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指导试题B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在建构游戏中,为幼儿提供的小动物玩具、汽车模型、果奶瓶等属于(      )。

  A. 半成品材料       B.建构材料          C.成品材料          D.辅助材料

  答案:D

  2.皮亚杰关于儿童游戏发展阶段中指出,象征性游戏的高峰期是在(    )。

  A.0-2岁          B.2-4岁          C.4-7岁         D.7-11、12 岁

  答案:B

  3.帕顿把儿童的游戏分为无所事事、旁观、独自游戏、联合游戏等六类,划分的依据是(  A )。 

  A.儿童社会性发展  B.游戏理论发展   C.游戏的主题   D. 游戏的材料

  答案:A

  4.弗洛伊德认为“唯乐原则”是儿童游戏的(      )。

  A.认知               B.情感

  C.动机               D.气质

  答案:C

  5.下列不属于经典游戏理论的观点是(    )。

  A.游戏是为生活做准备的本能活动

  B.游戏是松弛,恢复精力的一种方式

  C.游戏具有宣泄敌意和报复冲动的功能

  D.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复演

  答案:C

  6.大班幼儿一般非常清楚自己今天要玩什么,需要什么,打算怎么玩。这反映了大班幼儿在游戏中(    )特点。

  A. 主动选择并有计划地开展游戏          B. 游戏主题新颖

  C. 角色有分工合作                      D. 游戏中反映情节的细节特征

  答案:A

  7.兵兵想做“娃娃家”的“舅舅”,但被拒绝了。兵兵一个人来到“菜场”,开心地玩起了买菜的游戏。这反映兵兵已具备(    )能力。

  A. 自我调适      B. 自我妥协       C. 自我选择        D. 自我发展

  答案:A

  8.布袋木偶表演是(    )。

  A. 幼儿表演      B. 道具表演       C. 影子戏表演      D. 桌面表演

  答案:B

  9.镶嵌类玩具、拼图拼摆类玩具、套装类玩具、拼插类玩具、棋类玩具等都属于(      )玩具。

  A. 智力游戏            B. 表演游戏            C. 角色游戏            D. 建构游戏

  答案:A

  10.中班幼儿的建构技能以(    )为主。

  A. 对称          B. 围合          C. 模型装饰           D. 架空

  答案:D

  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1分,共5分)

  1.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如(    )

  A.规则意识         B.专注           C.坚持            D.倾听

  答案:A.B.C.D.

  2.幼儿园游戏的特点(    )。

  A. 同伴群体的稳定性  B. 游戏环境的教育性  C. 学习经验的丰富性  D. 教师不干预性

  答案:A.B.C.

  3.角色游戏的规则具有(    )的特点。

  A.多元性         B. 内隐性         C.外显性          D.统一性

  答案:A.B.

  4.教师参与介入幼儿游戏的方法有(    )。

  A.平行式介入法    B.交叉式介入法    C.垂直式介入法    D.随机介入法

  答案:A.B.C.

  5.幼儿园开展建构游戏的形式包括(    )。

  A.自由建构        B.模拟建构      C.主题建构      D.规则建构

  答案:A.B.C.

  三、填空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游戏是由          动机引起的,自动自发、自由选择的活动。

  答案:内在(内部)

  2.德国思想家席勒和斯宾塞提出了          

  答案:剩余精力说(精力过剩说)

  3.2-7岁儿童最典型的游戏形式是          

  答案:象征性游戏

  4.教师在介入幼儿游戏中最不提倡的是          介入。

  答案:垂直式

  5.二十世纪三大游戏理论流派是          、认知发展学派、          

  答案:精神分析学派、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四、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 剩余精力说(P15)

  2. 角色游戏(P102)

  3. 联合游戏(P36)

  4. 表演游戏(P149)

  5. 模拟建构(P200)

  五、简答题(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

  1.游戏中教师的指导性语言有哪几类?

  答案要点:

  (1)询问式语言;

  (2)建议式语言;

  (3)鼓励式语言;

  (4)澄清式语言

  (5)邀请式语言;

  (6)角色式语言;

  (7)指令性语言。

  2.简述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答案要点:

  (1)游戏满足幼儿独特的身心发展需要:身体活动、认知活动、社会交往活动;

  (2)游戏促进幼儿发展的独特价值:关注个体差异、过滤负面经验、给予幼儿自主性;

  3.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相对应的游戏阶段。

  答案要点:

  (1)感觉运动游戏;

  (2)象征性游戏;

  (3)结构游戏;

  (4)规则游戏。

  4.简述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要点。

  答案要点:

  (1)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丰富游戏经验;

  (2)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来增减角色;

  (3)以游戏者的身份参与游戏,观察、了解游戏中幼儿的想法;

  (4)引导幼儿分享游戏经验,丰富游戏情节。

  5.小班幼儿建构游戏的特点。

  答案要点:

  (1)建构的主题无目的性;

  (2)材料选择具有盲目性和简单性;

  (3)建构技能简单,多以堆高、平铺、围合为主;

  (4)建构主题具有不确定性,随时会发生变化;

  (5)以独自建构为主。

  六、论述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论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理念的内涵。

  答案要点:

  (1)课程游戏化就是赋予课程游戏的精神;

  (2)满足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等特点;

  (3)一日生活皆课程,自由游戏、区域活动、集体教学活动的游戏性。

  2.请谈谈你对课堂讲授的幼儿园“汽车”游戏中教师作为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的理解及其启示。

  答案要点:

  (1)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的理解;

  (2)根据以上三个角色提出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七、材料分析题(共1题,每题15分,共15分)

  案例:程程很早就来到了幼儿园,一来就跑到娃娃家里忙开了。过了一会儿,小朋友们陆陆续续地都来了。忽然天天跑来告诉我说:“老师,程程在抢娃娃家的刀。”只见程程手里紧紧地拽着一把玩具刀,而涵涵和乐乐正想从他手里夺回小刀,乐乐嘴里还嚷着:“这是我们家的,这是我们家的。”问明原因后,得知程程从涵涵手里抢过小刀后一直不放手,要一个人玩,不让当娃娃家妈妈的涵涵切菜、烧饭。“程程,你是不是也想用这把小刀啊?”我问他,程程点点头。“可是现在他们家娃娃的肚子饿了,想吃饭了,你不把刀还给娃娃的妈妈,妈妈就没法烧饭做菜了,那样娃娃可要饿坏了,你待会儿再用好吗?”“好吧。”程程想了想,有点儿不情愿地将手里的小刀放了下来。

  请分析案例中幼儿行为所反映的游戏发展特点,并描述该年龄阶段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要点。

  答案要点:

  (1)案例中的幼儿处于独自游戏向平行游戏过渡的阶段。处于该阶段的幼儿主要是自己玩自己的玩具,不关心也不关注别人在玩什么。所以,他们在游戏过程中都想有一套自己的玩具。因此,他们处于从独自游戏向平行游戏过渡的阶段,在游戏过程中容易出现争抢玩具的现象。

  (2)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要点:

  第一,创设多个以“家”为中心的游戏主题。

  第二,提供种类少、数量多的成品玩具。

  第三,尊重幼儿自主扮演角色的意愿。

  第四,以榜样示范的平行游戏参与活动。

  第五,创设促进目光交流的机会。

  第六,仔细观察,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

  第七,萌发初步的规则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