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作为,助力“停课不停学”——《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期刊部应对疫情工作纪实

  人教社主办的《中小学数字化教学》作为一本数字化教学专业期刊,在疫情期间充分发挥特殊优势,积极主动作为,在社党委和社务会领导下,取得了丰富的战“疫”成果。

  一、有针对性地策划组织内容,提升舆论传播力

  疫情引发了一系列新的教育难题。如何寻找优秀的教学资源?如何组织教学?如何进行有效学习?这些难题的解决,不仅需要专家学者的指导,需要各地鲜活的实践经验支撑,还与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紧密相关。作为以“面向教育现代化,引领数字化教学”为办刊理念,致力于帮助教师提升信息素养的教育专业期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期刊部主动担当起了解决这一系列难题的先锋。他们积极发声,及时汇集和分享好的做法和经验,引导教师开展好在线教学,帮助教师提升数字化教学能力,并从中挖掘规律,引领方向,为开学之后教师更好地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了精心服务。

  在选题思路上,他们决定在第3期中增加战“疫”相关文章,并策划第4期“停课不停学专题”。具体到组稿策略上,前期以提供资源为主,中期以揭示在线教学的误区为主,后期以提供在线教学方法指导为主。为此他们有意识地向专家约稿,搜集整理国内应对疫情的优秀教学案例和经验,并在第3期优先发表3篇文章,包括北师大副校长、在线教育专家陈丽教授的《应对疫情,网络教学为何在初期“翻车”》、浙江省教研室针对疫情所做的《浙江省疫情期间中学线上教学情况调查研究》和北京市朝阳区现代教育技术信息网络中心的在线教学方案《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模式构建》,正确引导了教师在线教学的方向。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充分发挥了新媒体的独特优势。从大年初三开始,官微就策划疫情相关内容,截至3月22日共发布战“疫”相关文章58篇,这些文章在官微、官网、搜狐教育平台的总阅读量达35万余次。其中,《调研报告|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开展得如何?可以怎样改进?看看数据怎么说》一文在官微首发后,《人民教育》官微等媒体纷纷转载,同时得到了教育部相关领导的关注。

  二、推动纸数融合和流程优化,齐心协力按时出版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极大改变了用户的阅读行为和消费习惯,期刊必须应对这些变化带来的用户体验差异。对此,期刊部确立了“优先出版”的策略,即先在官微发布一批质量高、时效性强的文章,再由纸刊登出,并根据媒介形态调整文章叙事风格:“优先出版”的文章要进行适当改编,使之符合屏幕阅读需求;在纸媒刊出时则突出深度、广度和思考性,使之符合纸面阅读习惯。

  为克服疫情给期刊正常出版带来的困难,编辑部的各位同事和社里各位编委各司其职,及时沟通,远程协作,保障了第3期期刊按时保质地出版和第4期、第5期正常的策划组稿。期刊编委们也对编辑的工作给予极大的支持与配合。例如,《疫期网上教学,做一次纯粹的人师可好》一文涉及多个学科,需要多位编委帮忙审核把关,综合文科、生物和中学数学编辑室的编委及时从意识形态、学科专业性等方面给出专业意见,才成就了能经得起推敲的优质文章。

  三、创新传播形式,形成纸媒新媒体间的良性互动

  《桑新民:与瘟疫赛跑,教育如何才能不落后》在官微首发后,引发了大家对“停课不停学”中的教育问题所进行的深度思考。期刊部马上与桑新民教授商议,在官微开设“疫情中的教育思考”专栏,迅速搭建起教育思想交流碰撞和教育创新经验分享的舞台。

  在内容设计上,采取多群体参与的方式开展讨论。专栏每周1篇,提出问题并约请学者、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一线校长和教师参与讨论,逐步厘清“停课不停学”学什么、怎么学、如何学、如何与日常教学结合、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

  在传播形式上,不仅注重文字传播,还在每篇文章中设计了语音导读,帮助读者快速理解文章主要观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一步,期刊部将探索以短视频的形式进行传播,增强传播力;专栏文章还会陆续分发到官网、搜狐平台及官微小程序中,并将其中一些文章整合、编校后,刊登在《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期刊上,形成纸媒新媒体间的良性互动。

  疫情期间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实践,成为《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期刊鲜活的内容来源,也是期刊部牢记使命、积极作为的契机。期刊部将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一使命,继续搜集整理中国教育战“疫”的优秀案例和经验,讲好中国教育信息化的故事,并期盼有一天能为世界“停课不停学”提供中国经验。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