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

1.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举行。展厅内,一件件代表着发展新成果的展品吸引人们驻足。

  “中国,加油!”“中国梦一定能实现!”……电子屏幕上滚动展示着观众们发出的一句句感言。这些喝彩与祈愿,汇聚成一种信心、一种力量,感召着更多的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图源《读本》初中版

  01 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勤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图源《读本》初中版

  新时代孕育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时代变革中应运而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02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图源《读本》初中版

  随着长期的建设发展,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图源《读本》初中版

  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不够平衡,存在有长板、有短板的现象,制约了整体发展水平提升。发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一些方面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谋划发展、制定政策,要始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既不落后于时代,也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图源《读本》初中版

文字来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年级13-19页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