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第3节第2课时: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1.:知道机械能的定义;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知道它的含义和适用条件;会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处理力学问题,知道应用这一定律的基本步骤和应用它处理问题的优点。
2.通过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建立过程及运用,逐步学会运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求解力学问题。
3.通过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与运用,体会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运用。
【教具准备】
小球、铁架台、细线,PPT课件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复习回顾上节内容
(1)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怎样计算重力势能?
(2)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怎样计算动能?
(3)弹性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2.引导学生做教材第67页“碰鼻实验”并进行讨论
(1)小球运动中,它的重力势能、动能发生变化吗?怎样变化?
由最高点到最低点,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由最低点到最高点,重力势能怎加,动能减少。
(2)物体总共具有多少机械能?
释放时具有的重力势能。
(3)每次都能回到出发点,没有高出出发点,说明什么?
说明运动中小球的机械能没有增加。
3.提出问题:小球运动中,机械能总量如何变化?
◆合作探究──新课学习
一、物体运动中势能与动能的转化
1.重力势能与动能的转化:
(1)演示与举例:从高处下落的小球,越落越低,具有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小;同时越落速度越大,动能越来越大,它的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它的动能。
上抛的物体上升过程中,高度越来越高,重力势能越来越大;同时速度越来越小,动能越来越小,它的动能转化成了它的重力势能。
小球下落到竖直的弹簧上,弹簧被压缩,具有的弹性势能越来越大,同时小球越来越低,重力势能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小,动能越来越小,它的动能、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弹簧的弹性势能。小球下落到最低点后,又被弹簧推着上升,弹簧的弹性势能越来越小,小球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多,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成了小球的重力势能及动能。
过山车运动中不停发生动能与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2.归纳小结:
物体的动能、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3.提出问题:物体的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是增加、减少、还是保持不变?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
1.探究下落物体运动中的机械能
以打桩机重锤的运动为例:不计空气阻力,设想质量为m的重锤从距地面H高度处由静止下落,选地面为重力势能零位置:
释放时重锤的机械能总量:
下降到距地面h高度处的速度大小为v2,则此时的机械能总量为: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式有:
,由两式可得:
下落到地面时重锤的机械能总量为:,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式有:
,由两式可得:
2.归纳小结:下落运动的物体,若只受重力的作用,下落运动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同理可以证明只受重力作用,上升物体运动中它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这一结论对沿任意路径运动的物体都成立。如“碰鼻实验”中,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的机械能就保持不变,将永远来回运动下去。
3.动能、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转化过程中的机械能
科学研究证明,如没有其它阻力,仍然是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4.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1)内容:在没有摩擦力和介质阻力的情况下,一个物体只受重力(或弹力)作用,发生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时,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保持就是守住的意思,恒就是不变的意思,所以这一结论叫“机械能守恒定律”。
(2)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满足这一条件有两种情况:一是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当然只是重力做功了,如不计空气阻力时在空中运动的物体;另一种情况是,物体虽然还受有其它力,但其它力不做功,那也只是重力做功了,如在光滑斜面上运动的物体,由于斜面的支持力与位移垂直,不做功。
(3)注意事项:机械能守恒不守恒,关键看物体所受力的做功情况,与运动形式无关。保持不变的是机械能总量,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总和。
5.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两种表示:
(1)机械能总量不变形式:
(2)重力势能的增量(减量)等于动能的减量(增量)形式:
◆案例研究──巩固所学
1.案例研究
例1 讲解教材第67页“例题3”:熟悉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一般思路和程序。
例2 讲解教材第68页“例题4”:再加上牛顿定律解法,最后说明: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力学问题比运用动能定理、牛顿运动定律要方便得多,这是因为它不需要计算各力的功,不需要考虑速度的方向,不需要考虑运动过程的具体细节,只需分析是否只是重力做功,选取运动中的两个状态列式即可。
◆归纳小结──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求解力学问题的思路与程序
选择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物体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外力;分析运动过程中每个力的做功情况,若只有重力做功,则物体在这一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选出运动过程中的两个状态列式,一般选势能、动能已知的一个状态和机械能总量表达式中含有位置量的一个状态。
列式时,一般采用势能的增量(减量)等于动能的减量(增量)形式,这样不需要选择重力势能的零位置。
2.课堂练习:
学生分组练习:教材第69页“思考与练习”1、2、3。
3.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学习要点。(见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1.复习所学内容,完成“思考与练习”4。
2.总结本单元学习内容。
【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