的安全

  五、教室里的纪律

  六、实施学习活动

第八章 将科学与其他学科相联系

  一、科栄和数学的联系

  二、科学和浴文的联系

  三、科学和社会的联系

  四、课程整合

第九章 面向全体学生的科学

  一、具有特殊学习需求的学生

  二、作为搭建桥梁的教师

  三、共同的标准,共同的评价,不同的渠道

  四、面向学习技能障斜学生的科学

  五、面向智力障碍学生的科学

  六、面向情感和行为障砰学生的科学

  七、面向形体障碍学生的科学

  八、面向视力障砰学生的科学

  九、面向听力障碍学生的科学

  十、面向具有天赋和才能学生的科学

  十一、面向具有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学生的科学

  十二、鼓励并接纳所有学生

第十章 教育技术与科学课程

  一、教育技术

  二、在科学课上学习技术

  三、在科学课1.从技术中学习

  四、在科学课上运用教育技术学习

  五、融入网络时代的洪流

探究式科学教学活动

  第一部分 教採究式的科学

  一、科学家和学生什么时候探究

  二、探究式教学的步骤

  三、探究式课堂的特征

  四、探究式教学计划

  五、使用本书中的科学活动

  第二部分 物质科学活动

  一、物质的性质

  (一)构体的性质

  (二)液体的性质

  (三)固体的性质:水淀粉

  (四)固体的性质;神秘粉末

  (五)气体的性质

  二、运动和力

  (一)摩擦力

  (二)平衡尺

  (三)杠杆

  (四)斜面

  (五)滑轮

  (六)伯努利原理

  (七)摆

  三、声音

  (一)声音的来源

  (二)声音的传播

  (三)接收声音

  (四)挑战声音:“土电话”

  四、温度和热

  五、光

  (一)光源和光的感受器

  (二)光怎样传播

  (三)光折射

  (四)光反射

  (五)光和颜色

  (六)光挑战活动:小孔照相机

  六、磁铁

  (一)磁铁和磁性材料

  (二)磁铁的相互作用

  七、电

  (一)静电

  (二)电路

  (三)电磁

  第三部分 生命科学活动

  一、生命的基本特征

  (一)种子

  (二)植物

  (三)昆虫

  (四)鸟

  二、生物与环境

  (一)鱼缸里的生活环境

  (二)陆生动物的饲养环境

  三、人体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人的呼吸系统

  (二)人体温度调节系统

  (三)人的皮肤及其预防疾病的功能

  (四)食物和人体的消化系统

  第四部分 地球和空间科学活动

  一、地球的結构

  (一)岩石和矿石的特征

  (二)矿石的结构:晶体和结晶

  (三)地球表面的结构

  二、地球上的大气、天气和气候

  (一)水循环

  (二)天气

  三、地球上的海洋

  四、从地球里星空

  (一)太阳、月球和星星的位置与运动

  (二)太阳系和地月系

附录

  附承A 美国中小学科学教育60年历程回顾

  附录B 科学仪器、设备和材料

  附泉C 材料储存空间和生物饲养空间

  附录D 各抻动物需要的食物

  附录E 中小学科学探究活动安全建议

  附录F 测敏工具和技术

  附录G 美国现行部分小学科学教材

  附录H 本书中涉及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内容

  •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教育研究也蓬勃开展起来。在我国相継出版了一些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专著,这些著作为提高广大科学教育工作者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对于世界发达国家科学教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认识得还不够充分,尤其是对一些国际知名的科学教育研究所提出的科学教育理论、研究方法以及他们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了解得还远远不够。为了弥朴以上缺憾,课程教材研究所科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组织翻译了世界发达国家《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译丛》。

  本套丛书搜集了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有影响的著作,内容渉及科学敎育理论、科学教学模式、科学学习认知研究、科学学习评价、科学教学策略等多方面内容。我们衷心希望该套译丛的出版能对我国的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课程教材研究所

科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2006年11月

  • 译者说明

  《教作为探究的科学》是美国一些大学教育学院选用多年的科学教育专业教材。自1964年以来,该书经过十次修订改版,此次翻译的是2005年的第十版。

  本书结合具体教学实例,通俗易懂地阐述了科学探究式教学的理论、特征与方法。本书第十版还特别加强了与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联系,便于读者进一步理解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特别是其中的内容标准。本书虽然原是一本面向师范生的教材,但是对在职教师和从事科学教育研究人员来说也很值得一读,特别是可以使我国读者了解美国的中小学科学教师需要熟悉哪些科学教育的理论、文件及教学方法。

  本书特别介绍了 5E教学模式,即教学过程中要经历参与、探究、解释、迁移、评价五个环节,也就是教学导入引出研究间题、进行研究活动、解释现象和数据并获得科学知识、在新的情境中运用科学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通过各种评价方式使学生展现自己的理解,这是在科学探究式教学中常常要经历的过程。这个教学过程既关注了学生的已有观念,又关注了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观念转变,还关注了形成性的教学评价,以了解学生观念发生转变的程度。

  原著配有十盒教学录像,与本书的十章内容相对应。每盒教学录像跟踪一位科学教师一个学年的教学工作,录像分为案例简介、尝试新想法、反思与构建三部分。虽然这些录像未能引进并与本书配套,但从每章文后“教学案例”的内容中读者可以了解一斑。这部分内容也可以引发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参加本书翻译的人员有(按拼音字母顺序):廖婷婷、刘翠航、刘健、刘英健、谭永平、张军霞、赵云来等。本书要特别感谢插图作者高巍和郭威,他们耐心、精心地绘制那些复杂的插图,使这些插图看起来精致、生动,为本书添色不少。

  全书由黄海旺审稿,由张军霞统稿并担任责任编辑。

  由于时间仓促以及我们的能力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之处,在此敬请广大读者予以批评和指正!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