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天:人无精神则不立 国无精神则不强 (一)

价值观

  1981年,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决赛,中国队对战卫冕冠军、东道主日本队。前4局比分为2:2。进入决胜的第5局,中国队在14:15落后的情况下,实现逆转,赢得了胜利,以七战七胜的完美战绩夺得了世界冠军,并从此开启了“五连冠”的篇章。

  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女排四分之一决赛,中国队对阵东道主巴西队。本次比赛,中国女排在首局失利后及时调整,顶住压力,顽强拼搏,实现总比分3:2的逆转,艰难晋级并最终斩获冠军。

  2019年,第十三届女排世界杯在日本举行,中国女排取得十一连胜的优异成绩,成功卫冕冠军。习近平爷爷亲切会见了中国女排代表,向中国女排队员们说道,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女排的喜爱,不仅是因为你们夺得了冠军,更重要的是你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我们每个人要干成一件大事,都不能没有精神。我们的国家,要实现中国梦,同样需要精神的力量。

图源《读本》小学高年级

1.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文字来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小学高年级44-46页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