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学季。新华文轩人牢记“课前到书,人手一册”的庄严承诺,冒烈日、顶酷暑、战疫情,践行责任与使命,赶在秋季开学前将1.136亿余册教材送到全省1千万学生的手中,实现全省到货率100%,连续43年圆满完成“课前到书”的光荣使命。
教材发行工作是党的教育事业最基础的工作之一,切实保障中小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是新华文轩的使命与责任。本季“课前到书”工作存在几个重难点:一是7月底新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以下简称《读本》)370余万册,后续印制、发运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二是国家统编三科教材审定周期长,地方教材进行重大修订,整体到型时间较晚;三是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夏季高温拉闸限电、极端气候影响、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到书工作时间更加紧迫。
面对巨大的压力与挑战,新华文轩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明确责任,印刷、物流和发行各业务环节紧密沟通,以最大热情和十足干劲投身工作。
一、提前部署,坚定信念
为协调动员好各方力量,公司教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2021年秋“课前到书”工作全环节沟通协调会。会议讨论了“课前到书”主要问题、解决思路及下一步工作重点和责任分工,从总部到各分公司在思想上坚定信念:不管市场如何变化,环境如何恶劣,作为四川中小学教材唯一供应商,新华文轩各环节聚焦主业主责,共同努力,克服一切困难,确保完成2021年秋季“课前到书”。
二、多措并举,全面协调
针对本季教材出片到型较晚的情况,教材中心多措并举,缩短内部运行时间,推动后续环节快速流转。一是做好商品主数据维护工作,提升物流收发货速度。二是优化升级系统,提升工作效率。对于已有完善信息的商品提前完成跑单,启动部分品种晚上自动跑单。三是针对中职教学用书到书多样化需求,从8月中旬起对部分品种取消直配发货,由职业教育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根据到货时间的急缓人工判断添配发货处理,满足客户特殊到货需求。
三、提高产能,保质保量
2021年秋季教材教辅高位推进,总收订1.52亿册,较去年同期增长1006万册,增长比例达6%。由于政策影响,前期供应较同期减少供应1000余万册,形成了剪刀差。到8月21日,教材教辅还有2855万册没入库。同时由于高温拉闸限电,对印制工作形成较大考验。面对这样的情况,印厂采取自有租型代印品种印制优先级安排,确定印制优先级为:《读本》、三科教材、一般教材、地方教材、评议教辅、其他教辅。印厂24小时不停机,工人4班轮流坚守,分秒必争赶印,并同步做好增产增印相关工作。
四、物流发力,加快流转
为克服本季“课前到书”运输重重困难,物流中心与教材中心采供部紧密合作,多管齐下保障发运工作。一是加强一体化供应链管理。上下游环节信息无缝沟通,“5+2”“白+黑”全天候无缝对接各相关环节,高峰期安排业务相关人员现场处理数据,确保快进快出。二是提升流转能力。教材业务品种从原来的数千种已经逐步上升到1.4万余种,控制难度巨大的外采商品包件供应从原来的30万件提升到50万件。物流中心针对不同商品、不同时期进行清仓作业。三是提高综合保障能力。在高温环境和疫情防控压力下,保障盐水、冷饮、食品的基本能量供应,同时开展评优评先,创造了长期保持日产7万件的成绩。四是常驻基地,应对突发情况。集中住宿、统一管理已经成为了每季教材供应保障的重要举措之一。在作业高峰时段,所有人员连续无休,24小时轮班值守。收货作业时间从早8点至晚24点,以应对业务量突增、极端天气、疫情突发等情况的出现。
五、攻坚克难,做好发行“最后一公里”
疫情防控期间,为保障教材供应“最后一公里”的安全,新华文轩教育服务事业部各市(分)公司上下严防严检,严格做好外出人员及外来人员的核实、掌控,库房及入库书籍的消毒工作,确保送到学生手中的每一本书都无“病毒”风险,保障教学用书配送安全,做到送书、防疫两不误。
7月、8月是暴雨高发期,巴中市通江县因暴雨导致塌方,交通阻断,教学用书运输车辆无法前行,通江分公司采取人工背书方式冒雨送书到校,全力确保学生在开学前拿到各科教科书。
8月12日,广安市华蓥分公司突遇暴雨极端天气,仓库顶棚漏水。当时公司总部安全检查人员正在岳池分公司仓库督查安全生产工作,在了解受灾情况后,第一时间从岳池赶往华蓥分公司。省、市、县三级联动,党员干部带头上阵救灾,市公司科学调度,迅速确定抢救方案,对现场人员进行分组分工,分别进行漏雨区书本转移、书本拆包核损、良品书本归类、受损书本清点、隐患区书本转移等工作。群策群力,短短3个小时就完成抢险及定损工作。
数十年来,新华文轩延续服务四川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履职尽责、信守承诺,千方百计确保每季教材“课前到书”,保证全省中小学开学教学需要。今年,新华文轩克服重重困难,各个环节紧密协同配合,又一次用专业能力践行诺言,以实际行动彰显国有文化企业的担当与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