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二)

2.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历史上,这里森林广布,水草丰茂。后来,树木被釆伐殆尽,大片森林荡然无存,“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20世纪60年代以来,几代塞罕坝人艰苦奋斗,在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百万亩人工林海,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

  习近平爷爷对他们的感人事迹作出指示,强调要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图源《读本》小学高年级

  3.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

  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善事,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

  我们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我们要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爱绿护绿的意识,用自己的双手为祖国播种绿色,美化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

图源《读本》小学高年级

  文字来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小学高年级63-65页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