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寿:人教社三本书与建国初期的扫盲运动

刘大寿

  人民教育出版社即将迎来建社70周年。我今年76周岁了,长人民教育出版社6岁。我存有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编辑出版的《中国地理三字经》《今古贤文》与《农村杂字》三本书。因为喜爱,几十年来,虽搬家数次,这三本书却与我紧紧相随。这是缘分!别看这三本32K本书很薄,最厚的《农村杂字》也不过32个页码,且纸已发黄变脆,但它们都是我的宝,是我的珍藏。时光越久,我越珍惜。

  一、这三本书问世已超越半个世纪

  三本书的版权页都在封底。《中国地理三字经》版权页标“1963年9月第一版”“第一版1963年11月第二次印刷”,距今已近57年。《今古贤文》版权页标“1963年6月第一版”“1965年5月第六次印刷”,距今已55年。《农村杂字》版权页标“1964年第一版”“1965年8月第五次印刷”,距今也已近55年。这三本书能超越半个世纪保存至今,弥足珍贵。

  二、这三本书是难得的“常识教材”“识字教材”与“文化学习读本”

  《中国地理三字经》的“出版说明”之“一”是:“《中国地理三字经》是根据十二年制学校小学地理课本的主要内容编写的,共一千六百余字,可作为农村简易小学的中国地理常识教材。”《今古贤文》的“出版说明”之“一”是:“本书辑录今古著名格言、谚语、熟语二百五十余条,仿照我国传统的‘贤文’形式,编成韵文,作为识字教材,供农村小学和业余学校用,也可以当作一般文化学习读本。”《农村杂字》的“出版说明”之“一”中则指出,这本书“可以作为农村小学和业余学校的识字教材,也可供农民查字使用。”

  我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毛泽东主席指示:“从80%的人口中扫除文盲,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新中国成立后,用极大的努力扫除文盲的进程我都曾经历。依稀记得祁建华速成识字法的推广。1956年3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要求从1956年开始,必须密切地结合着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在工农群众中大力开展识字教育。要求各地按照当地情况,在五年或者七年内基本上扫除文盲。这是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的一个伟大的向文化进军的号召,这是我国文化上的一个大革命,也是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项极为重大的政治任务。1963年与1964年,分别是《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发布之后的第7年和第8年。“教材”与“读本”的编辑出版,可以说是巩固“基本扫除文盲”已有成绩的全国统一的验收试卷,有着特殊的意义。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蓬勃开展的扫盲运动与方兴未艾的工农干部学文化高潮让我终生难忘。那时,我家住太原狄村。狄村是唐朝名相狄仁杰故里,名闻遐迩。狄村当时又是近郊农村,周边建起了多座工厂。我的父亲就是从工人中提拔的其中一座工厂(太原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木材加工厂)的厂长。我就读的狄村小学在突兀而起的高阳寨奶奶庙。每天清晨6时半至7时半,我的父辈们利用我们的教室上业余文化学校的课。“红领巾迎着太阳”,当我们上学的时候,总会与下学的父辈们在路上相遇。父辈们各门功课的考试成绩是要在各自所在的工厂张榜公布的。考不好会很失颜面,这也是他们学习特别用功、奋力争先的原因之一。我们家属宿舍院里组织有扫盲班,我就是这扫盲班的“小先生”。我的母亲、大娘、婶婶等则是我的学生。没过几年,母亲读书看报已不觉费力。后来竟然挑起了街道工厂——太原市双塔汽车配件厂党支部书记的重担。作为一名与这三本书反映的伟大时代的同行者、参与者、见证者,每每翻阅这三本书,我总是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对人民教育出版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人民教育”宗旨,当年精心编辑出版“常识教材”“识字教材”与“文化学习读本“的作为感受深刻。

  三、这三本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中国地理三字经》仿中国传统的蒙学三大读物之一《三字经》,表现格式上三字一句,合辙押韵,朗朗上口。文字通俗、顺口、易记。这本书是普及中国地理常识,对广大读者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教育的极好教材。这本书历数新中国成立以后取得的巨大成就,阅读它,仿佛能听到新中国胜利前进的脚步声。我每每翻阅,《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等歌曲就不由得脱口而出。


《中国地理三字经》第6页

  说到《今古贤文》,正如其“出版说明”所言:“本书辑录今古著名格言、谚语、熟语二百五十余条,仿照我国传统的‘贤文’形式,编成韵文。”正因为其由“辑录今古著名格言、谚语、熟语”而成,因此说它是锦绣文章、字字珠玑,毫不为过。正因为其“仿照我国传统的‘贤文’形式编成韵文”,因而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有力,使人心情振奋。三本书中,这本书是我的最爱。我在其中多处句子下面用红笔描出,反复咀嚼、体会。在我写的一些文章里,引用其中一两句格言、谚语、熟语,常常成了“闪光点”,画龙点睛,为文章增色,使文章出彩!


《今古贤文》第13页

  《农村杂字》“仿照我国‘杂字’的传统形式编写”,“四字一句,双句押韵”,读来如唱歌般动听。这本书包括有“数量、二十四节气、作物、树木、农具工具、农活、田地、肥料、农药、称呼职务、百货用品、服装卧具、饮食、人体卫生、鸟兽鱼虫”等十五个方面的内容。联系实际编写,农民学以致用。这本书“也可供农民查字使用” ,编辑为读者想得真周到。这书堪称一部简易的“农村杂字”字典。


《农村杂字》第2页

  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三本书为读者喜闻乐见。

  四、这三本书留着鲜明的时代印痕

  《中国地理三字经》里说到,我国“有民族,五十几,团结紧,如兄弟。”反映出出书时我国尚未确定有56个民族的历史真实。这本书对我国有“二十九,省区市,对地图,看位置”的注脚首句是:“省级行政区是我国最高级的地方行政区域,共二十九个,其中包括二十二个省,五个自治区,两个直辖市。”反映出当年海南省未建立;天津市是河北省省会,还不是直辖市;重庆是归四川省管辖的重要城市这些历史真实。“粤省会,广州城,澳港九,属我领,侵占者,葡与英。”阐明了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严正立场,表明了我们绝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我国必将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坚定决心。

  《今古贤文》“出版说明”中有“为了便于阅读,对少数难字注了读音”。《农村杂字》虽未“说明”,但沿用了这一做法。这在当时极为必要,无异于给众多识字不多的读者消灭了一个个“拦路虎”。《农村杂字》开宗明义:“农村杂字用处大”“发展生产要有文化农村杂字 用处很大”“学完杂字 识字千把能看会写睁眼不瞎” 。这话接地气,有温度,实实在在。这书实用性强,切合中国国情。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要求编辑出版报刊图书“供给识字的工农群众阅读”。“这些读物内容要适当,文字要通俗,切合工农群众的程度和要求。”1959年5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在农村中继续扫除文盲和巩固发展业余教育的通知》要求,“根据党的教育工作方针,编写扫盲和农民业余学校的教材”。可以说,《中国地理三字经》《今古贤文》《农村杂字》这三本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当年奉献的当之无愧的全国扫盲和业余教育“示范课本”。

  这三本薄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三本书中,我至今未发现有一个错别字,这让我诧异!说到书价,《中国地理三字经》定价0.07元;《今古贤文》定价0.07元;《农村杂字》定价0.08元。与当今一本书书价动辄几十元甚至上百元比较,我感慨良多!据版权页,《中国地理三字经》第二次印刷时,总印数已达182000册;《今古贤文》第六次印刷时,总印数竟已高达1940000册;《农村杂字》第五次印刷时,总印数也已高达1500000册。这三本书当年如此风靡全国,让我惊叹!

  人民教育出版社喜迎建社70周年。作为人教社一名奔“80”的老书友,我谨以此文衷心致贺。

  作者简介:刘大寿,76周岁,1966年3月入党。山西省语言文字工作监督员,太原市委宣传部特约社会观察员,太原市委党史研究室特约研究员,太原日报报业集团阅评员,太原市新闻出版局审读员,太原市政协智库专家,太原市政协原副秘书长。山西省2015年度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