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研一体 学术立社

  7月20日,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了四十年来课程教材研究所立足课程教材建设取得的成果,围绕如何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适应时代要求的精品教材展开探讨,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嘉毅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嘉毅指出,教材建设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在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切实把好意识形态关,扎实推进“铸魂工程”。坚守教育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扎根中国大地,编研出版中国特色高水平基础教育教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基础教育教材建设体系。做好教材服务保障,不断提升教材使用效果,打造为广大师生所适用、认同和喜爱的精品教材。加强队伍建设,夯实教材建设的人才基础,以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支撑高质量的教材建设。推进改革创新,奋力开拓教材建设新局面,探索教育出版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中宣部出版局局长冯士新希望人民教育出版社以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为新的起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打造更多培根铸魂、启智增慧、适应时代、面向未来的精品教材。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指出,课程教材关系学生一生的发展,也关系国家人才的培养,编写一套好的教材是教育的基础工程。同时,课程教材的开发是动态的,要根据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创新,不断充实优化教材的内容,因此课程教材的研究永远在路上。

  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原总编辑、课程教材研究所原所长韦志榕总结了课程教材研究所的发展经验。一是价值认同。将研究作为立社根本是人教人共同的价值观。二是苦练内功。继承老一辈研究传统,苦练内功是每一代人教人的必修课。三是协作共进。课程教材研究所根据教育教学实际需要,在全国建立了几十个实验基地,本着“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的理念,共同开展多种主题研究。四是组织保障。课程教材研究所的成立让人教社一些全学科的教材研究项目得以开展。

  人教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强表示,未来人教社将从以下几方面开拓创新,争取更大成绩。一是强化政治引领,积极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力促进基础教育改革。三是深化教材研究,为打造精品教材提供坚实支撑。四是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以创新赋能教育出版高质量发展。五是以开放汇聚力量,构建教育、出版科研大格局。

  据介绍,四十年来,课程教材研究所从最初由所有编辑兼任课程所研究人员,发展至今,已有科研部、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人教数字教育研究院等多个专职研究机构,形成了更加雄厚的专兼职结合的研究人员队伍。“人教社将坚定实行教材编研出版大循环战略,开门办出版,开门做科研。”黄强说。

  会上发布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系列成果。该项目系统梳理并研究了我国自清末实行新学制以来编写出版的各类中小学教科书,最终形成8卷综录、19卷教科书史、18卷专题研究、4卷珍本图鉴、3卷散论等各学科教材脉络研究和专题研究成果。

  会议现场,人教社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国家图书馆、中央美术学院等高校和国家级文化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人民日报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