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适应时代的精品教材

  本报讯(记者 章红雨)7月20日,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4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会议总结40年来课程教材研究所立足课程教材建设取得的成果,围绕如何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适应时代的精品教材主题展开探讨。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嘉毅指出,教材建设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在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切实把好意识形态关,扎实推进“铸魂工程”。要扎根中国大地编研出版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基础教育教材体系。要做好教材服务保障,不断提升教材使用效果,打造为广大师生所适用、认同和喜爱的精品教材。要加强队伍建设,以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支撑高质量的教材建设。要推进改革创新,奋力探索教育出版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中宣部出版局局长冯士新希望人民教育出版社以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40周年为新的起点,积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教材编写出版的全过程、各方面。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青少年认知发展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把坚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到教材编写出版始终。要坚持改革创新,聚焦教材建设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要加强前沿技术探索应用,发挥先进技术对教材内容呈现、应用传播的支撑作用。要着力培养更多教育出版研究人才,为繁荣发展党的教育事业、出版事业贡献力量。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认为,课程教材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人才的培养,编写一套好的教材是教育的基础工程。同时,课程教材的开发是动态的,要根据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创新,不断充实优化教材内容,因此课程教材的研究永远在路上。

  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原总编辑、课程教材研究所原所长韦志榕以见证者的身份总结了课程教材研究所的发展经验:一是价值认同。将研究作为立社根本是人教人共同的价值观。二是苦练内功。继承老一辈的研究传统,是每一代人教人的必修课。三是协作共进。课程教材研究所本着“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理念,与地方共同开展多种主题研究。四是组织保障。课程教材研究所的成立,让人教社一些全学科的教材研究项目得以开展。

  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冯云生表示,40年来,人教社通过学术研究夯实教材编写的内功,通过教材编写深化研究成果的应用,有效地打通了学术研究和出版实践,实现了学术研究与教材编写双向结合、共同提高。人教社老一辈教材人奠定的优良传统,不仅在过去教材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必将在新时代为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作出更加重要、更为积极的贡献。

  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强表示,人教社在教材编研出版方面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坚持党的领导,把准中国特色教材编研出版道路的正确方向;得益于坚持质量为本,建构编研一体的基本理论及实践路径;得益于关注人才培养,打造专职、专业、复合型教材建设队伍。未来,人教社将继续强化政治引领,积极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深化教材研究,为打造精品教材提供坚实支撑。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以创新赋能教育出版高质量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是我国首家专门从事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的学术机构。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所名。目前,课程所设有34个研究开发中心;有近200位专门从事各学科教材研究和编写工作的专业人员,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占60%以上;已累积立项课题700多项、在全国设立人教社课程所实验基地30余个;课程所与国内外众多教育科研机构和学校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会上,人教社发布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系列成果。该项目系统梳理并研究了我国自清未实行新学制以来编写出版的各类中小学教科书,最终形成8卷综录、19卷教科书史、18卷专题研究、4卷珍本图鉴、3卷散论等各学科教材脉络研究和专题研究成果。

  中宣部、教育部有关司局,新闻出版研究界,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有关负责人等出席会议。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