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进入现代化学教材的思考

化学室编辑 钟晓媛

  大家好,我是化学室编辑钟晓媛。化学作为科学学科,总给人感觉没有什么人文情怀,之前,科研部给所有学科都布置了一个具有人文情怀的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变迁”。我当时心想,这化学,一个舶来学科,进入中国新式课堂不过一百多年,能有多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要研究其变迁?后来发现,是我肤浅了。

  我们项目组不仅发现了它的存在和变迁,还得到了不少启示。其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对接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们把传统文化设计进入现代教育,融入化学教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梳理过往教材后不难看出:清末民初,目的都是“替换”,用我国的素材替换当时外译教材的相关内容;抗战及“文革”时期,目的是"服务",服务于政治意识形态;直到20世纪90年代,课程纲领性文件作出明确要求后,传统文化的加入,才开始真正显露出其本该有的“传承民族意识形态”的目的。

  “传承民族意识形态”的最直接作用,是建立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比如,当在学习甲烷的性质时,教材利用《天工开物》里的文字和图画,让学生了解:原来我们早在明朝之前就拥有成熟的、获取天然气的技术,还应用这个技术去提纯了食盐!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的建立,其实就是间接的提高文化软实力,这,正是我国现代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传统文化教育和现代教育目的的第一个结合点。

  与其他情境素材一样,传统文化内容也具有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上一套教材在“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章首图中,将都含有铜元素的,东汉的青铜奔马与扫描隧道显微镜下铜表面上的原子图像放在一起;在“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章首图中,将都含有硅元素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陶器与电脑芯片放在一起……这些将传统文化遗迹与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的强烈对比,极大地冲击着学生的感知,实现现代教育中的“兴趣导向”。这是与现代教育目的的第二点结合。

  然而在现代教育的自然科学教材中,加入传统文化,我认为在教育目的的追求上不应该仅停留在这两个层面上。

  任何学科教材中的任何素材,都应该是服务于学科本体内容的。化学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主要集中于传统工艺、技术,很大原因是此类素材相比传统思想、观念、艺术等,更能直接服务于化学学习。例如,2000年之后教科书中有道习题,介绍了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之后要求学生,根据黑火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哪个是氧化剂哪个是还原剂。传统文化内容完全可以作为化学知识学习的对象与素材,重视知识的实用性,这也与现代教育目的第三点结合。

  此外,我国古代与化学相关的工艺、技术灿烂多彩,而现代教育中的化学学科,却起源于西方。如果学生可以通过我们编写的教材,体会到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与西方科技发展的不同路径及各自优缺点,就可以尝试着去客观地看待我国古代科技的贡献与局限,进而认识科学发展应有的轨迹。引发学生反思,鼓励他们辩证地看待问题。以期在精神层面上,培养学生真实和包容的人格特征,而这种真实和包容的人格特征,恰好也是传统文化所推崇的。这样的教育目的体现了现代教育倡导的: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这是与现代教育目的的第四点结合。当然,这样的要求水平较高,如要达成,还需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中进行适度引导。

  我们看到,把传统文化融入化学教材是可以多维度地达成现代教育理念的。那么在未来编写化学教材时,我相信因为这个项目的研究,我们会更加有针对的、有条理的、有原则的、有系统的,去进行传统文化内容的选择。我们会更加尊重客观事实,避免牵强附会,以确保所呈现的材料和结论的科学性。也正是因为对其教育目的的深入思考,在语言表述上会更加注意正确的立场和合适的态度,既要反对妄自菲薄的虚无主义,又要警惕夜郎自大的狭隘民族主义。

  除了和大家分享以上思考之外,我必须要强调两个小结论:第一,我们的化学教材还是很有人文情怀的;第二,做好科研工作对教材编写工作,确有推动作用。

  谢谢大家!我是钟晓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