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推进新时代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

张东刚

  7月20日,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4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了40年来课程教材研究所立足课程教材建设取得的成果,围绕如何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适应时代要求的精品教材展开探讨。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原总编辑、课程教材研究所原所长韦志榕,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国家图书馆、中央美术学院等有关单位领导作交流发言。我们整理刊出,与各位关心基础教育事业的读者交流。

  本文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的现场发言整理而成。


张东刚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人民大学和人民教育出版社都以“人民”命名,由我们党亲手缔造,具有鲜明的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有着共同的使命担当,在新时代共同肩负着重要政治嘱托和重大使命,为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承担着光荣职责。双方以纪念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40周年为契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体现了双方扎实推进主题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高度政治自觉,对于加快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推进新时代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教育出版社与中国人民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一是团结奋斗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力作。两家共同携手牢牢把握教材的政治属性、国家责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合作建立大中小学思政教材编写一体化联盟、思政“金课”联盟,合作策划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主题出版,把精品力作有效结合起来,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筑牢教材这一育人“主阵地”。

  二是团结奋斗打造“赓续文脉、守正创新”的精品力作。希望双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建设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讲话精神,协同讲好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活故事,在教材中打好中国底色、厚植红色基因,以主体性、原创性教材服务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创造新时代的新文化。

  三是团结奋斗打造“勇立潮头、与时俱进”的精品力作。双方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紧跟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步伐,以教材建设为载体,以教育出版社会实践基地、科研人才培养基地为平台,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共建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构建资源数字化共享平台,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未来,中国人民大学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将继续团结携手,力争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摘自2023年7月28日《中国教育报》第03版:教改风采)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