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

1.几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一时间,“中国梦”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话题,有网站专门征集“我的中国梦”,应者云集:“我希望父母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儿女考上大学、找到满意的工作。”“愿百姓安居乐业,人人都能过上小康生活”……人们“放飞”一个个梦想。

图源《读本》初中版

  01 中国梦是跨越百年的伟大梦想

  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着深切的渴望。中华民族有着从未中断的5000多年的文明史,在历史上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国家不断衰落,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这刺痛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灵梦想的种子,在中国人民心中深深植根,那就是一定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那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为了这一梦想,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奋起。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今天的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图源《读本》初中版

  02 中国梦的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就要建设一个富强的国家。历史表明: 落后就要挨打,就会备受欺凌;国家不强,人民的幸福生活将无法得到根本保障。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国家富强,是实现中国梦强有力的底气与信心来源。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图源《读本》初中版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觉醒和振兴之梦。中华民族遭受了逾百年的欺凌和苦难,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奋起抗争, 紧密地凝聚在民族复兴的伟大旗帜下。

  中国共产党肩负起神圣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斗,终于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展现岀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 最终落脚点都是人民的幸福。人民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的统一,把国家、民族和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紧紧联系在一起,是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我们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并在民族复兴的广阔舞台上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图源《读本》初中版

文字来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年级1-7页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